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十篇

栏目: 历史 / 发布于: / 人气:2.23W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十篇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内容: 年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近、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6-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 、 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 、 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 、 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 、 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6、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7、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七、 复习过程

1、 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学业水平考试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近几年的期末考试,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纲的重点,在书中找出知识点;二是按照时间顺序理出知识脉络。三是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表。

2、 专题归类,纵横联系

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世界历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史、资产阶级改革史、文化史等专题;四是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史专题、思想解放史专题等,经济危机专题等。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3、 综合模拟,查缺补漏

训练可以把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考试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因此,必须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点就可以,一来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来便于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帮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二是复习过程中明确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习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4、 回归课本,考前复习

同时,在不同阶段都应注重搞好试卷的讲评工作,精细设计的试卷讲评课,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能力。

总之,初三历史复习应该合理安排,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我相信只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本阶段的复习工作,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3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促进备课组、学生与教师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积极挖掘学生的成功智力因素,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教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为课题,科研引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以点带面,逐步深化。继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在课改进程中,探索历史备课组的特色建设;继续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课程教学服务。做好以下常规工作:

1.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更好地掌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听课节数在数量上保证,在质量上提高。

2.备课组计划的有效订制:针对备课组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学期工作学习的计划。

3.充分利用我校导师及学科教研员的力量,开展各类公开课,历史备课组本学期主要是开展3-4节公开课,保证质量。

4.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去发现、及时总结与反思,逐步培养起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科研意识。

5.备课组活动制度化:本着“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原则,备课组二周一次,时间定在周二下午活动课;活动的要求:四定(定时、定主讲人、定内容、定地点),四统一(教学中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难点和突破方法、统一基本作业和测验)。

6.积极参与历史科组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色,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学科间的密切交流、彼此借鉴、相互渗透。为做好历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出谋划策,积极实践。

7.配合落实好学校教研组的各项考核与检查。

8.同备课组加强听课,取长补短。听课者做好相关评课记录,上课者作反思记录。

9.注重日常教学经验积累,争取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10、教学中,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做好学习习惯培养,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情趣激发的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作业上保证人人上交,及时订正等。初二年级的历史教学要从本学期始就为下学年的历史中考做好准备。

11.继续参与进修校举办的历史教师培训班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4

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总体水平偏低,历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内容,所以学生都不愿意学。

二、教材简介

本学期七、八年级上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阅读性强,图文并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三、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历史笔记本、历史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影视中的历史知识)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措施和目标

(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的: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答题、小组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索历史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听好每一节公开课,做好课后互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七、八年级历史课本上册都是22课(人教版)。其中新课讲授22课时(每册),单元复习4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总复习4课时:

9月份1——4课

10月份4——13课

11月份14——20课

12月中旬结束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以发展规律教育,教会初入中学的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学习动力。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较多。同时由于教材内容比上学期繁多,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较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课堂上体现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全力的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参与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习,提高45分钟的利用效率。

2、在教学过程中,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纵横比较,穿针引线,使整个历史发展情况显得脉络清楚,思路清晰。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4、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 第六学习主题 第1~3课

第2周 第4课,第5课

第3周 第一单元复习检测、第一单元讲评

第4周 第七学习主题 第6~7课

第5周 第8课 第9课

第6周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第二单元讲评

第7周 第八学习主题 第10~12课

第8周 第13课 第14课

第9周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第三单元讲评

第10周 第九学习主题 第15~18课

第11周 第19—21课

第12周 第四单元复习检测、第四单元讲评

第13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6~7学习主题

第14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8~9学习主题

第15周 期末复习

第16周 期末复习

第17周 期末复习

第18z周 期末测试

注:该进度未计算“五一”等假期,进度顺次向后推移。

本学期,我将继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争取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上取得佳绩。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6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为更好的抓好初中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中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由两个班组成,学生总体水平相差不大。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本届初二学生由于上一学年一直由我担任历史课教学,所以初二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好于上一届初二学生,三个班中大部分同学能积极的配合教学工作。但初二年级是学生的逆反心理最强时期,其中有个别特别强,所以本学年这些学生将会是教学的重点。

本届初三由三个班组成,一二班基本由上一届初二学生组成,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本届初三基础相当薄弱。三班插班生较多,课堂纪律较为不良。所以本届初三较上一届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至初三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华师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四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4课。

《中国历史》初中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至改革开放时期,讲述了从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巩固时期,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十年的文革时期级及改革开放时期这五大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七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两极化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包括五个单元共25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3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价值观。

二、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下册总共有23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本学期完成《中国历史》第三册共23课的教学教育内容。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总课时32课,每节课授1课的内容,授完一单元复习、练习或测验一节。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五个单元,叙述世界历史,共25课,每课教学1课时。期中考试复习占用两课时,期末考试占用四个课时。

四、具体措施1.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2.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近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3.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转载于::初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7

时光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和初二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的要求,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属于中国历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时间较久远,特别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时间有关的内容比较难一些,需要分析的较少,重点内容是在奴隶社会的基本发展及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还有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后半部分主要讲到封建社会的诞生、发展,统一国家的产生、发展,创造的中国古代史上的灿烂文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纵向为近代史,主要内容体现了近代的屈辱史,中国由封建社会没落到开始社会转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打破传统思想,摧毁旧的社会体系,这些内容贯穿本书的始终;主要内容是: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内战烽火,近代的社会变化和成就。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情况,现在还不是很细致的了解,从目前的初步了解及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纪律尚可,态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共87名学生里,优生较少,大约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体,大约在50人左右,后进生约20多人,而且学习习惯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学习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级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了,106名学生,优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后进生20人左右,在优生里,学习主动性强,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更多的指导;中等生里,大部分都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在课堂上还不能进行完整的听学;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就更加困难,不仅基础差,而且态度问题特别难以处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进度

整个学期总共有约19个周,每周2课时,共38节课,若除去节假日,所剩课时约有30节左右,现将七八年级的进度安排如下:

七年级:

1至10周完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到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11至12周复习、段考。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到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8、19周,复习、期末考试、总结。

八年级:

1至10周完成第一课(鸦片战争)到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至12周,复习、段考。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到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8、19周,复习、期末考试、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8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习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

2 第二、三课

3 第四、五课

4 单元复习测验

5 第六、七课

6 第八、九课

7 第十、十一课

8 第十二、十三课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第十四、十五课

12 第十六、十七课

13 单元总结测验

14 第十八、十九课

15 第二十、二十一课

16 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 单元复习测验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9

新的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集体教研”、“学案导学”、“习惯培养”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在继续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促进 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抓好学生习惯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在总结上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制订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一(1)、(2)班,共约90多名学生。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但初一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 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行为习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国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 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钟我展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中国 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通过不同时期文化成就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文学家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脚踏实 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2、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3、具体措施

(1)研究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注意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研讨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认真学习初中历史教法、学法指导意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

(3)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学案。备课做到实用性强,提高课堂效率;组织好每一次单元检测工作;

(4)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我的三分钟我展示”为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述历史、评价历史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生发展,提高合格率;

(5)重视集体的力量,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对学生的培养计划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措施: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优秀品质,

对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生不良行为加以改正;与所有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与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89.88 ,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与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与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与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