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感

栏目: 中小学教育 / 发布于: / 人气:1.61W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感

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感1

早晨八点半我打开电视,观看了法治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片中例举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有关灾难发生的事例,那一桩桩灾难,灾难中一幕幕惊险的片段,让我触目惊心、心惊胆战啊!同时,也让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灾难,主要有地震、溺水、交通事故、火灾、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等灾难。避免被这些灾难伤害主要的方法,就是以预防为主,平时多学习灾难逃生知识,这样才能临危不乱,才会提高自身的生存指数。例如汶川地震时,一所小学的校长平时很注重安全教育,经常进行安全逃生演练,所以,在地震发生时,全校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挥下,无一伤亡,全部有秩序的安全撤离。

溺水伤亡是中小学生伤亡比例最大的一项,约占意外伤亡比例的三分之一。大多都是因为孩子们忽视安全隐患,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所造成的。

例:2006年,某小学12名男生和10名女生在河边玩耍,十名男生在下游,而女生在上游,这10名女生过河走到河中间时,不慎被水冲走。最终经全力抢救,2人获救,8人不幸溺水身亡。例二:某小学7名女生来到河边玩耍,6人下水,5人不幸溺水,在河岸上的一名女生紧急呼救,恰巧中学生杨斌经过此处,听到呼救就奋不顾身的跳下河中救人,最终因体力不支未能就出遇难的学生,自己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以上两例惨痛的实例,让我们深感痛心,同时也给了我们极其深刻的教训。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中小学生应做到以下几条:

1、 没有家长陪同下,不要擅自下水游泳。

2、不能去不知危险程度的小河、池塘里游泳。

3、下水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预防因腿抽筋造成的溺水。

4、不要在水中嬉戏打闹,造成呛水、溺水的隐患。

5、在游泳时遇到危险,没有自救和救人能力的未成年人,千万不要下水救人,应及时向成年人求救。

除了溺水以外,近年来交通事故也是危害中小学的一大隐患。预防在交通事故受伤害,中小学生应做到:

1、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法规,要看指示灯,要走人行横道。如果没有人行横道,靠边走或走过街天桥。

2、骑自行车上路时,在慢车道上靠右边行驶。

3、不能违规横穿马路,更不能在马路上奔跑或嬉戏打闹。

片中那让人刻骨铭心的灾难事例中,那惨痛的让人揪心的一幕幕,像重磅一样重重地敲击着我,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要珍惜生命、预防隐患、时刻注意安全。只有真正地重视安全教育,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熟练掌握安全知识,万一在灾难来临时,才能给自己多一线生还的希望。那么,就不会出现片中那惨痛的一幕幕了。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或许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遇上不同形式的灾难。灾难虽然很可怕,但是在灾难面前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对。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自己可以帮助的人求生,才是我们中学生最应该做到的。

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感2

星期一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的《中小学生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看完后,我对安全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避震

家庭避震:地震时,应选择室内坚固的地方躲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地震时保护好头部、颈部、同时应闭上眼睛防止被伤害;地震时不要站在窗边、阳台下;不要跳楼。

学校避震: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迅速躲在自己书桌下,抱头;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躲在外墙边;地震过后由老师有组织疏散到空旷地方去。

二。火灾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发生火势危险时,,当机立断披上湿的被褥或衣物,朝安全出口冲出去。

3.穿过浓烟时,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捂住口鼻。

三:水灾

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去玩耍。

游泳前要做到游泳四不要:

1,没有家长的带领,小孩不能偷偷的去游泳。

2,不能去控制不了水情偏僻的地方游泳。

3,为防止下水后手脚不抽筋,下水前应活动好身体。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安全措施情况下,不能参加比赛。

四。交通安全。

行走时的安全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2.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

3.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4.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

5.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6.夜行时,尽量选择穿浅色衣帽和有路灯的地方横穿马路。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我知道了我们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