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读后感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汇总八篇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7.35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汇总八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十一岁的小詹姆斯和爸爸在岛上钓鱼,他想钓翻车鱼,没想到钓的是大鲈鱼,这条鱼足有10公斤,詹姆斯非常想带回家,但是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就教诲詹姆斯不管干什么事都要遵守规则,詹姆斯听了爸爸的教诲,把鲈鱼放到了水里,这一件事对詹姆斯影响了一生。“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非常大的诱惑的时候。”

读完了这篇课文后,它对我的启发就是: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遵守规则。可是,生活实际却有人不遵守规则,比如:那里写着“不准喂动物食品!”有的人偏偏要喂;那里写着“要爱护小草!”有的人偏偏要踩小草;那里写着“不准乱扔垃圾!”可有的人偏偏要把垃圾扔到地上;那里写着“请按顺序排队!”有的人偏偏要插队抢座。你们看看,这些就是那不好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学詹姆斯的爸爸那样遵守规则,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据说是世界畅销书,是西点名校的教材。最近由于公司搞活动,有幸能够详细阅读这本书。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如果把本书中所谓的《没有任何借口行动手册》死搬硬套当作做人的信条,在目前中国的现实中,不太现实,有可能屡屡碰壁。但是把它当作一个企业文化发展的信条,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其实就我本人的理解,这本书最主要的强调没有任何借口,并不是强调盲目服从,其实强调的就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往往会感到制度、规定有了,计划、方案也做了,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是许多管理者时时感到困惑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这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一般来说,不管任何一个人,其实都存在一定的执行力。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生存,所以他就必须去执行一切与生存有关的行为。那为什么有的人执行力好,有的人执行力差呢?我从多年的基层管理经验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执行力,必须有良好的态度。

在《没有任何借口》的第六章,主要讲述的就是“态度决定成败”。而在我们广前电力有限公司的临建区,我记得有一扇墙面上的标语也写的是:态度决定成败。关于态度问题,也是我在听过的所有关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读过的管理书籍中所提到最多的。所以我要说,态度才是执行力的关键,只有态度端正了,才不会随便找一个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和无能。如果想做一个成功又成熟的人,那就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不拥有良好的态度。因为我们在读过这本书以后就会明白:即使你找出一万个借口,也改变不了现状。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很自然就找借口的现象。而这些找借口的现象又严重的影响到了管理者对执行的力度。结合我常年的基层管理经验,一般来说,我认为有以下4种现象比较典型:

第一,在事物的初始阶段,我们往往忽略了防微杜渐。每每在发现执行出现偏差的第一时间,我们的态度是不怎么在意。总是认为无伤大局,总是认为以后还有的是时间来更正。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在初级阶段的时候有小偏差,以后偏差就会越来越严重。就象一个锐角的扇形区域,哪怕你只偏差了1度,扇形区域越大,区域面积偏差就会越大。正所谓蚁穴可以溃堤。也许我们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召集会议的时候,这个说我还有点事情没处理完,需要过会来;那个说我还要准备点材料,也要等下来。这样就导致一个本来该4点召开的会议将要推迟到5点或者更后。更可怕的是,我们会根据这一次的经验从而在以后的每一次会议召集时多预留一点时间,因为大家当作习惯了,不准时是正常,准点是不正常,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这还只是会议,试想如果是一个重大的攻坚工作中,你耽误点时间,他贻误点时机,这个攻坚工作还能完成吗?所以说大家对偏差无所谓,这是我们管理者习惯犯的一个毛病。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一切偏差已经形成习惯的时候,我们找出再多的借口也已经为时已晚。

第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得过且过。没有把所有事情都想做到完美的想法,甚至认为追求完美的人都是狂热的理想主义者,其实追求完美是一个良好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往往能助你成功。

如果我们做物业管理服务的人在对客服务的时候总是说“差不多、大概、马马虎虎、还可以”,那么可以断言我们广前管理处在每一次的满意度调查中肯定不会得到优良的评价。追求完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素养。当然世界上所有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和员工去各个地方去参观去学习,去找差距。我们也可以通过创优这样一些设定的限期目标来提升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特别是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员工深切明白,什么是功,什么是过,同时更要明白,找出任何借口,也改变不了功过的现实。

第三,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习惯相互推诿,推卸责任。本来是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却不自己尽力去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有员工来反映,客户那边的某人或者某部门比较难招呼。也会有员工来反映,本公司某个岗位的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人比较难招呼。而有些管理者往往会顺口就说:这个人就是这样,你自己把他搞定就可以啦,或者说:这个人就是这样,你不要理他那么多。这样一来,就等于这个管理者几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是找个“这个人就这样”的借口把自己的责任一把推卸了。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应该会管理,更应该会协调,可以帮助自己的员工与那位难协调的员工或者客户沟通(注意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其直接上级沟通,还可以向自己的部门经理反映,多种做法都是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为什么不尽责来处理问题呢?

态度和热情是战胜负面影响,实现理想的动力。而要解决困难,实现理想,我认为有一个基本的工作态度是值得借鉴的——“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紧张感”。所谓随时要保持紧张感,是紧张不是慌张,是放下不是放弃,是随和不是随便。一个人要紧张,但是不要慌张,一个人要放得下,但是不是放弃,一个人要随和不是随便。想一想乔治-华盛顿吧,在咈吉峡谷他曾经在寒冷的冬夜独自一个人走在士兵熟睡的帐篷外面。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责任和权利建立一个新国家,所以他时刻保持紧张。但是他有因为紧张而慌张吗?没有。他有因为紧张而放弃吗?没有。所以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伟大事业。作为一位管理者,要善于营造紧张感。每天督促自己的下属,你今天必须做什么,我可以帮助你什么,期限是什么时候,达到的要求是什么。紧张感就是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不要以为可以推诿,更不要发呆,员工如果没有紧张感,就会感觉百般无聊,就会心不在焉,甚至表情都是呆滞的。

第四,执行工作标准“能屈能伸”,不能做到不折不扣。总是心存侥幸,或者干脆心底不是很坚持标准。

其实什么东西都有标准,一旦这个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就没有执行力了。比如人过马路,有人行红绿灯,有交通规则,有了标准不去执行,不自律,照样不等绿灯亮就通行,习以为常。这样就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弄的不好把命都搭上。比如保洁,质量标准有了,不执行,表面看过去,光亮,用手一摸,全部是灰尘;特别是我们服务的是发电企业,都有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如果不执行,“电老虎”可是时时都会跑出来咬人的。

我们粤电物业现在也在不断的完善各种标准,有了标准不去执行,那就是无用的。为什么这次要每个员工参与到《没有任何借口》的学习活动中来,就是为了在大家心目中培养一种执行力的概念。而作为管理者,更要先从自己做起,按标准来做,再要求员工做好。

作为管理者对执行力的态度一般就是这四个很明显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首先是对偏差无所谓;第二从来不想追求完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三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也不会尽责做,有推诿的现象;第四对物业管理服务要求的标准不能坚持,对于一些不标准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执行力并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态度,工作效果不够优秀,就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

俗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而《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就是要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所以说《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是本好书,是本值得经常阅读的书,是一本需要活学活用的书!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读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它赞美了伟大母爱。

一位身患的母亲把她那泉水般的爱全部献给了瘫痪的儿子。想到这,我的思念如同决堤一般,脑海里渐渐浮现出远在深圳母亲的音容……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记得那时候,我患了严重的气喘病,三更半夜就咳嗽,妈妈很着急。天天陪伴在我身边。一天,我又咳嗽了,一刻不停的咳嗽。妈妈没有办法,她轻轻地弯下腰,让我爬到背上,她两手搂着我,然后吃力的站起来,那时候是冬天,可是妈妈的额头上挤满了豆大的汗珠。她的脚被冰冷刺骨的石头划破了,流出了鲜红的血流在地上,似乎要让整个大地温暖起来。妈妈却不在意。她仍然背着我艰难的走着,温暖的母爱将我围住了。我不能控制自己,两行晶莹的泪珠从我的眼角落了下来,那时,我不曾理会到母亲给我的爱有多少,我也曾想过妈妈的艰辛。最后,妈妈自己也病倒了。可我却像傻瓜一样一点也不知道。还是我家的保姆告诉我的。我心中一惊,跑回家看妈妈。妈妈的脸色苍白,可她还是微笑望着我,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到妈妈怀里,妈妈先是一愣,随后也含着泪抚摸着我的头……

妈妈,我爱你!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近几日,我看了一篇文章,令我的感触非常深,文章的名字叫:《养花人的梦》。

故事中讲了一位养花人,他非常喜欢月季花,在他的大花园里,有上百个不同品种,成千上万的月季花,这些花儿五光十色,婀娜多姿。这里红艳艳的怒放在枝头,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好似热情的火焰;那里娇滴滴的带着露珠,一会儿抱,一会儿开,如含羞的少女;微风拂过,花枝摇曳,花瓣飞舞,满园的灿烂,赏心悦目。养花人每天细心的照顾这些月季花,为它们浇水施肥,松土除虫,来往的路人都夸赞他的月季花,他很自豪,也感觉生活过的非常充实。

但是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许多别的种类花都来到了他的院子里,有牡丹、玫瑰、水仙、杜鹃、…等等;愁眉泪睫地跟他说话,责备他为什么只种月季而不理会她们,只关注到月季的美却忽略了他们的娇艳。这让他心下茫然,惴惴不安,开始重新梳理和审视自己的喜好。

是啊,虽然他有几百种不同的月季,但他的那几百种月季花与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植物比起来,仅仅只是很不起眼的一小部分。他把全部的喜好都给了月季,就看不到世界上其它花草的美好;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照顾月季,就无暇顾及其它的事物。他的执着专一让人敬佩,但太偏执就显得过犹不及了。

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比如有的人只喜欢吃肉食,坚决不吃蔬菜,久而久之就会因缺少维生素、纤维等人体需要的东西而导致营养不良。再如有的同学只喜欢学数学,而不喜欢学别的科目,即便数学的成绩优异,也会因知识的不全面不丰富而无法让数学学到极致。目前学校提倡和实施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

所以,我觉得人的爱好和思想不能只限于某一类东西,我们在饮食上不要偏食,学习上不要偏科,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某个事物某种境界。执着但不执迷,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健康、学习才能更进步、生活才能更充实。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鼹鼠的月亮河》。故事讲了一只黑色的小鼹鼠米加一心想为尼里发明洗衣机,因为尼里承担家里所有的洗衣任务。她太累了。

鼹鼠米先生一家住在月亮河一带,米先生是月亮河的挖掘专家。米先生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地帮别人挖掘地洞。米先生的背带裤上有好多大大的口袋,那是他叫米太太特意为他准备的。他在大大的口袋里放上小小的工具,比如绳子、刀、电筒等。米太太有时会在大口袋里放一块小面包,因为她怕米先生工作时会饿着。但这引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米先生在挖掘地洞时,他想掏小刀,结果掏出来了面包。

这次,米先生是在帮刺猬先生挖掘过冬的地洞。他从洞里钻出来的时候在想他的太太该生小宝宝了,米先生发现其他的孩子是棕色的,只有一个孩子是黑色的,这只黑色的鼹鼠就是米加。而且他一出生就把家里人折腾了一个星期。一天,月亮河一带搬来了尼先生一家,尼先生最小的女儿叫尼里,她承担了全家的`洗衣任务,一天,尼里在河边洗衣服,她爸爸的一件衣服掉到了河里。米加正在河边看星星,米加看到了尼里爸爸的那件衣服,把它还给了尼里,这样米加就和尼里成了好朋友。一次尼里在洗衣服的时候米加想尼里每天都在洗衣服很累,想发明洗衣机。米加为了发明洗衣机而离开了家乡。最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友谊最重要,还要象米加一样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袭人转过了头,对着宝玉微微一笑,黛玉瞅了宝玉一眼,宝玉也只一笑,那边的宝钗一句话没说,只有些深意的看着,贾母笑的却合不上嘴了。

林妹妹是娇弱的,温和一笑,便足以让宝玉充当护花使者,她多愁善感的轻撇秀眉,含着眼泪将逝去的桃花埋葬。而她从小与女子在一起的宝哥哥,亦是陪着她一起看孤落飘零。

《红楼梦》有两大阵营,一是宝钗,二是黛玉。应该说,宝钗是一个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禁锢的女孩,文中也没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欢宝玉,只是明示了贾府最高权威元春站在了宝钗的一边。没人会在意宝钗的意见,她和宝玉一样。只是封建贵族制的牺牲品。宝玉犯错挨了打,宝钗义正言辞,劝道“你是要改过了罢。”于是她被学者定位封建统治的卫道士。林妹妹哭哭啼啼的红肿了眼,哭道“你是要改了么?”她被定为贾宝玉的红颜知己。贾宝玉最后怎么说?他说:不改!打死也不改!

我们对《红楼梦》进行细读品味,就会发现“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只是一个空泛而美好的愿望。说到底,惟其艰难,主人公的受难,更能凸显宝黛二人爱情的价值感。我们并不能偏激的说谁对谁错。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比名利,比金钱,比青春都要重要一点点,不多,就一点点。袭人可以说是里面最可怜的一个角色,袭人是宝玉的通房丫头,日后宝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林黛玉有时还会笑称袭人是嫂子,可见黛玉对这事也是有看法的。当我看到袭人开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让黛玉搬出去的时候,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软弱,首鼠两端。可她应该得到谅解,因为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怜悯自己。等我们看到了红楼的结局:黛玉的惨剧,宝玉的悲剧,宝钗的闹剧。

故事 就会发现能够受伤也是一种福气,即使是像黛玉那样失恋了,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场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抱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和对宝玉的爱和恨走呢?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种人生归宿可以选择,那么,死于伤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发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林黛玉那种“碧云天,黄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无由的,好的感情总是最接近人类美的本质。女子对此的追求要更偏执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宝黛二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感情是一种如此稀!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今天终于看完了的《蛙》,感觉很平淡,像一个人在唠唠叨叨的讲述自己人生的往事。 一个能得诺贝尔奖的大师写出的作品就像是刚入门的新手似的,毫无欣赏性。

一,故事很平淡,叙述也很平淡,而且主角并不明朗,到底是“姑姑”还是“蝌蚪”?

二,人物性格描写也不突出,甚至自相矛盾。难道这是得“茅盾文学奖”的原因?文中的人物大都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时能出口成章。故事中的人物好像都有精神病。

三,有几处细节未交待清楚,例如“小狮子”为要孩子假装大肚子

四,文中对“蛙”及“婴儿”的描写确实有些“魔幻”,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魔”,是精神病人的眼中世界,由此我怀疑莫言是否受过什么刺激,而“蛙”则是他在不正常的状态下写成的。

五,文中以文学后辈“蝌蚪”对“杉谷义人”所写书信的形式来写作,确实有对“诺贝尔文学奖”献媚之嫌。

总之,这是一本不值得阅读的破书。

后记;只看过莫言的这一部作品,或许评价有偏颇,待看过其更多作品后再对莫言评论吧。但《蛙》确实写得太平淡,包括文字。不能算是一部好作品。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几日前看完了《家》,到现在心情久久还不能平静。看的时候整颗心都在跟着故事中的主角在转,泪也流了,思想也深深的被触动了。故事的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只是没想到悲剧中还残留了一丝光明,一线曙光。也许这点正是巴金老人作品的高明之处,在揭露黑暗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些许希望!

作品中,高老太爷便是封建旧制度的代言。他凭借自己在家族中的权利,包办觉民的婚姻;他囚禁觉慧,抑制新思潮的产生;他设计觉新的生活道路,制造了无数的悲剧。他专制,落后,罪恶,他摧残着无数鲜活的生命,破坏着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软弱是一切落后事物的共性。在觉慧等人的奋斗和努力下,在新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下,封建制度妥协了,落后的封建枷锁终于被打破,新的世界正在时空夹缝中散发着耀眼光芒。

新事物的主人是年轻一代的进步青年,它永远散发着先进的气息。

作品中所描写的觉慧,觉民等人,他们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充满朝气,热情奔放,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对封建制度痛恨不已。他们为了争取自由和青春,不畏艰辛,勇敢地同封建礼教斗争。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登上了驶向上海的航船。新思潮向他们张开了双臂,将他们揽入怀抱。

《家》是一部家庭的历史,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得觉醒和封建势力的没落,昭示着社会发展必然会将旧的腐朽的事物抛弃,而迎向新的进步的事物。

故事的男主人公觉新是一个生性懦弱的人,所以他的人生就是在一家人的帮助和破坏下走向悲剧的。它的婚姻是不幸的,娶了自己不爱的女子作为一生的伴侣,与自己深爱的女子一生都在马不停蹄的错过。可他也是幸运的,她的妻子是那麽的爱他,为他毫无怨言的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乃至自己的生命。当他终于觉悟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关住他的不是两扇门,而是他自己。他在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中痛苦的活着。故事的最后他终于有勇气去帮助三弟觉慧脱离那个毫无亲情和温暖的家,他在最后一刻终于向着远去的客船挥动了自己颤抖的手臂。他没有勇气去反抗那个时代的制度,只能成为制度下的牺牲品。

梅表姐也是懦弱的,她甚至没有对自己的婚姻说一个不,也许在那个年代女子只能那样听天由命,可是她的亲生母亲不应该为了赌一口气就赌上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梅表姐又是可怜的,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她的痛楚,她每天只能在自己狭小世界里悄悄的哭泣。不过梅表姐又是勇敢的,在经历了婚姻家庭所有的变故之后还能坚强的面对生活,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最终她还是承受不了生命之重,只能满怀遗憾的告别这个给她带来一生波折和苦难的人世间。

瑞珏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却没有善终。她是那个大家族争斗利益的牺牲品。她生前是那麽好的一个人,她去世后除了大太太和姑太太竟没有一个长辈去坟前看过她一眼。她的一生就是为了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甚至还有对别人的怜悯和恩赐,可是善良的她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一间破屋,三尺黄土,葬了她所有关于未来的幸福梦想。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在一瞬间破灭了一个人一生的梦想。至少,她也应该是值得吧,觉新说过会一生不在娶妻,可是谁又能见证呢?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他会不会又一次的妥协?即便觉新真的不在娶妻,可是瑞珏在地下也再也不可能得到温暖和幸福了。这是瑞珏的悲哀还是觉新的过错?不,这是那个年代那种封建制度荼毒的恶果!

觉慧是桀骜不驯的,在不懈的努力和抗争下,他终于走出了那个家,那个让他彻彻底底失望的家。他心爱的鸣凤死了,他尊敬的大嫂死了,那个他既爱又恨的爷爷也死了,所以那个家里值得他留恋的东西太少了。他选择了逃离,也是在那个时候最明智的选择。走之前他去看了曾经和鸣凤在一起拥有美好记忆的水池,也是结束鸣凤生命的地方;他去看了把自己养大的后母;他去和自己的哥哥告别,为他做最后的思想开导,劝他和自己离开。可是觉慧没有能把觉新劝走,因为这时留给觉新的是全是责任,抚养儿子的责任,赡养母亲的责任,供弟弟读好书的责任,对整个家的责任,所有的责任在这时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所以他不得不留下,他不能离开!觉慧离开了,也许带给他的会有光明和快乐!至少他勇敢的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给家带来了希望!

鸣凤是勇敢的,她为了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违背自己在心底对觉慧的承诺,勇敢的向死亡迈出了一步,在自己曾经最快乐的地方结束了自己十七岁的年轻生命!在那个年代,能够自己解脱自己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像婉儿,与鸣凤一样的宿命却选择生不如死的屈辱的活着,她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的生活却让她对生命产生了恐惧却没有勇气去选择另一种宿命,不如说死亡。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鸣凤的死是有价值的,她不仅仅保住了自己做人的尊严而且还更加坚定了觉慧离家去闯世界救亡中国的决心!

黄妈也是勇敢的,她在高家呆了五十年后终于决心说出了自己心底真正想说的话,她为瑞珏感到不公,她正真看到了高家衰败的根源。她对觉慧三兄弟的爱不能不感动我们,是那样的朴实无华,是那样的默默无闻,在真正的亲人之间都没有了亲情时,我们看到了爱的火光。只是这样的火光是如此的微小,不能照亮整个家庭!

其实今天想说的还很多,心潮澎湃,有一种情愫在感染着我,有一种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我似乎从《家》里看到了些许希望的曙光。真的很佩服巴金老人,他能用文字和故事把封建制度真实的再现,给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无尽的启迪~~~~~~~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一代,社会发展的重任已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接纳新事物,才能将时代的大船推动。朝阳散播着生命的气息,旧事物已留于昨夜的黑暗当中。让我们张开双臂,去拥抱新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