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语文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栏目: 语文 / 发布于: / 人气:2.02W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学时分配增加,明确高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目的。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法

人类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而在当今这一传统文化缺失的时代,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是值得大家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外工艺美术史”是一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的专门性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为学生系统阐明工艺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其了解古代人们审美意识的演变、技艺水平的提升与造物史的发展,进而使之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完美诠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1]。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能提升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其艺术创新能力。笔者是长期从事“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工作的地方高校教师,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性课程的开设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渗透性,即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扩散至设计专业课程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效果不佳,经了解与调查得知,国内高校在该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普遍存在类似问题。于是,反思后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及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兴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多注重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尤其重视设计软件的学习,认为软件的熟练掌握,可以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其影响及效果立竿见影。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培养与学习,对类似“工艺美术史”的专业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此类课程无用[2]110。“优秀的设计一定以丰富的文化承载为基础,只有设计师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才能产生优秀设计,才能使自己区别于电脑操作员。不能设想没有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设计能够垂范当代、则被后世。”(出自尚刚教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与艺术设计教育》)为此,笔者在“中外工艺美术史”开课之初,就告知学生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比专门类学校学生择业方向与未来前景的差别。使其明确走入高校大门时,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择业观念,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时安排不当。“中外工艺美术史”内容分为“中国工艺美术史”部分和“外国工艺美术史”部分。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史”从原始社会时期到清代,共计10章55节内容。“外国工艺美术史”从原始社会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从美洲到地中海区域,共计16章92节内容。涉及的内容包括青铜工艺、玉石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染织工艺、象牙雕刻工艺等众多工艺美术种类,但仅有32课时的学时安排,时间太过仓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将内容简而话之,学生对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没有充分的时间深入学习。另外,一周2学时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法对课程内容形成连续性思维,对“工艺美术史”内容的整理分析与掌握,更是难上加难。第三,优秀教材稀缺。遍访市场,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种类繁多,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材也很多,而中外工艺美术史教材却十分罕见,优秀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经过笔者长期授课经验和与同行交流讨论,中国工艺美术史可选用尚刚先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一书,外国工艺美术史部分则可选用张夫也先生编写的《外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先生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也是一本内容翔实,条理清晰的优秀教材,但由于该书编写年代较为久远,后期考古资料更新,导致教材中一些观点过时陈旧。而以上提及的教材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写作思路上难免有所不同,这不利于学生整理合理的思路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进而丧失学习兴趣。第四,高校重视不足。经笔者多年观察调研发现,国内大多高校对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人员的安排,普遍存在其他专业教师兼职情况[2]111。兼职教师对该门课程并不精通,这样必然导致“现学现卖”的现象出现,不利于课程内容的传授,人的精力与能力有限,穷尽一生之力也未必精通一门专业,而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不仅包括中国部分,也包括外国部分,地域及时间涵盖范围广泛,工艺美术门类庞杂,涉及相关领域众多,如哲学领域、科技工艺领域、政治经济领域等。术业有专攻,专业教师倾其多年时间与精力研究自己本专业知识领域,而“赶鸭子上架”“临时抱佛脚”为学生传授本不熟悉的课程,使得课程教授能力不足,更让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第五,教学手法欠缺。教学手法是教师授课的基础,如果教学手法不当,教学效果一定不佳。由于授课教师非专业出身,要熟悉一门并不擅长的兼任课程,已让其自顾不暇,更谈何对该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琢磨与思考,缺少时间是必然。因而,大多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手法,单一罗列知识点。以多媒体教学技术配合。同时,导入大量图片及视频等相关资料,但这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更不能改变学生对本课的固有认知。这样就很难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到实践与应用的层面,更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高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习“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仅通过教材了解远远不够,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将内容大纲提前传达给学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照小组分配课程内容与任务,学生带着任务与问题查阅并归纳资料,共同完成课程内容。任务驱动教学下,学生主动投入课程学习中,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3]。经验告诉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的知识,往往更显珍贵并让人记忆深刻。课程内容学习完毕,教师结合教授对象的专业特点,安排设计任务,例如,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完成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设计具有秦汉时期审美特色的宣传海报,使学生加深对秦汉时期工艺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作用下,学生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此外,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之下,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与传统的文化理论课程有了很大差别,而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相近,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前面提出的任务驱动法,在中外工艺美术史教授中,加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翻转课堂即以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培养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但并未引起教育界足够关注。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是教师的课堂,以教师的讲为主,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授课辅助以PPT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但仍未彻底改变教与学的传统模式[4]。翻转课堂则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走上讲台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这样既能提高其必备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课本内容拓展。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了解本门课程内容的机会,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以便教师更好地安排教授任务,一举多得。

(三)课程学时分配增加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可拆分为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和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分为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完成。这样比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共用一学期学习的情况多出一倍的学习时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时间消化与吸收两个不同的工艺美术知识体系。工艺美术史课程内容琐碎,本就容易混淆,分别吸收可避免学生在同一时间段接受信息混乱,丧失学习兴趣。每周学习课时数可增加至4学时,8周完成,这样的课时安排意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形成系统的课程学习,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不连贯性知识链接问题,便于学生掌握。课时及教学周数的集中安排,有别于传统的文化理论课,使学生不再将本门课程理解为无用的传统文化课。将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分为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和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两部分,也解决了“中外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教材缺乏的尴尬。目前,将二者完美融合于一体的教材很少,但单纯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很多,例如,前文提到的尚刚先生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先生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这两本教材内容都具备内容翔实,文字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等优势。

(四)明确高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曾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5]。“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开设并不只是将古人遗留下来的宝贵文物介绍给设计专业学生,更重要的是传统思想与文化影响之下的时代风貌与人文特征的表达,通过对其了解和学习,继承其内涵,把握时代与民族特征,古为今用[6]。教师在教授该门课程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结合聚合式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设计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

三、结语

当代设计人员数量庞大,但设计人才匮乏。因此,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优秀设计师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创新,激励学生自觉发现问题,刺激强烈好奇心,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时加以点评与评价[7]。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本门课程的实践指导意义,挖掘学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1]田自秉.重视近现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J].美术,1988(10):47-48.

[2]朱国芳.《中国工艺美术史》“以学为主”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设计,2016(15):110-111.

[3]廖瑜教学法在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20,122.

[4]韩锐.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6-148.

[5]孟宪伟.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模式改革刍议[J].美与时代(中),2013(1):55-56.刊,2016(3):115.

[6]张夫也.与时俱进和谐发展: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J].中国美术馆,2009(4):55-58.

[7]张宁.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改革与创新:评《外国工艺美术史(修订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6(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