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艺术

乐亭大鼓的历史及艺术特色解析

栏目: 艺术 / 发布于: / 人气:3.19W

乐亭作为传统文化大县,除教育发达,民众雅重读书,孕育产生皮影、评剧等戏曲外,乐亭大鼓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乐亭大鼓的历史及艺术特色解析

一、源远流长的乡音古韵

历史上,乐亭有“燕东天府”之美誉,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达兴旺和艺术事业的飞跃发展,闻名于世的乐亭大鼓、乐亭皮影就发祥于这个海隅小县。

乐亭大鼓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于清代中叶诞生在乐亭县,盛行于冀东广大地区,在北京、天津、承德和东北三省亦有相当大的影响,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分“上”、“凡”两个腔系,庄严里兼有优美,委婉中包含古朴。板式完备,句式简练,调式、调性转换灵活,是鼓曲类中发展的相当成熟的一种说唱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清代中后期乐亭县的社会环境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乐亭大鼓的发展都十分有利,不仅引导了富家大户的超前性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劳动人民超前性的'创造精神,这种超前性的需求关系,使业已成熟的乐亭大鼓艺术很快形成了犹如蛟龙入大海,干柴遇烈火的发展势头,众多的艺人虽然声腔各异,演唱风格独树一帜,但被行内外推崇、肯定的共有九家十八种,因此被时人总结为“九腔十八调”,而九腔十八调只不过是经过艺人与群众在长期的流演过程中筛选出来的部分唱腔,在以后的演唱实践中,艺人们巧妙地运用板眼、速度等变化技巧,结合移宫犯调,扩板加花等作曲创腔手法而进一步丰富乐亭大鼓的演唱艺术。

二、鲜明浓郁的艺术特色

乐亭大鼓在其发展进程中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两张铁板一面鼓、连珠板、鸳鸯扣,各种板花娴熟多变,令人眼花缭乱。优美的唱腔配以悦耳的鼓板和悠扬的三弦,真可谓悠哉!妙哉!而精巧炼达的唱词对表达主题,渲染场景、烘托气氛、增添故事情趣、调动听众情结起着主导的作用。

乐亭大鼓的发声、吐字、行腔、归韵要求字正、腔圆、韵满、味足,气氛真实,色彩鲜明,气口恰当,鼓板合宜;演唱功夫要达到吞、吐、撒、放、巧、俏、蹦、跳,演唱效果讲究有声似无声,无声胜有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起调毕曲遵循黑、红、撇、碰、抢、闪、堆、垛等法则,各种板式唱腔有种种鼓头鼓尾,还可口语起调口语毕曲。

诗、词、赞、赋是乐亭大鼓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文体,它主要出现于长篇书目之中,起着总结、概括、启示、形容和充实故事梗概的作用,在演唱长篇书时,这类形式的出现往往能使故事情节得到画龙点睛般的升华。由于它们的结构功能不同,用场也不一样。

乐亭大鼓的表演讲究美、怒、甩、打、诌,说书的一张嘴演绎千古兴衰、悲欢离合、人间百态、万种风情,生、旦、净、末、丑,风雨雷电、虎豹狼虫,装狼像狼、装虎像虎,真可谓:世上生意好做,唯有说书难习,装文扮武我自己,就像一台大戏。

乐亭大鼓的伴奏乐器——三弦不仅音色音量极具变化,表现性能强,而且伴奏说唱音乐特别贴切和谐,最初以《清平歌》为基本板腔的演唱艺人,首先配用了三弦,后来人们趋而效仿,乐亭大鼓就是在此基础上完善而成。在马立元的《中国书词概论》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初年,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最爱唱清平歌,同时,乡村中也流行着散曲之类的小调。后来有位弦子李,先以三弦配奏了清平歌,遂而加以改正,使其韵调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有不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随着乐亭大鼓唱腔音乐的逐步发展完善,伴奏体系也日臻成熟,在演唱实践中,要求伴奏效果托腔保调,其技巧有、弹、挑、分、扫、压、粘、搬、揉、扣、滑。抒情时缠绵细腻,如泣如诉;激越处慷慨激昂,威武雄壮。

传统的乐亭大鼓伴奏琴师大都为盲人,他们功底深厚,造诣非浅,有的人下手不弹也可出音,甚至有时演员嗓子不太好使,经他们伴奏便顿觉越唱越轻松,伴奏时弦随腔走,音伴话出,有时更能以弦代唱、领音行腔,尤其自弹自唱的绝活足见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