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校园范本 > 读后感

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范文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2.65W

看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自身修为(四)》,心中对教育的困惑渐少,而对教育的激情剧增。

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范文

李老师从不承认自己是“名师”,是“专家”。的确,那些平实的教育教学花絮由他娓娓道来,似乎也在诉说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边发生的同样的“小事”。所不同的是,我们缺乏对这些“小事”的思考与研究,因而也就缺乏理论的形成与积累。这些理论听来没有高深莫测,但又是不平凡的,他信手拈来,每一句无不透射出思想的精华,使我们不禁对这位儒雅斯文的老师刮目相看。

今天学习的主题是《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李老师从两个方面着重进行了阐述。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老师认为要做到四点:

1、要有儿童般的情感;

2、要有儿童般的兴趣;

3、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4、善于和学生交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我跟孩子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这就需要我们要做有童心的教育工作者。要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要“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否则,很难走近学生的心灵。“一个只在讲台上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的心灵的”,最好的教师,就是在与学生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的人。

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跟孩子们交往的一些照片。照片中的他有着孩子般的顽皮和天真,有着孩子般的活泼和好奇,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完全想不到“他”就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名师和专家。

但同时他又指出,爱孩子绝不是迁就孩子。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和诤友,要对学生给予指导和教诲。

李老师要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形容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就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摘掉这朵花时,千万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太阳的透明露珠。”因此,教育要有人道、人情、人性。

李老师非常沉痛地讲述了他教学生涯中的一件事:一个学习不好的女孩子迟到了(她已经不止一次迟到),李老师满怀气愤地惩罚了她——先是在教室外罚站,怕影响不好又让她站到教室后面。过后女孩提出头晕请假回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一年之后李老师得到消息——女孩去世了。原来女孩从小就患有白血病,母亲为了给孩子拥有一个正常的童年,没有告诉她。女孩的身体不好,因此学习在班里倒数,但是她一直在坚持,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她还在想念着她的同学,渴望着重新回到李老师的课堂。听说这件事,李老师感到非常痛心,也懊悔不已,如果当初给她多一些宽容和关爱,也许她的生命会更温暖、更精彩。

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仅仅是凭印象行事。对于一些所谓的“差生”,有时我们会严厉地惩罚甚至是无情地打击,在由此取得的“成效”面前也会沾沾自喜,而完全忘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差生”之所以差,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正因如此,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如果对他们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同情,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帮助,也许他们的人生历程会是另外一番风景。相反,如果他们就这样被打入“差生之列”而备受冷落,那么他们将永远生活在角落里,他们的人生永远是黯淡无光的。

(二)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

有些时候,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爱心教育的基础上,但爱心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光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做智慧型的教师,教师的`智慧体现在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班级管理、综合实践、教学研究等方方面面。

李老师认为教育爱心有两种导向,一种导向民主,一种导向专制。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一种“假民主”现象,即打着爱心教育的旗号,对学生进行专制教育。我们总是把“老师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甚至对其进行惩罚。

真正的教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李老师提出民主教育具有八个特征:富有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强调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

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教师居高临下,唯我独尊,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和民主的交流。现代教育并不否定教师的尊严,但是更强调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用平等培养平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学生。

教师要真正寓民主于教育之中。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展翅翱翔;给学生一块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展现自我。鼓励他们自我管理、相互竞争和监督。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与学生一道成长的。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共同参与研讨、探讨和发现,共同分享、碰撞和交流。

泰戈尔有诗:“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那么,这里的“水”是什么?用李老师的话来说,是指师生双方。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师生心灵的共振,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欣赏、感染和影响。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用热情去演绎生命的乐章,用执着去催开青春的花朵,用智慧去描绘心灵的诗篇。——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