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历史

精选出大汗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

栏目: 历史 / 发布于: / 人气:2.78W

出大汗姓氏是我国的一个姓氏是源于汉族的匈奴族,是由南匈奴的族人后裔组成的部落。在唐朝时期出大汗姓氏的族人就已经融入了汉族的生活中,世代相传到现在。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世代相传的姓氏的渊源跟历史名人吧。

精选出大汗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

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古鲜卑吐谷浑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出大汗氏,源出汉朝末期古匈奴族,是由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公元前58~前31年在位,公元前33年农历1月娶王昭君为妻)的族人后裔所组成的部族,在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出大汗氏族并入代北鲜卑(今山西、内蒙古之间的河套地区)的吐谷浑部。由于汉史作者的译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书还有步大汗氏、步六汗氏、步汗氏、潘奚氏、出大汗氏、破六汗氏、破落汗氏、破落韩氏、楮大韩氏等多种音译。北魏王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族、匈奴族的许多姓氏皆改为汉姓,其中的.匈奴出大汗氏多改为汉字单姓韩氏、出氏、楚氏、达氏、初氏等。北魏王朝末年,在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就曾爆发了着名的出大汗氏·拨陵(破六韩·拨陵)所领导的边民大起义,史称北魏六镇之乱。

至隋、唐时期,出大汗氏一族已经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出大汗氏是典型的古匈奴民族姓氏,在历史上汉译的称谓很多,但今已不再,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皆汉化为单姓韩氏、楚氏、初氏、出氏、达氏、陆氏、潘氏、奚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漠北为郡望。

历史名人 出大汗·拨陵: 匈奴族,即破六韩·拨陵;沃野镇人(今内蒙古五原)。着名北魏后期农民起义领袖。北魏王朝末期,六镇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兵变。六镇,是北魏王朝沿长城而筑的六个军镇。自西向东,有沃野镇(今内蒙五原)、怀朔镇(今内蒙固阳)、武川镇(今内蒙武川)、抚冥镇(今内蒙四王子旗)、柔玄镇(今内蒙兴和)、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北魏王朝当初为了防御柔然等民族的入侵,专门派鲜卑部兵马长年驻守于此。六镇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是内地的犯罪官民或被发配到这里来的。在北魏王朝早期,对边镇军民的待遇不错。但在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快速实行汉化,王公朝士多以清流自居,而六镇兵民却不仅被边缘化,还受到朝贵的鄙视和轻蔑,从前以军功得官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变得像南朝那样以门第、才学取人。

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柔然王朝再次南侵,怀荒镇的兵民无粮可食,请求军政统领镇将开仓放粮,吃饱肚子好打仗。但是,当权镇将为了倒卖军粮以求私利,拒绝了兵民们的请求。兵民们饥饿难耐,忍无可忍,终于激发了聚众杀镇将起义的事件,由此引起其它五镇一起大乱。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的匈奴族首领出大汗·拨陵,联合了敕勒部酋长胡琛在乌梁素海的西海岸召圪台一带张旗起义,聚众起兵,各地饥饿的兵民们积极响应,一时间声势浩大,席卷北魏边城。北魏王朝大惊,在北魏正光六年(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下令北海王元颢率大军前往镇压出大汗·拨陵。出大汗·拨陵率起义军转战于河北、淮河一带,一直坚持斗争了十三年之久。后来北魏王朝联合了敌对的柔然王朝,一同对起义军予以残酷镇压,在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出大汗·拨陵终因寡不敌众,在与北魏大军的作战中壮烈牺牲,起义遂告失败。之后,北魏王朝将二十多万被俘兵民全部安置到河北一带地区。而河北本来就连年水旱灾害不断,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俘囚,引起迁民与住民之间的矛盾激化,反叛不断,接连有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等镇兵镇将发动的起义,而且彼此间亦相互兼并攻杀,中原地区乱成一团。最后,这些起义、叛乱皆为北魏王朝的权臣尔朱荣率军队所一一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