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艺术

关于刘爱珠的寿山石雕刻的艺术鉴赏

栏目: 艺术 / 发布于: / 人气:1.56W

寿山石雕名人多,但能创新并以之成名的艺人却不多,其中的女艺人更是屈指可数,这屈指可数的少数人中就有以薄意人物、牛蛋石雕刻而著称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爱珠。

关于刘爱珠的寿山石雕刻的艺术鉴赏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爱珠不仅创新出了薄意人物雕刻技巧,更是以独特的视角将许多雕刻家畏之如虎的牛蛋石变废为宝,雕刻出一系列现代造型与传统技法融于一体的寿山石雕作品,同时,“文武双全”的她还编写了数部寿山石著作,为寿山石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较大贡献。

刘爱珠,1948年出生于福州著名的花果之乡——建新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她幼时就对艺术有独到的领悟力,1962年考上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开始系统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在校期间她得到了潘主兰、张英等名师的启蒙、指点,打下了扎实的工艺美术理论和国画人物、花鸟、山水画等美术基础。1967年毕业后,时逢文革她被分配进入福州木雕厂从事翻石膏模、工艺品磨光等工作,直到1977年才开始从事自己心仪已久的寿山石雕刻,并师从当时最优秀的“西门派”薄意雕刻大师王雷霆。在师傅精心指导下,刘爱珠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各种薄意雕刻技法,然后又转向浮雕学习,并在“东门派”艺术大师林寿甚的指导下,涉足透雕与圆雕。凭借着学校里打下的坚实美术基础,刘爱珠对花鸟、山水、人物等题材都认真研究,在寿山石雕艺术丰厚的土壤中不断吸收学习前人的雕刻经验。

作为正规美术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并得到“西门派”和“东门派”大师指导的刘爱珠技术全面,圆雕、浮雕、薄意等无所不精,并在融汇两大流派精妙的.基础上,进而“法古开新”,创造出独具韵味与意境的石雕艺术品。针对前辈薄意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题,少涉及人物的情况,擅长人物绘画的刘爱珠一改传统题材,创作出以人物造像为主的薄意作品,让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这种人物薄意雕刻充实了寿山石雕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环节,使寿山石雕作品种类更为完善与全面,开拓了寿山石雕薄意艺术的新局面。除了喜以质地上佳的荔枝萃印章创作薄意人物作品外,刘爱珠还着迷于用质感较粗、质地不通透的牛蛋石创作个性鲜明且富有浓郁文化味的寿山石雕作品,将这种在许多雕刻家眼中不值一看的石种变废为宝,受到收藏界的亲睐。

随着艺术水平的日臻成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工艺造型和现代人审美情趣之间矛盾的刘爱珠,又开始求索如何让传于古法的寿山石雕刻艺术与时代相合拍,她尝试用现代雕塑思维去诠释手中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赋石头以新的生命和灵魂。她把中国画中重意境和重人物表情刻画的处理方式揉进寿山石雕,使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与观赏者产生心灵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她创作的《金陵十二钗》、《四美图》、《四大诗人》等作品,不局限于用面与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还通过人物的动态、神情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中国人物画“写神”的境界,在海内外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