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音乐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通用15篇

栏目: 音乐 / 发布于: / 人气:7.36K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通用15篇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

学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教学任务和学校民乐团和打击乐团的任务。我将教学重难点放在节奏训练上。最简单的节奏感的培养方式是动。随着音乐律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音乐课上,我会找机会多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孩子们热情都非常的高。正如柯达伊说过的“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而如何能更好的律动表现音乐,那就是要学习好节奏。

节奏教学是音乐学习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所有音乐都有着它自己的节奏。我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中,用了很多简单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1、比如在律动时,以往都是老师教授,学生模仿。我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想象,然后根据自己感受去编一些简单的动作。我在课堂上总是喜欢去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读儿歌法掌握简单节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讲解概念性的东西比较难。但是通过平常孩子非常熟悉的儿歌朗读的方法来学习简单节奏,就让音乐知识很好的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到了一起。通过读儿歌孩子们很自然地简单愉快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

例、2/4 X X X X │X X X│

门 前 有 条 小 河 汊。

3、用一年级最好理解的方式学习节奏知识,“走”代表四分音符,“跑跑”八分音符,“走喽”二分音符。对节奏学生都可以正确的读出来并正确的拍打出来。

4、一年级学生好动,喜欢游戏的方式学习,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节奏训练时,我比较注重用最直观的奥尔夫小乐器。让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多种感官都得到了训练和巩固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我让学生自己为音乐伴奏,让学生自己多了一步思考,不再是老师给出节奏,你来打节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尝试找到最适合的节奏为音乐伴奏,这个试错的.过程,更加巩固了对节奏的认识。

在学校打击乐团和民乐团工作中,重新挑选了打击乐成员。排练了《大唐六骏》,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进步,完成了学期初制 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这一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乐感不好的学生,对节奏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在打击小乐器时跟不上节拍,影响整体的声音。下学期,我会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多想一些有意思的游戏环节帮助学生来学习节奏。比如打击乐团和民乐团的纪律问题,应该增强社团学习的趣味性,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以后我会在以上方面多去研究方法,积极想前辈请教,多学习。希望下学期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2

音乐是一种感官艺术,在音乐课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乐中的“听”的重要功能,同学听多了、耳熟了,自然就会唱了。我上课通常采取几种“听”的方法:

一、拍节奏法。即让同学和着音乐拍击节奏,这样有利于同学掌握歌曲的`节奏。

二、口令法。即在听歌曲时,教师根据乐曲的情绪给予各种口令,让同学和着音乐做举手、踏步、转身等动作,这通常以乐段为单位。

三、闭目法。此法能消除视觉上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使同学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旋律优美的歌曲欣赏课。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听”的形式,同学在听时就不会觉得枯燥单调,在和谐、平等、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学会新歌。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3

唱歌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其教学目的不外乎:一是通过范唱或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艺术形象感染并实施美育目标;二是通过聆听,让学生熟悉必要的乐理知识与歌唱技能、技巧。

即使在现代小学唱歌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由老师进行范唱或聆听录音为主。也可言之为:即“听唱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地、简便地学习歌曲,同时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韵味的体验及表达上面,比较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较多地练唱歌曲。但是,让学生长时间地进行模唱,学生会感到很被动,觉得很枯燥,造成“鹦鹉学舌”,虽然歌曲很快会唱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音乐思考,阻滞了他们对唱歌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采用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才能,并且难以适应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歌曲学习,尤其是合唱歌曲。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旋律引导、图示比较、难点突破、综合能力训练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唱《小小音乐家》这首歌时,先采用“旋律引导”,让学生模唱歌曲的旋律,进而要求学生自己把旋律换成歌词。这就在“听唱法”的基础上减少了老师逐句歌唱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动脑思考的.活动及学生与旋律的接触,对培养学生识谱及乐曲感受能力都有帮助。其次采用“图示比较”法,将曲谱中旋律的高低变化用线条表示出来,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练唱,对歌曲中各乐句间出现的重复、模进和内在联系进行辩唱,以加深记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感、创造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再用“难点突破法”,将歌曲中难以掌握的部分,先重点练会,再练唱全曲。最后通过“综合能力训练法”,将歌曲的主题、节奏型难点及歌唱声音的要求编成短小的辅助练习,分别通过唱、听、记、看等练习方式,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领悟歌曲旋律,歌词的内涵,这对于歌曲整体的把握及情感体验有很大帮助,既完成了会唱歌曲又提高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

长期教学实践说明,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记忆、想像以及对音乐形式的感受和音乐审美等综合感受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和探索歌唱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艺术审美素质的提升。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4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5

【背景】

今年来农村学校支教,任教这里一至六年级音乐课。接课后,了解到这里孩子的音乐课情况,原来音乐课基本是老师兼任,实际上课情况不是很乐观。大部分学生都很少接触音乐,极少能放声高歌。果不其然,一开课,我就遇到了难题。

【案例】

二年级,共有44名学生。一年级没有上过音乐课,所以,我只能是把他们当作一年级的孩子来教。我想,学唱歌曲要采用分段分句听唱法,这样,学生学起来感觉篇幅

短小,易记易学。也不要求什么演唱风格、演唱技巧了,只要能唱出基本曲调就可以吧。可是当我真正进入课堂,开始上课了,我才发现,情况比我想像的还差。我把每个乐句都要断开,是一两小节的来教,孩子们根本张不开嘴,发不出声音。都是很小很小的嘟哝着跟我学。我采用了各种调动积极性的办法,鼓励、表扬,弹琴做基本发声的音阶练习------都不奏效。是在没办法了,我只好提示:“大声点!”紧跟着就有一句像点样子的大声唱,接下来,第二句就又没音了。孩子们是不喜欢,还是不敢唱?我陷入了困境之中。屡遭挫败,我感觉真犯愁了。怎样让孩子们能发自内心的尽情放声歌唱呢?

一天早晨,正好是本村大集,从公交车走下来,猛然听到一声清脆喊声:“妈------等等我啊------”跟着是清脆响亮的哭声。我寻声望去,看到二年级的小波,正在追赶他妈妈。妈妈不知道为什么把他落下了很远。作为音乐老师的我,对小波这清脆的嗓音很是在意。心想:这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童声啊。当天,正好有二年级的音乐课。看到坐在那里的小波,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孩子们都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我。我故意顿了顿,说:“如果你跟妈妈出门,妈妈走的快,把你给落下了很远,你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发表看法。包括那清脆的叫声,是小波喊出来的。我顺势对大家说:“大家一齐来跟小波学,一二齐-------”孩子们大声喊着那句“妈------等等我------”“对,我们就要用这样的'声音来唱歌才最好听啊。”紧接着,我便指挥演唱《小乌鸦爱妈妈》,成功了!终于听到了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童真的嗓音,那么甜美,甜到我的心里。虽然在以后的教学中,孩子们还是不断重复老问题,但是我每用这招就基本解决一节课。

【反思】

我被孩子们逼出来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看起来似乎是有些荒唐,但是细细想来,也有它的道理。一节课,就是一场艺术表演。在这场表演的前前后后,围绕着老师、学生、学习内容等方面。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老师是导演兼舞美、舞台的设计者,学生是演员,学习内容是剧本。老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为学生服务,为“小演员”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表演的良好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孩子们就像进入一个真实的故事里,在这个故事里忘情地去展示自己。我的这个办法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适

合的情境,激发了孩子们内心的自然感受,因此他们就会放松地来尽情展示自己的童声了。凭着这种感觉,孩子们觉得音乐不在是那么神秘,那么遥远,感觉就像说话一样,在这种自然而然的良好感觉中,孩子们放飞了自己的天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参与、感悟、创造是最重要的,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能否为学生搭建好一个适合他们的舞台,这种搭建,有时候仅仅是几句话,一个情境,一个动作,关键是适合孩子。

“艺术课程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创造能力。”教师决不能不分时机地把自己认为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基于儿童自己的动作、声音和设计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自然喷发。儿童会因此感到无比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就是纯朴的艺术之美,是师生愉悦享受的过程。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6

《新课标》中指出:“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

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音乐就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只能靠听觉、想象,心灵去体会,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我把视、听、唱、跳等艺术活动结合起来的审美情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从而进一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素质,使他们在学到了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向更高的层次努力。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较成功的地方:

一、聆听音乐,体验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她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听觉、想象,心灵去体会,而“听”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本课的导入重在体验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欣赏小提琴曲《思乡曲》,谈谈感受,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思乡之情。在教唱歌曲的环节中,也贯穿一个“情”字。在首次欣赏时,启发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日夜思念与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之情。接着在听音乐设计伴奏的过程中反复聆听范唱,使学生每聆听一次就受到一次感染,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歌曲的情感。在学生学唱、歌曲处理、表演时,都紧紧抓住一个“情”字。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体验到了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并能表达出来。

二、自主学唱,抒发思念情怀

学生通过多遍的听赏,律动的表演,图片的欣赏和台湾的简介,学生已由初步的感知转入深层的体验,不需要老师再一句一句地教唱。因此,歌曲的教唱环节,我采用的是完整教学法。让学生先慢速跟琴唱,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找出疑问,提出难点,老师或学生再一起帮助解决,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节约教学时间,让老师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难点,使学生牢固掌握歌曲的演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情境的创设和情境的保持极为重要。在学习歌曲开始,创设了情境,通过反复听、赏、唱、演,教师的声情并茂的示范,极大的感染着学生,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重点唱好“小桥架在海面上”这一句,接着讲解转调的基本知识,体会转调带来的情绪变化,学生在演唱时处理的不错。尤其在学唱歌曲后半部分衬词“噢”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个个像要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中的“宝宝”唱的那样“温馨”,师生立刻溶入了真情实感,自然的达到了以情带声的学习目的。

三、创编歌词,表达“团圆”愿望

本课教学的最后环节,围绕“盼望台湾回归”这一主题,让学生创编歌词。可是,由于时间的仓促,只对歌曲做了很小的改编,学生没来得及展示出自己的才能,但学生知道了改变节拍和速度,使歌曲的情绪马上变得欢快,表达了团圆的喜悦之情,学生在演唱方面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总的来说,这堂课还是上的比较成功的,整堂课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教师的语言还可以精炼些,歌曲的演唱还要加强些,介绍台湾可以让学生课前查资料再交流,可能效果还要好一些。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力求达到完美。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7

在一年的课改实验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努力探索尝试着把我们新的教学理念深入平时的教学中。现就我平时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谈谈体会:

案例1:在一年级一册,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的教学中,我先让他们听乐曲,然后提问““这支歌有什么特点?学生们各抒已见“节奏快”、“欢快”、“一会儿一个声音,一会儿好多声音”、“有趣”……,接着我向他们讲述了玩具兵的故事,然后提问:“现在我们想一想,乐曲中,当一个乐器在演奏时,你想到了什么?”这时有几个学生叫到“是一个玩具兵在走路”,我又说:“那几种乐器出现呢?”大家争先恐后的说:“是几个玩具兵在走路”。我继续说:“那大家注意没有,中间有一个很浑厚的声音,这你想像是什么呢?”这时只听见一个学生说:’这是一个又肥又胖的大胖子兵”。全班同学都笑了,不等我提问,大家都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说:“乐曲热闹欢快的时候是他们在跳舞”、“慢下来是他们在散步”……于是我放音乐,让他们听第二遍,这次他们纷纷自己模仿玩具兵的样子,哼着弦律摇晃脑袋,还有的在模信演奏乐器的样子……此次教学中,我不再采用欣赏课学生听老师讲的模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的探究学习。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开动脑筋去体会、理解乐曲要表现的东西,这样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欢快,在愉悦的情绪中得到了美享受。

案例2:在学习《小雨沙沙》一课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一环中,我首先拿出了十余种打击乐器:手鼓、铃鼓、碰铃、双响筒、木鱼、铝板琴、沙锤、三角铁、串铃等。然后说:“同学们,大家看见了老师拿出的这些乐器,现在大家就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讨论一下,你们选择哪几种乐器为《小雨沙沙》伴奏?老师来看看哪一组演奏的效果最好。”随后,每个小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模仿自己选择的乐器,一块儿边唱歌边演奏。展示的时候,各个组的.同学胸有成竹的上台,选择自己的乐器,进行展示。每个组都演奏的很好,组合及伴奏的音型各具特色。最后,同学们自己评价,推出哪个组最好。在此次的教学活动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让他们能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大受学生的欢迎,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3:在学习《洗手绢》这首歌时,里面的“妈妈洗衣我也来”,我就启发学生“平时在家你们还帮助妈妈做过些什么家务?”学生们各抒己见“拖地”、“扫地”、“洗碗”……我又提出:“现在,大家能不能以小组的形式,商量一下,利用《洗手绢》这支歌来唱唱我们自己呀?”大家立刻分小组编创。在展示的时候,编创的歌词非常多,“妈妈洗碗我也来”、“妈妈做饭我也来”……同时,我又启发他们根据自己编创的歌词,模仿拖地、洗碗等动作编创舞蹈,边唱边表演。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着重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不止局限于学习书中的东西,表现音乐的形式丰富多样,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广阔。

对于前几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有很多新的理念、方法,我还在摸索、尝试中,不过我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8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验教材的出版,对音乐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实验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是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在与音乐的共同对话交流中情感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回归,在对音乐的欣赏感受中享受阳光般美好灿烂的生活,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爱民族、爱人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师:小朋友,上课前老师先请你听一段音乐。(师在电子琴高音区演奏《两只老虎》)告诉老师,你听到过这首歌曲吗?

师:下面老师再弹一遍,听听这一遍音乐和老师刚才弹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你想知道是什么变化了吗?老师会在这节音乐课里告诉你为什么?(设计悬念,让学生有所求,有所思,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师生问好

起立,教师弹奏上行音阶,您好!您好!张老师您好!坐下,教师弹奏下行音阶

3、导入师:老师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刚才你听到这样的音乐你就起立了呢?(教师弹奏上行音阶)

生:因为这段音乐是有变化的。

生:这些音乐好象越来越响了。

评析:在新课未开始前,学生对音的高低概念毫无,只是从表面的轻、响来给所听到的音乐下一个定义,这是第一个矛盾冲突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先不急着给它下定义。

新授,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两段音乐,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

生:我听到了老牛的叫声。

师:小鸟的叫声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小鸟的叫声很尖、很细的。

师:很尖、很细的声音就带给我们高音的感觉。

师:老牛的声音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老牛的声音很粗的。

师:这样的声音就带给我们低音的感觉。

评析:在聆听活动中给学生树立起音的高低的概念,相信比直白的说教来得更有说服力,直接让学生听后说出音的高低,学生会把音的强弱和高低混淆起来。在新课的伊始,给学生下一个定义。)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几段有趣的音乐,告诉老师,哪一段音乐高,哪一段音乐低?(在学习以后,给学生一个巩固的机会。)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两段音乐,找一找,高音在哪一首音乐里,低音又躲在哪里?(课件出示《百鸟朝凤》、《大象》)

师: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有高有低的,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有高有低的,哪位聪明的小朋友来告诉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也是有高低的?

生:交流

师:我们听了那么多高高低低有趣的声音,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再来告诉老师,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声音也是有高高低低的?

生:拍手的声音和跺脚的声音是有高低的。

师:老师也找到了很多有趣的声音,而且是一些高高低低变化有趣的声音,首先我们来听听大提琴演奏的声音,告诉老师,你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出示大提琴、拉练等几种有变化的声音。)

二、自主探索

1、师:我们听了那么多高高低低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找一找?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里放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出来,老师给你们时间,大家去找一找,一会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出音的高低的?

2、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3、交流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盘子和碗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盘子发出的声音要低,碗发出的声音要高。

评析:学生经过自己尝试,动手实践,发现了问题,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动手实践,这个环节是关键。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知,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层次,教师在这时,就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协调者和合作者,这样的分层教学,分层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和差异程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4、师:你能让这些物品发出好听的节奏吗?

评析:《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音乐教学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一点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三、感悟音乐

1、师:小朋友发现了水杯里放的水数量不一样的时候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想不想听听老师用水杯演奏的曲子?(师范奏)好听吗?来给它取刚才是老师演奏的一段音乐,不完整,下面我们来听听小朋友演唱的这首完整的歌曲。

2、欣赏《哆来咪》

3、师:你听到了旋律的变化吗?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你能画出旋律线吗?

4、随音乐哼唱

5、随音乐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评析: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只有从教学的过程或状态中通过师生双方的状态及与教学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得以了解和区分,是否达到了最佳的或理想的教学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投入的过程,只有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震撼,都受到撞击,

我想音乐已经进入每个人的心灵。)

四、课堂延伸——小猴运桃

1、师: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今天老师还带来个你们的好朋友,(屏幕出示小猴)这可不是只普通的猴子,这是一只会唱歌的猴子,今天小猴要请小朋友帮个忙,你们愿意吗?小猴请小朋友把它喜欢的桃子摘下来,这些神奇的桃子都有着不一样的音高,请小朋友仔细听,可千万别搞错了当你们每摘对一个,电子琴就会告诉你,你的回答是否正确?

2、学生作业。

(评析: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关系,课堂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提供学生课外学习的渠道,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处理好发展个体与面向全体的关系,音乐课鼓励个性发展,提倡因材施教,但必须面向全体,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只不过发展的标准因人而异。)

课后反思与小结

本课旨在突破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变程式为个性化,试图体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构建一种“以人为本,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模式,在教学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处理好课本与教材的关系,课本(原始剧本)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结构性的东西,是教学材料的部分,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有灵活重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音乐教学更为重要,可以说课本资源有限,但材料和教学空间是无限的,本课利用了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中进行扩充,进行内容重组,为学生在感知音的高低上拓宽了视野,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2、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布置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自学者”“问题解决者”的角色,教师则承担着“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有创造的想法或做法,教师给予肯定,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给予纠正,讲清错误的原因,使学生真正领悟知识与技能。

问题讨论: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在合作探究学习这一形式的良好促动下,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追求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让童心在音乐中飞翔,让音乐和每个孩子都靠得更近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理想始终在你心中,不断追求,一定会实现!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9

开学的那天,我到一年级教室去接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用了两分钟时间把学生分成男女两队,当我带着这两队学生刚走到音乐教室门口,我还没来得及说,他们就轰的一下全都跑到教室里去了,叽叽喳喳讲话,有的还兴奋地在地上打滚。这时任凭我怎么叫停下,学生都不理会我了,我好着急,怎么办?现在我无法叫学生听我的,教室一片混乱,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在幼儿园上课是用琴声来提示学生该怎么做的,对啊,他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想到这儿,我兴奋的坐到凳子上,弹了一首以前幼儿班教过的歌曲,这时,他们一个个的都坐到我身边来了,这时我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我再起身说一二三,他们就安静了下来。这时,我知道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头脑中还是停留在幼儿园那个阶段,对于小学音乐课的常规还一无所知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第一节课重要的不是马上教学生学歌曲,而是要学生了解课堂常规,加强课堂常规的'培养,而且要有具体的详细的要求,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提高儿童课堂常规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上课能正常进行,同时对学生有强烈的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所以第一节课最重要的不是上好音乐课,而是上音乐课的常规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0

一直以来,音乐歌曲课被称为副课,特别是个别地方学校更认为音乐歌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歌曲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歌曲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歌曲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歌曲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歌曲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歌曲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歌曲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歌曲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歌曲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歌曲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

三、音乐歌曲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歌曲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歌曲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歌曲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歌曲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歌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1

随着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是当前音乐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国外音乐教学的情况看,音乐教学中包含器乐训练的内容是很普遍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日本不但把一些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部分内容。可见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起着很大作用的。我国《器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器乐体验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关键,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呢?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学习乐器

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可以选择哪些乐器呢?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口风琴、竖笛、小型电子琴、铝板琴、等。便于统一课堂内所有乐器的音准,有利于学生获得准确的音高概念。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局限,一般选择一、二种乐器作为学习的`开始,每个学生人手一件。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技法,种类越多,教师的教学越困难,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也越少,学习兴趣就会减弱甚至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如学校从统一调门的口风琴或笛子开始,效果就较显著。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加入其他类乐器的学习,逐渐使乐队的音色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在学生学好一种乐器的同时,推选进步快的学生再加学第二种乐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科学安排教学进程

在教材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到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程度。切勿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局面。教材编写中将学过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练习曲,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歌曲《欢乐颂》《粉刷匠》《多年以前》等。这些乐曲音域窄,节奏单一,旋律性强,最适宜作为学生初期阶段的练习曲。教师还要把各种节奏、各种音程作一排列,结合乐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贯穿在教材中。

当有了一定演奏能力即可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合奏。由于乐器的演奏是个操纵问题,即便低年级儿童还未进行过合唱训练,只要手的操纵正确,音准也解决了。反过来通过乐器的多听,多练又帮助了学生在合唱中掌握好音准。

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教师可安排多声部合奏的练习,但要接近学生的演奏水平,难度不宜过高。练习时可先分声部单独练,也可把乐谱发给学生回家练习。课堂练习要照顾全面。一个声部练习时,其科同学可集体打节拍,这样既加强了训练密度,又能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基本速度有个整体的概念。这样在合奏时就容易达到协和、整齐的效果。

在教学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富有才能的学生,包括已在家庭中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掘培养。对这些同学除了完成一般作业外,课外还可给予适当的提高,如安排独奏、重奏等小节目。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全班,协助老师搞好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2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养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它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渠道,新课程实验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手法。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为兴趣是培养人们确立奋斗目标的潜在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使人产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本课教学,我将“福娃”作为小客人,自然引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巧妙地渗透情感教学目标。接下来,“福娃送礼物”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健康歌》引入。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组织教学,奖励“福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小福娃的激励下,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给孩子们一片想象发挥的空间。

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一片想象发挥的空间。在本课的教学中,律动环节,我尽量不示范而是选择融入学生群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演,勇敢地跳。在演唱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运动填入,“创作”了一首首新的《健康歌》。巧妙利用歌曲中数节拍的乐段,设计了小组合作健身操的环节。

三、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交流中形成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共处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本课教学中,我把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编成小组,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便于交流,便于团结协作。

以下是学生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创编的其中一首《新健康歌》:

(略)

总之本课教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在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创新,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明朗的空间;用你充满阳光的评价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乘着音乐的翅膀放飞创新的雏鹰。

最后我想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实践能较好完成,绝大部分学生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歌曲《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评唱形式上我采用男、女生互唱互评;小组内同桌互评;个人唱小组评;一个小组唱其他小组评;全班唱,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在广泛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见解复唱歌曲,不断提高演唱水平,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在主动唱演课堂教学形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变成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教师弹琴、放录音),有利于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作品,更好地发挥音乐作品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我觉得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空间,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新课程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体验到创编的'乐趣,使学生的音乐创造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这也是体现自主创造性教学的重要表现。

我觉得若想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就有待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创新。尤其是要从自身做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由此,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才能在快乐中创造音乐;我们的教学才能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精彩!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4

今天的音乐课,我和学生一起学唱了《山娃娃音乐会》这首歌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大原野、大自然是农家孩子活动的广阔天地。让我们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我们的快乐心情。通过教学,我深刻感受到,一位好的音乐教师除具备一定的技术外,更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例如,就兴趣而言,我们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的喜爱情绪,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人类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音乐教学本身便充满了趣味,因此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只有最麻木的音乐教师才把音乐课弄得呆板无趣。

《山娃娃音乐会》这首歌曲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再加上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的`乐器唢呐的音色引入,可以说从曲调一开始放,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被音乐牢牢的吸引住了,全课学生是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在学生初步学会后,让他们起来为其他同学唱唱时,踊跃举手的同学举不甚举,没有轮到表演的同学的懊丧之情溢于言表。

《山娃娃音乐会》这首歌为什么会如此受学生的欢迎,试分析如下:

1、课前,我自己把歌曲作了比较好的练唱,所以在为学生教学时范唱的效果还是可以的,学生从老师的范唱开始对歌曲第一印象可说不差吧;

2、歌曲本身对学生的吸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曲调容易上口,很好唱,又很诙谐、活泼、轻松。加上民族乐器的配合,很能打动人;

3、教学安排比较合理,学生听的歌曲次数也比较多,安排了三次,可以说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比较深,但又不是特简单,一下子就听会了,还得经过集体的学习,才能达成对歌曲的掌握,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被牢牢掌握着......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15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