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读后感

《为爱朗读》读后感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1.57W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爱朗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爱朗读》读后感

《为爱朗读》读后感1

看过电影《朗读者》,影片中汉娜是一个文盲,凯特在电影中咬着嘴唇听伯格的阅读失声痛哭的场景令我最为印象为深刻面——阅读有时候有一种魔力,而在你一个人阅读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将这样的魔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我们在熟悉不过,那个美丽的女孩,用讲故事的方式挽救了其他少女的生命也救赎了那个残忍的国王。

爱丽丝·奥兹玛是一个单亲女孩,当她成年之后,她将年少时候自己和父亲一起阅读的故事写成了书,这就是这本《为爱朗读》。小说没有很煽情的情节,叙述不愠不火没有太多的情感冲突,既没有大时代背景之下女性的无奈和尊严也没有性命攸关的牵制,但是,字里行间是浓浓的亲情。

当奥兹玛还是一个九岁的孩童的时候,她就和父亲有约——他们管它叫做“连胜”,就像最亲密的人共同守护一个只有彼此知晓的秘密一样,父女二人约定了100天的阅读计划。当100天的计划完成的时候,并不富裕的父亲带着女儿在外面吃了一顿早餐以示庆贺。不管有没有人支持和理解他们,父女二人惺惺相惜,也就是在那天,他们又约定了一个更久的阅读计划1000天的阅读。

爱书之人往往有一个褒贬因人而异的称呼——书呆子或者书痴。在不爱阅读的人眼里,读书无用,既不能当吃也不能当喝,阅读无法规避生活中的磨难,在困难面前它显得无所适从,而阅读这种行为,也占据了一个人大量的时间。所以,不阅读的人总是嘲笑阅读者,但是阅读者却也在“痴”和“呆”中怡然自乐。毛姆在他的小说《刀锋》中所塑造的拉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得其乐的阅读者,对于阅读者而言,阅读给予内心的充实感就是最大的益处。很显然,奥兹玛和她的父亲就属于此类人,他们阅读,彼此理解和支持。阅读是乐趣是秘密是承诺,更是,他们父女二人维系感情增进情谊的方式。

作为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女孩,奥兹玛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伤痕,在阅读中她成长,而在父亲陪伴她阅读的.过程中,也是浓浓的爱在陪伴着她,所以,她有着更多的理解的胸怀。对于父母之间的感情破裂,她给予了一个孩子最大的理解。我在揣测,或许,奥兹玛的母亲并非是“阅读族类”,精神世界的交流有时候就是这么的霸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怕是母亲不懂父亲的精神境界,更加无法忍受父亲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的平庸。终于有一天,那个爱美害怕寂寞的母亲走了,留下的,幸好是两个爱好阅读的人,爱好阅读的人都有那么点孤僻,他们能在阅读中找到满足,也更容易理解阅读着的孤独的人。

连胜计划的最终,是女儿长大离开父亲,而他们都恋恋不舍曾经和对方一起阅读的日子。在一起阅读的日日夜夜里,他们靠着巨大的毅力坚持阅读也坚持和对方交流感情。当那些日子远去的时候,除了阅读的快乐,父女二人更为感激的是,有对方陪伴相依的日子。

记得曾经有位比我年长事业有成的女性对我说过,爱阅读的孩子是学不坏的,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就去做什么样。一起阅读是最好的方式,不但孩子在汲取营养,你也在成长。我深信之,想一想,等自己长大,那和父母一起在灯下阅读的日子是多么难能珍贵,而当自己垂垂老矣,想到和自己的孩子曾经共同分享一个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快乐和知足。

《为爱朗读》读后感2

家庭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却又最复杂不过,它既可以是温馨的港湾,又能成为矛盾的始源,以至于谈到“原生家庭”一词,不少人都五味杂陈。天地间最由不得自己的事,恐怕要算上无法选择父母这一项,即便它可能并非达最高级,尽管未来如何,仍取决于自己的一举一动。出生富贵之家,衣食无忧,却也并非注定从此一帆风顺,出生贫寒之家,经济困窘,但倘若家人携手并肩相互照料,也能自得其乐。

美国作家爱丽丝·奥兹玛——名字取自她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为爱朗读》,为读者走进她的小家,大开方便之门。尽管并非出身显贵,也不是文学世家,但在奥兹玛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詹姆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馆员,而非她缺席的母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用自己的声音,营造了一个由精灵、巫师、奇境、魔法等种种不可思议的事物组成的世界,沟通起虚构与现实,直至奥兹玛年满十八,考入大学,外出离家。

从最初的朗读100天的约定,增加到1000天,直至最后总共坚持了3218天,期间甚至没有一天中断过,这样的毅力背后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坚持这般是为了什么?父女之爱,自然如此,但偶尔中断便意味着父女之爱的消解?显然不是。也许,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最初的坚持是为了坚持本身,是父女之间的约定。达成以后或多或少成了习惯,就像其他的普通习惯,比如睡前的晚安故事,轻易不会改变,因此朗读的行为产生的意义,在于坚持,也在于朗读之外的陪伴,彼此在场,互相凝视,可能就是最大的心安。

作者叙述的内容,往往都是希冀读者看到的内容。《为爱朗读》中,尽管轻描淡写,但敏锐的读者还是能捕捉到奥兹玛的家庭曾破碎过。母亲的出走,对于依赖她的.女儿来说,自然是一件大事。不过,奥兹玛并没有将这一段家庭变故写得哭天抢地。母亲的离去,母亲的偶尔在场,都极为寻常,倒是父母亲之间的相敬如宾、和平离婚,使她窥见了成人生活的一角,而她,也将很快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经历过的一切,最终都会帮助或指引我们走向未来。

破碎的家庭便会导致残缺的人格?奥兹玛用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力地驳斥了这一社会偏见。比起外界武断贴上的种种标签,个体内心的道德判断与自由选择,才是建立自我的主要方式。生活远非完美,但努力的人,总在设法过得问心无愧,奥兹玛的父亲试着在工作以外扮演好单身父亲这一角色,摸索呵护女儿那爱幻想的个性,给她带来喜乐,竭力维持小家庭的完整,而奥兹玛的健康成长,毋宁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尽管朗读已随着奥兹玛长大成人告一段落,但父亲的声音以及他可贵的坚持,将会永远陪伴着奥兹玛。

《为爱朗读》给读者的启示,或许并非教导读者以朗读拉近父女、父子关系,而是强调陪伴的价值、平等的可贵。在朗读的过程中,父亲不再是高高在上、发布命令的一家之主,女儿也非必须乖巧、懂得服从的后代,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近乎平等的关系尽管父亲的朗读也包含选择与过滤机制,这种关系,还可以由其他活动也可以说成是游戏催生,但往往需要的是两代人的协作与包容。

《为爱朗读》读后感3

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爱与陪伴。——题记

还记得刚识字的时候吗?父母总会在睡前给你读一个故事,或是引人遐想的嫦娥奔月,或是饶有趣味的猴子捞月,再或者美伦美伦的海的女儿……这些故事成为了你最初认识世界的样子。爸妈的声音很轻、很甜,听完后,你总能憨憨睡倒在他们的怀里。

这些故事,那些朗读,是他们最早给你的礼物。就像《为爱朗读》中那个小女孩,书中的她和父亲从奇幻的丛林冒险,朗读到经典的传奇诗歌;从神奇的魔法世界,朗读到名人的不朽诗篇……3000多夜,他们与书为伴,伴书成长,好让人歆羡;同龄的孩子打打闹闹间,父亲的用心朗读为了她打开了一扇门:门内是炫丽缤纷的世界。

阅读带来的世界是多彩美好的。《绿野仙踪》中,勇敢的桃乐茜、自卑的大狮子、无脑的稻草人,父亲会扮演他们的角色朗读;有时机敏过人、有时畏畏缩缩,但他们都不曾放弃,勇往直前。就如他们最先坚持100天阅读,是对自己的一次次挑战。《夏洛的网》让她印象深刻,小蜘蛛用网构图出不同的字母,看到它她感到书写的美好和快乐。原来那微不足道的蜘蛛网中,也会别有洞天。《哈利波特》系列的描述最为神奇,挥挥魔杖,便能瞬间闪现。中世纪的魔法精灵,闭上眼就能浮现在眼前……她认识的世界是多彩的,她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阅读,多彩而美好。

因为阅读,认识了世界。阅读的年轮,是认识的圆。

为爱阅读

三千多日,转瞬十年。无论她和父亲到哪里,去哪里;他们总记得约定。有时是在临睡的床边,有时是在温暖的炉旁,有时是在严肃的书馆……她总能沉醉在阅读的快乐中间。父亲的不断阅读,让她一点点理解世界。

阅读带来的世界是温暖治愈的'。她喜欢的小鱼意外离去,没有隐瞒,父亲选择告诉她真相。他们一起和它进行最后的告别。父亲给了写了故事,读给她。没有哭诉、没有埋怨,她学着去接受,学着阅读治愈自己。后来,妈妈离开他们生活。她和父亲相互鼓励。他们把一部分信心寄托在书中,那些平凡但动人的故事同他们一起度过那孤独的难关。她的姐姐独立而有想法,经常交换到不同的国家学习;心中万般不舍,但她含泪告别。她理解了世界的别离,她接受了世界的离别。阅读,治愈而温暖。

因为阅读,理解了世界。阅读的年轮,是理解的圆。

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阅读,就像一圈圈年轮,一年又一年。那些读过的,那些未读的,在时光的印记上深深浅浅。而,圈圈年轮后,是爱的圆。父亲并不富有,他倾尽所有的爱来陪伴。他用书,为她筑造出最美的童年乐园;他用读,为她打造出牢固的心灵港湾。她穿过旧衣服,住过冷屋子,物质的贫寒后,她心中仍爱意满满。她上了理想大学,学了适合专业,遇到美满恋人。阅读的爱,爱的阅读。让她的心一直保存温暖。

爱,像一圈圈年轮,一年复一年。它愈来愈深,它岁月留痕。它随着阅读,一点点变成习惯;阅读伴着它,一点点成为信念。它是最暖的礼物,随着阅读,进入孩子心间;它是最好的礼物,阅读带它,温暖孩子心尖。温暖的心,爱意满满,阅读的年轮,沟壑中,是爱的圆。爱,是多一点的陪伴;爱,是多一分的温暖。

她还记得小时候父亲读给她的故事。长大的小女孩,写下了属于她的故事——《为爱朗读》,朗读的年轮,爱的圆。

《为爱朗读》读后感4

同为对书的痴迷,我却没有布罗齐纳先生对于阅读的执着,我也没有像爱丽丝那样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同为对阅读的热爱,我至今却不敢对和孩子的阅读做任何承诺,也很少去发动我周围的人去共同读书享受乐趣。或许这就是这本《为爱朗读》给我吸引的最大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于书或者阅读留存自己独特的感觉。我也不例外,因为喜欢读书,所以我的成长中伴有很多阅读方面的趣事:比如说小时候为了能免费看到连环画,我会“帮”家里出租连环画的同桌做作业,做为回报,他每天都能给我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连环画。再大一点时候,为了能读到课外书,我经常会跑到学校边上的阿婆家,整天整天地“赖”在那里,有时入迷得都忘了回家。从高中到大学,图书馆成为了我看课外书的最大去处;参加工作以后,自己便开始自己买书读书,家里也成了一个小书库。我的周边也有很多爱读书的人,初中同学远润酷爱武侠小说,因为躲在被窝里看小说,眼镜度数高达5、600度;大学同学小芳喜欢言情小说,参加工作成家以后也没有改变这个好习惯;人以群分,我在很多场合遇见了更多和我一样喜欢阅读的人……因为对阅读的喜欢,所以对这本《为爱朗读》也就有了偏爱,因为书中的爸爸和女儿也是同样对阅读的热爱和坚持,他们对于阅读热爱的程度和坚持的韧性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

在一个父母亲感情并不和睦的家庭里,书成了这个家庭最具有温情的纽带。父亲出于对女儿的爱,和女儿共同制定了“连胜”计划,从她上三年级开始,每天坚持为她朗读经典书籍,即使遇到生病、外出等挑战也能一一克服,一共坚持了3218天,直到她上大学的第一天,因为无法再继续坚持才结束。近10年的时间他们阅读了上百本经典和故事,也在他们的人生中为朗读做了最精彩的注解。父亲用朗读驱散了离异的孤独,也为自己的兴趣浓重地描上自己的意志;女儿通过父亲的朗读获得了成长的力量,洞悉了人生的奥妙。

这本《为爱朗读》就是3218天“连胜”计划中的26个片段,外加4个计划外补充,也是女儿爱丽丝奥兹玛对于她对“连胜”计划的重点回顾,以及她对阅读人生的一种感悟。在每一个故事和感悟之中,我们都能发现父女俩对于书的情有独钟,也能发现朗读(或者是阅读)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阅读人生,就是通过阅读品味人生,也在人生中因为阅读增进对人生的理解。 先贤教育我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我们能获得更多生活以外的财富。在教育孩子方面,给孩子读书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即使是这样,人类社会面临着阅读、朗读逐渐淡出生活的尴尬:除了快节奏的工作、高压力的生活让人们更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的同时;报纸、网页、视频、电子书等信息大爆炸让人们更难以作出选择,纸质书籍逐渐退出,阅读(更不用说朗读了)成了一种奢侈。 读书会过期么?朗读会被淡忘么?

诚如这本《为爱朗读》书中作者的呼吁一样: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兴趣和热爱不会过期,对孩子的感情不会过期,父母们还可以用心无旁骛的朗读陪伴孩子的成长,为他们神圣的爱做一份庄重的承诺。

Tags:读后感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