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读后感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2.77W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1

参加读书会已经是第五周了,这周读的书是《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赵周是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邀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他还是拆书帮的创始人,著有《拆出你的沟通力》,当时掀起了一股拆书的热潮。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很多人都感觉没时间、没精力完整地读一本书,放眼四望,家里书架上摆满了书。可是,我们有多久没有完整的读一本书了,更别说静下心来思考了。还有一些人手里拿着书却看不懂、记不住,甚至看不下去。可是,按照“生存余力理论”,对未来期待高,就需要学习,需要读书。

可是读书为什么这么难呢?

想要高效的读会一本书,就需要一套学习方法。

赵周老师是一名企业自由培训师,他从培训员工中,思考得出经验,写成此书。可是如何从书中获取精华,并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呢?让我们跟着赵周老师一起来学习拆书吧!

1、你不必读完全书,更不必担心记不住,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书价;

2、读任何一本30块钱的致用类图书,完全能达到3万块钱培训的效果;

3、凡是不能联系经验的学习都不配称为成人学习,凡是不能改变行为的学习都是极大的浪费。

书中说:即使你读懂了书中的内容,全记住了,那又怎么样呢?阅读的主体是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主体的阅读不太关心看不懂和记不住的问题,只关心能否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带来行为的改变。

读书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读完某本书,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不需要读完整本书,任何一本书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知识,但其中有相当多是我们不需要学习的;而且读得越多,不见得用的越多,而一本书中,只要你能在工作中用上一点,任何一点,图书给你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书价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读书不在于读,重在思考。无论收获多少,哪怕只有一点,可是只有能够学以致用,很好的应用于生活中,这本书就算没白读,阅读——思考——实践,今后要按这个思路来读书。

同时,我还了解了便签法,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你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它可以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帮助你集中注意力,让你保持兴趣、效果外显化。同时方便事后整理,加快学习进度,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从现在开始,学会思考,同时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以后的读书中去。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2

最早知道“拆书”这个名词,是关注@秋叶的微博、微信之后,从他发布的“拆书”系列文章,我知道了拆书帮的概念。秋叶的文章质量非常高,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看着拆书系列文章,自己也不禁想全面了解一下拆书帮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于是在2013年的时候,买了一本《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完之后感觉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很持久的影响,不只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触动,而且在放下书本之后,一直悄悄的影响着自己。

一、促动了5分钟分享培训的实践

这本书对我的观念的影响最深的是“培训”。说起来可能自己都不太理解,为何一本讲拆书与读书的书,影响最深的却是培训呢?可能是书中的一些理念影响了我,比如培训别人,收获最大的是自己;比如,优秀管理者一定是一名学习促进者;管理者的成就要靠下属的绩效来体现,下属越能干,管理者越轻松等等。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自己在考虑如何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我能不能借鉴拆书帮的方式来培训下属呢?一开始自己想严格的按照拆书帮的步骤与流程来开展,后来想不行,僵化的'照搬效果不一定会好,经过一层层的简化并与实际情况结合后,自己开展了部门内部的5分钟分享活动。

5分钟分享活动非常简单,要求分享者在5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最能在本部门的环境里应用的技能、工具或观念等,要求必须要有PPT课件,目前已经分享了 次,内容有番茄工作法、切割工作的技巧等,结果非常最欢迎。因为这些内容要求必须是干货,是最能在自己部门内应用的,参与者与培训内容的关联度高、乐于接受,而且还在分享结束之后将课件分发给大家,可以自己消化与练习;还有,分享占用的时间非常短,基本不会影响大家的其他工作。现在有的单位一说培训就要求大家下班之后延迟2个小时下班,这样会让员工一听到培训就有接触心理。5分钟分享这种活动开展起来就特别方便与简单,而且做到了将培训与工作融合在一起。这真的是自己在看完拆书帮之后的具体实践之一。

二、促动产生了“T字行动读书法”

通过看《这样读书就够了》,自己对于读书与学习有了一次反思。一直以来,自己读书不少但是效果欠理想,看完本书之后,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成人学习注重的是应用为王,只有将书中的知识用起来,才真正是自己的知识与本领。除了上面的部门培训之外,自己改良了自己的读书学习方法,将《这样读书就够了》中的RIA便签读法改成了符合自己习惯的“T字行动读书法”。

简单的讲,T字行动读书法,就是用一本普通的纸质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上阅读的书名之后,在页面的右边三分之一的位置画一条竖线,就可以进行阅读笔记了。页面左边三分之二的页面只记录对自己有用的观点,而不必非要是成体系的,只要是感觉有用就记下来,一本书可以记十来条,或好几页,而右边的三分之一栏里记行动,随时将看书时想到的下一步如何行动与应用的想法记下来。一本书做完笔记之后,我会将行动的条目单独的放入自己的时间管理软件中,排入日程安排,做完一项勾掉一项。还有,我会将这几页读书笔记撕下来,分类别放入自己的透明的文件夹中,这样,就将厚书读薄了,一本书被自己消化成只有几页纸了,一年下来,只需将透明文件夹中的这些纸片再重温一下,所有观点收入其中,快哉!这是T字行动读书法的基本版应用。

当然,我目前用的是专业版用法。看完书之后,我会根据左边读书笔记的记录写一篇读后感,梳理与消化成具体的文章,发布到自己的博客与微博上。这篇文章本身的用处好多,是培训的素材,是自己学习成果的记录与积累,也是自己练习演讲的讲稿。当然,有时候读后感可以发给原书的作者,还具有社交的功能。总之,读书的成效放大了好多。

三、促动运用探究式提问的沟通技巧

目前,在单位里与领导或下属沟通时,自己已经习惯于通过探究式的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而且这种方式的效果非常好。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书中给了一些很好的案例。无论是与上级沟通还是与下级沟通,这种探究式的提问方式通过一种友好的、协商的语气来交流,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自己会进退自如。

对上,提出建议时——“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做?他的好处有两点,不知是不是领导想要的效果?”如果通过的话,一切OK。如果领导非常不认同,我们可以跟上一句“领导说的对,这一句我们想的不全面,我是来问问”这样自己也不会难堪。

对下,布置工作时——“这项工作你是怎么看的,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下一步想分几步做?,好的,按你说的,本周四上午之前将初稿发我,你看可以吗?”

诸如此此类的方式,同事们都觉得这样更容易接受了,自己的目的也都能达到,工作起来轻松了许多。

最后,就是书中一些拆书的片段也让自己收获很大。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3

昨天晚上快速将《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描了一遍,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放置了半年,期间也去别的公司做过拆书活动,但就是提不起看这本书的欲望,甚至一度很排斥这样的速读方法。

我一直很文艺地觉得看书应该作为一种享受和一种对灵魂的洗礼,安静地看,安静地享受,安静地在内心和自我对话,看到精彩之处产生共鸣,或脑洞打开、或有所启示或快速记下来等等,看书本来就是一趟心灵之旅,为何要走那么些捷径?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才发现,这本书中所述观点的针对性,拆书这种速食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大家没那么多时间看书,也没那么多钱参加培训,想通过精读书中的精彩片段来达到培训的目的,即自我驱动+自我行动,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里面介绍的方法的确很不错,针对目的性比较强的成年人尤其有效,直奔目标迅速达成。其实想想,像这种利益驱动的书籍,如管理类如技能类如知识类,并不能说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用,有用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迅速找出有用的这一部分,再用拆书帮的技能,应该真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针对那些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书籍,个人觉得拆书帮的方法可能并不太实用,我们经常说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自身的内涵,更有不少励志贴说读书可以改变气质,那么这样一来,书籍就得细细地读,甚至读到灵魂深处,比如众女性同胞喜欢的张爱玲等作家的书,你需要慢慢品尝,慢慢解读,读着读着就品味到了与自己对话,读着读着就会落泪,就会感动,就对产生一些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这类书籍可能不太适合用拆书帮的方法了。

拆书帮的确现在很热门,但建议大家有针对性的拆,千万不要因为有了拆书这个活动而成为速读主义者,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方法,读书更多的是心灵的洗涤和自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