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生活范本 > 科普知识

极端条件下的曝光技巧

栏目: 科普知识 / 发布于: / 人气:2.32W

面对极暗的现场光线,摄影爱好者选择的应对手段顺序通常是:提高相机感光度、使用三脚架、考虑购买大光圈定焦镜头;而专业人文摄影师的顺序则是:选择大光圈定焦镜头、使用三脚架,最后才是提高相机的感光度。

极端条件下的曝光技巧

尽管相机厂家在每款新机型推出时,都会格外宣传高感光度成像质量有了“极大的改进”,但在极端光线下,仍然不要太相信它们。与实验室里拍摄标版的测试不同,弱光下往往会同时伴随着极高的反差,此时像质的恶化往往要比在正常光线下得出的测试结果严重得多。

“极端”的光线条件

任何时候,三脚架都是低照度下拍摄的最佳工具。不过,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三脚架永远放在手边,也总有一些场合是不适合甚至禁止使用三脚架的。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如何拍出可用的照片呢?

首先,换上手边光圈最大的广角或标准镜头,并把光圈开到最大,以提升通光量和降低手持拍摄容许的速度下限;然后,尽可能寻找可以支撑相机或身体的依靠;最后才是把感光度提高到你可以确信手持稳定的速度下限——尤其是在极端的光线条件下,想保证画质,千万不要过于相信相机的高感光度。

大光圈定焦镜头

器材发烧友很可能出于对高端器材的钟爱而购买大光圈定焦镜头。而对职业人文摄影师来说,大光圈定焦镜头过分威猛的外形和不轻的重量,都可能会成为犹豫的理由;拍摄人文题材,摄影师保持低调是必须的,拍摄时的负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尽管如此,人文摄影师还是会在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焦距段上,选择大光圈的定焦。在同等情况下,如果用f2.8的光圈可以获得1/4s 的快门速度,那么使用f1.4 的镜头速度就能达到1/15s——何况大光圈镜头只要缩小1 级光圈,就能获得远比变焦镜头出色的光学质量。

在不得不使用更高的感光度设置之后,对于曝光,也必须更精心地加以控制。

有些时候,现场的照度虽然比较低,但光线的质量并不差——光比、反差、色彩倾向等都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时,只要仔细地控制好曝光,完全能够拍出质量很高的影像。

高感光度带来的问题

感光度提高之后,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更粗糙的像质和噪点;感光度越高,曝光宽容度就变得越小。通常使用ISO100 的感光度拍摄时,过曝1.5 级和欠曝2.5 级之内的曝光误差,很容易在Photoshop 解开RAW 文件时加以修正;而使用ISO1000 以上的感光度时,任何超过1 级的曝光失误,都难免会给影像层次带来后期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果只是按照人物脸部的测光值来曝光,那么整个环境尤其是舞台地面的高光部分,细节肯定损失得一塌糊涂了。拍摄时在人物面部测光的基础上降低了1.5 级曝光,人物保留了可分辨的细节,场景的整体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再现。

TIPS 测光与测光点

画面中有人物出现时,人物面部的曝光值肯定是首选的测光参照。

与纯粹的人像摄影不同,拍摄人文类的图片时必须始终把环境和人物放在几乎同等的位置上加以考虑。

使用高感光度拍摄时,因为曝光宽容度范围更小,所以常常不能按照我们拍人像的习惯那样——以将人面部的肤色表现为“粉白色”作为合适曝光的标准。在人文类拍摄中,让人物和环境的`细节层次都能得到“刚刚好”的表现,比单纯强调人物的肤色要高明得多。

不论技巧功底多么深厚,总有一些光线让资深摄影师应付起来也有“捉襟见肘”的感觉,此时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拍摄的技术了……

现场的光线效果很动人,也比画面上看起来要暗得多。为了得到足够稳定的快门速度,我把光圈开到最大,感光度设定为ISO720。虽然基本表达了现场的感受,但此时暗部的噪点和很难进一步调整的反差,已经超出我的心理承受力了。看来,我所能接受的D200 的最高感光度设置,应该在ISO400 以下。

在同时拍摄的JPG 文件上,门外已经变成了完全没有层次的一片“死白”,目前能看到的层次完全是在解RAW 文件时“找”回来的。如此大的反差,已经很考验Nikon D200 的极限了。

TIPS了解手中数码相机的极限

在光线条件非常好的时候,价廉物美的入门级单反与昂贵的专业相机像质的差距,可能远没有它们之间价格的差距那么悬殊。不过,到了极端的光线下,这种差距就绝不能小视了。

数码后期调整对相机的极限能力是一种考验。调整得幅度越大,就会越接近数码相机所能提供的技术极限。此时,不同档次相机之间的差距就会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了。

了解和测试一下手中相机的极限,比多添一支不常用的镜头还要重要。

把握现场光——抓住转瞬即逝的一刻

初学者看成熟摄影师的作品,常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捕捉瞬间的能力靠的当然不是运气,甚至也不取决于手快手慢。

每个拍摄者都会有许多失败的尝试,想一想上次面对突然闪过的画面抓起相机时,是什么毁了拍摄的效果:是否在按下快门时才发现相机设在手动曝光模式或者光圈放在了f22 上?是否过暗的光线或前景的玻璃让相机无法正确地对焦?是否因一时兴奋而手震、画面虚得一塌糊涂?

拍摄的技术,每一个环节单独看都不是很难,但要在一瞬间把每个环节都把握好,却不是几周或几个月就能办到的。

很多时候,瞬间闪过的画面可能远胜于那些精心摆布出的效果。

在乘车旅行时,随着天色变暗,我习惯了不断调整相机的感光度,并且会提前把曝光补偿设置到-2/3——这个设置适合拍摄大多数黑暗环境中的人或物。

画面上唯一的光源是一闪而过的车灯,拍摄时我坐的车并没有停下。我举起相机,在5 秒之内拍下了这光线动人的一刻。

TIPS蓄势待发

即使没有特定的拍摄目标,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也应该随时根据环境光线条件设置好手中的相机,这样才能做到需要时举手便拍。

例如,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该将感光度提高到与室内光照配合的设置;在较弱的光线下应该将光圈开到最大或是缩小1 挡;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的曝光模式并根据现场照明提前估计设置一下曝光补偿值。如果是在商场一类现场光线复杂的环境,应将测光模式设置为评估(矩阵)测光;随身带着大光圈定焦镜头此时最好提前换上——定焦镜头不仅有更大的光圈,在弱光下的自动对焦能力也比变焦镜头强得多。另外要记住:在较暗或是复杂的环境中,手动对焦往往比自动对焦更快也更可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