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历史

历史讲评:也说“信”

栏目: 历史 / 发布于: / 人气:2.12W

历史讲评:也说“信”

历史讲评:也说“信”

在《论语?颜渊》中有这么一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丹在其《〈论语〉心得》对之的解释是: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她在这里将“信”解释成“信仰”,并认为:这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孔夫子“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翻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的解释是: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

也就是说,如果于丹的这种“解释”能成立的话,那么,孔夫子所说的“民”,对其统治者所提出的各种政治主张、所颁布的各种政令就应该是十分的了解,并且达到了信服和尊崇的程度,以致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但我们却又知道孔夫子曾说过的另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好与于丹的这种“解释”形成矛盾。事实上,在孔子时代,是不可能出现于丹所说的这种极端理想状态的,早于孔子的`管仲不就有《牧民》篇,把“民”等同于与牲口一样的“牧”的对象吗?作为把“克己复礼”视为自己最高追求目标的孔子,怎么可能与统治者唱反调呢?即便是现代社会,于丹的这种解释也不过是理想而已,不然的话,我们就不会经常看到要求政府行政透明的呼声见诸各种媒体了。

其实,在孔子时代是没有“信仰”这个词的,“信”也就不能解释成“信仰”。其时,“信”通常是作两种解释。其一,是名词,作诚信、信用解;其二,是动词,作相信、信服、信赖解。例如,《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的“信”即是“诚信、信用”的意思;又如,与孔子同时代的《道德经》第十七章中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前一“信”就是名词,后一“信”则是动词;再如,孔子之后的商鞅徙木立信,为的也是在打造秦国统治集团信用的同时,使秦国民众也确立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商鞅所求之“信”正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完美翻版。他要求秦民只需知道该干什么,而不能知道为什么要干。所以,当“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时,“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主

所以,笔者认为,“民无信不立”之“信”应作“诚信”解,而且是要求统治者先有“诚信”,从而使令民对之“信服”两层意思,而非于教授所解的“信仰”。

诸君以为然否?

Tags:讲评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