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行业范本 > 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

栏目: 设计 / 发布于: / 人气:1.83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练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教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

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

(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成蜜后”,不能局限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三四两则

《练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前后鼻韵母,能给多音字“冲、宁、担、背”按读音组词;能写出“盼头、精心”的近义词;能区别“建”与“键”的字形、字义和用法。

2、能仿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能给课文有关人物说的话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下两行注音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异同。

2、让学生先上下行对应一组一组地练习拼读,体会前后鼻音的不同读法,再分上下行归类拼读,强化前后鼻韵母的不同。

3、把词语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教学第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三、教学第三题

参考答案:奔头、希望用心、细心

四、教学第四题

1、读一读。

2、抄一抄。

3、另行组词、造句。

五、教学第五题

1、复习有关冒号、引号的知识,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独立完成。

3、校对纠正。

六、教学第六题

1、学习例句,说说第一、二句有什么不同。

2、学习后两句,说说可以在哪些地方加上修饰语。

3、练习。

七、教学第七题

1、读一读各句。

2、想一想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

3、排一排。

4、再次读一读。

5、交流、反馈。

八、完成作业

《练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练的根据提供的字的音节,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能写出带有“提手旁、绞丝旁、耳朵旁、草字头”偏旁的字各四个,能匀称地写出品字形结构的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各三个,能写出“买、害、快、对”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看清要查的字的拼音,指名读,评议读得正确。

2、找出要查的字的大写字母。

3、在字母表中找到音节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这个字。

4、读字典对这个字的注释,帮助学生用这个字恰当地组词。

二、教学第二题

1、读准拼音,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写出同偏旁的字。

3、评说同偏旁的字有什么规律或特点。

三、教学第三题。

1、写好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放好上面半部分。例:森。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2、练习书写“晶、众”,评议。

3、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四、教学第四题。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2、反馈、校对。

五、教学第五题。

1、比一比,说说你发现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有什么规律。

2、口头组词。

3、选择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第六题的对话,初步懂得眉毛的作用。

2、看图说祝贺的话,并能写下来。懂得对人有礼貌,平时会说祝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四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3、小小组分角色朗读。

4、讨论丁丁、青青、冬冬和平平的话,谁说得对,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教学第七题。

1、看图逐幅想象说祝贺的.话,鼓励多种说法。

2、根同桌说一说。

3、写下来,交流评议。

《练习》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探索与实践”的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出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 X=33

(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

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

第9题

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

(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二、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

《练习》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

1、 会用音序查字法,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2、 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能划初步同类的词。

3、 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

2、 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3、 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教学过程 :

一、 第1题。

1、 比较上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想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名说。

2、 比较下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同桌互相说说。

3、 独立完成组词。

4、 反馈、校对。

二、 第2题。

1、 复习音序查字法。

2、 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空。

3、 校对。

三、 第3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独立完成练习。

3、 读句子,看一看词语填得对不对。

4、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近义词。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独立完成练习。

3、 校对。

4、 读读句子。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划出不同类的词。

2、 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 :

一、 第5题。

1、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 看例子,说说为什么鸭子这个词下面要划上横线。

3、 做题。

4、 说说为什么这么划。

二、 第6题。

1、 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2、 让学生说说:家用电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 独立把句子补充完整。

三、 第7题。

1、 指名读图下的问题,搞清题意。

2、 自由练说。

3、 指名看图说话。

4、 讲评。[20xx-12-9]

《练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乐曲内容。

【知识与技能】了解伟大作曲家肖邦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起始阶段

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

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

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

二、展开阶段

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与作品。

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

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

4.根据以上的分析,第三次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并总结每一个部分乐曲内容、风格、情绪特征等内容。

三、形成阶段

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

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四、结束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练习》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习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练习》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思考题

帮助学生弄清两点:

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解答。

三、“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对哪部分比较有兴趣,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用上述方法试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练习》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重点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 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

2) 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 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习

1) 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

2) 动手画图标。

3) 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 菜 算。

2) 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 指导书写

4) 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 出示标志,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并说出它的意思。

2) 动手画这些标志。

3) 讨论:见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习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习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平时表现。

《练习》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 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 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习:

(1)平角=( )直角

周角=( )平角=( )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平角?

4、看图练习:展开阅读全文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图)P65 5

角1=45度 角2=( )

角3=( )

角4=( )

(2)找一找有几只角? P65 6

有( )只锐角 ( )只钝角

( )只直角 ( )只平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平行? P66 8

5 、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 、 75度 120度

B、 170度 50度展开阅读全文

6、P66 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展开阅读全文

《练习》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 能学着教材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2. 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

3. 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4. 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导入:

2.自读儿歌。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⑵指名试读,注意读准。

3.理解。

⑴(出示小黑板)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姓?

⑵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姓的音相近?

4.指导朗读。

5.拓展练习。

⑴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

⑵你还知道哪些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6.实践。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读题,明确题意。

2.掌握笔顺规则。

⑴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小、水、日、国。

⑵按笔顺书空:小、水。

⑶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3.指导书写。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

3.指导读好停顿。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一、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要求是什么?

二、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读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三、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讲给邻居的孩子听。

《练习》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确定难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学过的词语;能很据意思写出学过的成语。

2、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能用“各式各样”、“仍然”造句。

3、能用看题目推想文章内容的方法读懂短文。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1—3题

第2课时:完成4—6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查字典。

(1)读懂题目的提示语,明确三种方法。

查起笔。

查中间。

查本身。

(2)指导学生按第(1)题括号中的部首查字典,然后讨论归类。

(3)运用上述方法确定第(2)题中8个生字的部首,然后查字典,在括号里注上拼音。

(4)检查反馈。

2、看拼音写汉字。

3、理解成语。

(1)读懂意思。

(2)回想成语。

第二课时

1、照样子改写句子。

(1)指导读例句,

把“很急”改成“急得怎么样”。

(2)改写。

2、造句。

○学会变换句式。

○把句子尽可能写具体。

3、阅读。

(1)读懂题目的提示语。

(2)读短文。思考短文后的两个问题。

(3)回答问题。

看清题目,是“争论的结果”。

(4)明白了什么?

《练习》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平舌音和翘舌音;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别形近字;能运用据词定义的方法,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能给事物选择与它的形态相适应的量词。

2、能仿照例子,用“把”字改句子;能辨别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独立阅读一段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能背诵这段话,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1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一行注音的字和下一行注音的字,声母各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上下对比的拼读,体会,再归类读,强化平舌音翘舌音的不同。

(3)把词语的次序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第2题。

根据“单元学习提示”,独立选择,再进行校对。

三、第3题。

所填的量词可以单用,也可以重叠用。

教师可以课外延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说几个。

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校对。

五、完成课外作业。

第二课时

一、第5题。

(1)先把例子读懂。

(2)允许学生增删个别词语。

(3)教师讲解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3小题,再反馈。

二、第6题。

(1)复习一下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必须具备的两个部分:“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2)逐句仔细读,找出两部分都具备的完整的句子,并在句后加上标点符号。

(3)适当增加机动练习。

三、第7题。

(1)数一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句的前面加上序号。

(2)说说每一句各写了什么?

(3)知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熟读成诵。

四、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练习》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汇总填表75页9题。

3.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Tags: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