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语文

《奇妙的点彩画》评课稿

栏目: 语文 / 发布于: / 人气:6.34K
《奇妙的点彩画》评课稿1

听了裴老师上的《奇妙的点彩画》这节课,我学到了许多,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感受整理一下: 《奇妙的点彩画》是一堂设计?运用课。裴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挖掘创造潜能,并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进程中初步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在揭题时,采用暖色调的秋景图和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冷色调)作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其实在导入时也可以直接把点彩画和以前学过的蜡笔点画法作比较,既能复习旧知,又为新课授学铺好铺垫。 什么是点彩画?课件上出示了书本上的一段话,并让一学生起来读读这段话,在实际的教学中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果能结合在后面媒体出示著名的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比起那枯燥的名词解释,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奇妙的点彩画》评课稿

教学中,我认为充分的讲解,体会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技能方法,这样做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这点邵老师也做得很好,她示范画了一个苹果点彩画,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这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还有,如果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时做示范纠正,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

多媒体展示本课几种点彩画效果作品和课外学生的作品,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他们那一双双羡慕的眼睛和一声声惊叹声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兴趣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一张张构思独特的范画给了孩子们太多的启迪,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的兴趣和欲望。此时此刻学生更需要的是过程的指导即如何表现的手法。这时候老师如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范画,思考并讨论用什么点,什么色彩可以画出这样的效果。这样做可以对本课重点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里还可以根据孩子好问好动的特点,展开互动性学习,学生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单色点,教师讲解画笔的不同接触面可以点出不同大小形状的点。讨论什么样的两种颜色来点画才好看?讲到多种色点混合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接力点彩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多种色点混合的整个过程,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鼓励学生大胆地随意点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奇妙的点彩画》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就让学生创作一幅作品,似乎拔高要求了,而且时间也不允许,许多学生为了赶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匆匆收笔。 由于时间关系,作品的讲评这一环节不够到位。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新观念主要是通过评价体现出来的,通过丰富的评价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地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应该让学生在欣赏琳琅满目的作品后,交流创作的感想,用作业要求并检验作品的得失,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而且学生在评价作品时也提高审美能力

上好一节美术课,真的不容易。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和总结

《奇妙的点彩画》评课稿2

听了陈**老师带来的送教课《奇妙的点彩画》。精湛的课堂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谓不虚此行!

上课伊始,陈老师就用沙画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奇妙的点彩画上。整堂课的教学由浅入深,层次清晰,丝丝入扣,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奇妙的点彩画的世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点彩画”的特性,欣赏了点彩大师的作品,最终学生初步掌握了点彩的技法,独立完成点彩作品。整堂课,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首先、课上的很实在,课的设计非常好,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着眼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的的确确教给了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其次,陈老师是这样设定教学目标的: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画的绘画特点及色点造型的简单技法,并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画;通过思考、比较、欣赏和讨论,使学生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了解点彩画的原理;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作的欲望。

讲到点彩,自然而然就会讲到点彩派大师修拉,代表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等,当一副副大师级作品突显眼前的时候,真的令我很振奋!通过陈老师的这一课,我深刻地悟到了这一点,从孩子们自信放光彩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对绘画的热爱,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对艺术乐此不疲地追求,也许只有在留给孩子们空间、给予孩子们鼓励、“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中,才会使他们对艺术更有兴趣,更加自信、更能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