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个人范本 > 心理学

新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栏目: 心理学 / 发布于: / 人气:2.03W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新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2.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3.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4.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5.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快得多。(×)

6.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7.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8.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

9.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

10.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1..因认知和个性的影响导致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成功,这属于内部挫折。(√)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14.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15.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6.由先前信息所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对后来的.影响就是近因效应。(×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 1789 B. 1897 C. 1879 D. 1987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B )

A. 理解性 B. 规律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

4.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 D )

A.衰退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压抑理论 D.干扰理论

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 )。

A. 提出问题 B. 提出假设 C. 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

6.儿童从周围人的表情中能了解自己的哪些行为动作受鼓励、应该做,哪些行为动作受责备、不应该做,这体现的情绪情感的功能是(D )。

A.迁移功能 B.动机功能 C.感染功能 D.信号功能

7.“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等,体现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D )。

A.转移 B.抵消 C.补偿 D.合理化

8.下列不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成分的一项是( B )。

A.言语能力 B.情绪智力 C.音乐智力 D.社交智力

9.人格的核心成分是(B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能力

10.( D)是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

A. 奥苏贝尔 B. 班杜拉 C. 桑代克 D. 布鲁纳

11.提出“爱情三角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

A. 皮亚杰 B. 荣格 C. 斯滕伯格 D. 艾森克

12.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方法的是( A )。

A. 暗示疗法 B. 系统脱敏法 C. 厌恶疗法 D. 放松疗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 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觉。

3. 道德感: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4.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5. 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情境时解脱烦恼、减轻紧张以恢复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感受性变化的形式有哪些?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的空间积累和空间融合;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认知因素有哪些?

认知结构的限制;迁移的作用;定势的作用;策略选择;功能固着与变通;原型启发。

3. 简述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

(1)排除忧郁。改变认知角度;合理释放情绪;改变行为方式;调换环境;休息。(2)学会制怒。要有一定的心理容量;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3)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4)消除紧张与焦虑。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采取积极的行动方式。

4. 什么是能力测量?能力测量有什么特征?

能力测量凭借的是有一系列能引起个体反应的项目所组成的标准化量表,通过给个体每一反应项目的评分,并与经过大量取样而获得的常模加以比较来间接地推定个体的某种能力水平。能力测量有三个特征:定量化、间接性和代表性。

  五、案例题(20分)

小王今年20岁,是某大学哲学系二年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每到期末考试复习临近期间,就紧张焦虑,还伴有睡眠障碍。她说:“我虽然学的是哲学专业,但是却还要学高等数学和物理等理科课程。我在中学学习时,理科就是弱项,所以才报了文科,我感到负担沉重,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因数学等三科不及格进行了补考,心情一直不好,无法进行缓解。”

请分析小王的心理问题,并帮助她制定一个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方案。

从上述情况看,小王有考试焦虑症状。要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应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 ,增加应试的自信心和自制力,以从容的姿态走进考场。不要总是用消极的自我暗示来影响自己,如“我肯定考不好”、“要是考砸了怎么办”。其次,应注意学习的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不打“疲劳战”,当感到压力大时,有必要调整一下学习的节奏,如可听音乐、散散步、参加文体活动等。平时应认真听课、及时复习,不要以为有些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课后可以放松,临阵磨枪“过关即可”,这种侥幸心理给许多同学带来了消极影响或伤害。再次,如果过于紧张,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练习,将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放松。最后,做好考前和考试准备。例如,全面复习所学内容,不指望他人猜题或押题或考试前一分钟的复习,计划好在考试中所用的时间,遇到难题可以先避开,当别人交卷时要稳住自己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