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节日范本 > 中秋节

中秋的随笔 汇编15篇

栏目: 中秋节 / 发布于: / 人气:8.27K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的随笔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的随笔 汇编15篇

中秋的随笔 1

今天是个举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思念的日子里,我又怎能释怀,又怎能不感伤?还是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别人都说,时间是治疗感情伤痛最好的良药,可在我身上一点儿也不起作用。想你,又成了我今天唯一能做的事;回忆,又成了我最大的敌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的着它一点点的把我所有的伪装和装出来快乐和幸福,全都完全催毁,不留一丝一毫……

一个人,一颗心,寂寞荒凉不是因为是一个人,只是因为是一颗心。我的心很大,能够容下你所有的伤害;我的心很小,只能容下你一个人,你走了就空了,但也就此封闭,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

中秋节,在我看来就是我的感情忌日,人活着,心死了。最大的悲哀

中秋的随笔 2

秋夜降临,窗外的天色,阴沉郁闷,孤身,独坐斗在室里。此刻的心境,很像是受天气的引诱,更加郁闷,忧心忡忡……

屋角的苹果、葡萄、蜜猴桃,还有包装精美的中秋月饼,传递着中秩节日的信息,同时也释放着诱人的香气。然而,此刻的我却无欲、无味……望着窗外阴郁的天色,再看昏暗的路灯下,稀疏的路人,想必都在和亲人们团聚着吧?再回读自己若大的一个华屋,只有自身弄出的响动,并无节日的欢悦。

一个人的中秋,孤寂和凄然像两种钻入脑海的毛毛虫,在横行四掳、折腾着我。倘若在纷繁浮躁的平常日子里,每个人,都有渴望独处、清静的欲求,这只是在平素,烦躁不安的时候。可在这月圆亲聚的时节,全世界的华夏子孙,都在假日里奔走投亲、团聚赏月。唯有我郁闷、烦躁,孤独噬心。此刻,成器的儿子,在地球的另一端,还生活在异国的八月十四日。妻子也在,儿媳工作的京城,侍奉着嗷嗷待哺的娇孙。独剩我固守陈仓家中。浆洗洒扫、煮饭刷锅皆须亲历亲手。

父母二十年前已去适遥远的天国相聚,可是,今夜的阴沉,就连中秋的月亮,也躲藏在乌云的背后。唐朝的诗圣李白,举杯有月影做伴,而今的我,只好和电视里的影子为伍了……

过往的经年,国人的传统是,父母在哪里,家和根就在那里。每每逢节遇事,任凭奔途曲折都会亡命般地归家,就为一声温馨的问候和会心的笑脸。乡愁在一封封书信中传递,温暖在一方方包裹中表达……浓浓的中国国人之情意,升手可触,放眼可视。

二十一世纪,时代的飞速变迁,地球的两个端点,一日可及。海陆空的交通工具,把人类载入了时速隧道。国人,几千年传承的,家的观念,遭遇到前无借鉴的冲击。发达的通讯和视频系通,在有互联网加,让古老的鸿雁传情、驿马送音下岗了。带给世人的方便,是尘世更为纷繁、人情却愈加疏远。让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可是,电话和视频传输的只是遥不可及的音讯,缺憾了当面的人味和耳濡目染的温暖。便洁的交通工具,虽然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同时,却在无形之中,拉长了人与人之间,心灵勾通的距离。

人,本来,就是有情有欲,有个性行为的动物。千百年来,无论是亲情、友情和人爱之情,都是靠相识相敬、相栖相行,相互感触来传情达意的。久别和远居,自然就成了情变的祸首和根源。正因为如此,五千年华夏大地的豪杰、先圣,途经遥远悠长岁月的洗历,留于后世的,四事八节、年头关尾,当均以团结亲情、维系仁爱、稳定人心为终极目的才设立的吧。

当今中国,畅导的复兴之梦,绝不能等同于复辟旧梦。不忘初心,是对中华文化初衷的全释。记不清“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哪个伟人的名言……

时夜,已到子时。古陈仓的苍穹,今夜,无中秋之月!

中秋的随笔 3

中秋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起过中秋节。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特别是吃着月饼看着月亮真是一种享受啊!

我们吃过晚饭,爷爷打开月饼盒。啊!这可是我最爱吃的西式月饼。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好吃,好吃。”叔叔本来很绅士地拿着刀叉吃,可也顶不住我吃相的诱惑,于是也把刀叉扔在一边。比我吃得还快。小姑说:“我们这里真是饭桶云集啊!”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吃完月饼后,我提出作诗大赛,谁作的好算谁赢。参赛的有奶奶、叔叔和我。奶奶说:“中秋团团圆圆,大家平平安安。”叔叔说:“过中秋真高兴,大家一起吃月饼。”我说:“我要作一首完整的诗。”大家连声说:“好,有请张诗人。”我脱口而出:

中秋

中秋月亮挂天空,

异人匆匆回家中。

高高兴兴吃月饼,

团团圆圆情谊浓。

我刚刚说完,大家就热烈地鼓掌,一致都说我作的诗好。我沾沾自喜,哈哈,这个小诗人的称号我也非浪得虚名啊!不过这事情千万别传出去,因为爸爸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人要低调。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我还得到了小诗人的称号,真是让人难忘啊!

中秋的随笔 4

从古至今,关于月亮的故事和诗词有许许多多,例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和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

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与诗词古句塑造出了现在的中秋节,而我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名为“中秋佳节的诗”。

“十五月儿圆,月饼香又甜。家人共团聚,欢声千里传。”这首诗是我写的一首抒发了感慨中秋的美好与甜蜜,同时也惋惜,有人在外面,因为有各种原因而与家人不能团聚的场面。伴随着圆圆的月亮与月饼的美味,还有一家人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场面,作出此诗。

时间转眼即逝,长假过去啦!我们开学了,在一周的班会上,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这首诗,同时我的想法、解说、以及李老师的补充,仿佛这么一首平庸至极的诗,却升级成了一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古诗。同时也听到了,见识到了其他同学的有感而发,我相信大家都是拥有着一颗美丽的心,要知道,如果不是这样,是做不出来任何好文章的。

我想说:“我愿随明月在云中漫步,听它讲浪漫的传说;我愿在温馨的屋中欢度,感受它浓郁的'节日气氛。”感受着月亮的静,月光的美,我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一天的尾声,只愿人能团圆,幸福安康。

中秋的随笔 5

中秋佳节的一大早将睡眼惺忪的我从温暖的棉被中挖起来,全家整装出发,前往老家祭拜祖先。

一到老家,发觉奶奶、大伯和二伯早已到达,而且供桌上已经摆满拜拜的佳肴,有蒸鱼、烫青菜、海参汤……等等,让我看得垂言三尺,食指大动,恨不得马上饱餐一顿。

傍晚时分,阵阵烤肉香弥漫在空气中,好香哦!好想吃哦!后来,奶奶说:“我们也来烤肉吧!”我兴奋的搭起烤肉架,放木炭,一切准备就绪,准备要烤肉了,但火却一直燃不起来,大家都弄得灰头土脸的,本想放弃的时候,却被我发现了火种,打火机一点,终于烧的火势熊熊,当二伯放上猪肉片,淋上烤肉酱,不一会儿就散发出阵阵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起来直接送入口中,哇!好吃的滋味真是墨笔难以形容,其它还有海鲜、牛肉、羊肉、皎白笋……等等,食材各式各样非常丰富,大家就这样一边烤肉一边聊天,还一边唱歌呢!在喝上几杯饮料,真是一个热闹又好玩的中秋节。

中秋节不只是一个假日,也是阖家团聚、互相谈心及联络感情的好日子。

中秋的随笔 6

首先,是在建国六十三周年喜庆的气氛之后来临的,天地同庆。

其次,本次中秋节的月亮是虽然很小,但是很高,让赏月的人,仰起头来看,就让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圆如镜,在月光下,我们也许正在庭院中观赏者皎洁的月亮;也许正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大圆桌上吃团圆饭;也许你正在电视机前,与家人吃着月饼,但这一切现代人的方式,与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着天空,时不时感叹几句。古人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给予了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月亮、让广寒宫更加生机勃勃。花好月圆,其中有一个“月”字,它不仅代表着月亮,还代表着大家最喜欢吃的月饼。月饼古人要做成莲花状,而且还必须得吃时令水果,比如西瓜、苹果、李子……而且西瓜还得切成莲花状。说明,古人对月亮也是寄托着一种团团圆圆,对月亮的倾诉……

中秋节还代表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从别的说起,就从中秋节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说起吧!中国有句古话“无酒不成筵席”。以前小时候,我清楚地记得,老爸在除了重大节日上,买的都是二锅头白酒,现在各种各样的国宴酒也纷纷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国三十年欣欣向荣的发展,让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种佳节上,也能过得非常的舒适。

不仅是中国人在自己的中秋佳节上吃上月饼,连外国友人也纷纷效仿中国的月饼。现在的月饼价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几百元不等。原来,老外也喜欢吃月饼。头上广寒宫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们正在桂花盛开的中秋里,吃着月饼。但是,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亲人应是同欢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中秋的随笔 7

又是一年中秋节,晚上,一轮圆月高高地悬在半空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说有笑。

去年,也是这样的金秋时节,外公外婆不远千里地来到我们家。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他们几乎包下了所有的活儿。洗衣、做饭、炒菜……他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五点多就起床去买菜、散步。看着他们每天都郁郁寡欢,其实我深知,两个身在异乡的老人,哪一天都过得不安心。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在这里没有一个朋友;去买菜时,还要担心被骗。望着天上越来越圆的月亮,他们多么想回家乡,回到那熟悉的小镇上啊!最终,爸爸妈妈拗不过他们的请求,送他们上了回乡的火车。离别之际,妈妈和外婆相拥而泣。我知道,这是一个远嫁的女儿父母亲的不舍之情,外婆那浑浊的双眼中也藏尽了无奈。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月亮是圆的,亲人们也会聚在一起。望着天上滚圆的月亮,我不仅想起了远在异乡的外公外婆,他们是否也和邻家的老人们在一起赏月呢?

今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卧床不起的消息传到了妈妈耳中,爸爸便带着我们开车千里回到了外婆家。当我们一窝蜂地冲向那破旧的小屋里,外婆挣扎着起床,眼中的泪花泛着欣喜。“来,我给你们煮了鸭汤!”外公端出了一盘汤。小小的一碗汤里,不知藏了多少老人对儿女归家的喜悦。

“你傻想什么呢?”妈妈的声音把我拽回了现实中。我回过神来,吃了一口月饼,对着天上的月亮默问,外公外婆,你们还好吗?月亮温柔地眨眨眼,就好像外婆关爱的眼睛。

中秋的随笔 8

今天八月十五,和去年一样,也在学校过呢!学校人很多,也不能算冷清,相反,很热闹,但是那样的热闹却与我半点没有联系,那是别人的热闹,熟识的人三个一约,五个一凑,小日子过得很舒心欢快,学校的那个田径场也因为今天的氛围而格外的热闹,很多班级组团围在一起,围城一个大大的圆圈,零食,小吃,游戏,笑声,很快乐,很热闹,他们都很高兴,不管他们心中会不会有什么烦恼,但是,在那一刻他们是开心的。

我们寝室也不愿在呆在寝室,便四处转转,然后就来到了这个田径场,我静静的跟着她们,不吵不闹,看着别人的快乐!说不羡慕是假的吧!今天可是中秋也,是一个要“一起过”的节日啊!父母不在身边,老友不在身边,总觉得那些最懂你的的人都不在身边,心情难免抑郁,那些古人的乡苦愁思便在这一日化成脑海中的才思,最后变成一首首引人共鸣的诗词。但是我却没那么大的本事,只能借着这个网站说说心中的郁闷了。

中秋的随笔 9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故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美丽的月亮总是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童年,少年,并将不离不弃地陪我们走下去。

月圆人团圆,自古是多少漂泊异地之人所想,但那多数是海市蜃楼,只是幻影。

看那月亮洁白无瑕,温和似雪。和太阳相比,它是文雅的,不似太阳脾气火爆;和星星相比,它是宽容的,不一手遮天。因而古往今来人人写她,赞她。

中秋到,月最圆。这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围在一桌,共度这屈指可数的团圆日子。热闹的场面不亚于过年。众人赏月,月亦看众人。

有谁想到,月亮是孤身一人。

当我们苦闷时,我们对月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苦于表达时,“月亮代表我的心”,当我们“花前月下”时,可曾想过,月亮是那样孤独。

她无声,以至于我们忘了她也有感情,也会孤独寂寞,我们成群结队,她却孑然一身。她为我们默默奉献,以至于我们以为那是理所应当。

中秋节到了,在过自己的节日时,也多想想月亮吧,中秋月是她的节日。让我们也祝她节日快乐!(文/小小)

中秋的随笔 10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承了近千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世界人的心中,它的地位是母庸质疑的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人开始质疑,何为中秋?

爷爷奶奶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无聊至极的看着新闻联播。眼睛微闭,困倦之意不可抑制,脑袋向旁边斜去。那是什么?墙角有一些在略微泛辉,哦,是亲戚好友送来的月饼。

在原来,过节时是没有人锁门的,东家的月饼刚送来,西户的刚炸的油饼便迫不及待的送来尝尝鲜。而现在,在钢筋水泥筑建的深林里,大门紧锁,人心莫测。我们锁住的岂止是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了上千年,是否,也丢掉了一些东西?

“铃铃铃。”电话声响起,我急忙去接,下意识的说道:“快递请放在东门。”

“什么快递?”那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浑厚低沉,只有我知道,我期盼了多久。

“家里都还好吧,爷爷奶奶怎么样?”

“好,都很好。”我抽噎着答,妈妈自我小时候就……我和班里的同学一直不合群,仿佛,我不存在一般,我的话,从没有人听!爸爸在外地打工,我本以为家庭一切安好,直到爷爷晕倒在医院里……我才知道,我必须长大了。

挂了电话,再看那一箱箱外形及其华贵的“工艺品”,呵,不吃也罢。

就连几千年的文化,也在岁月的磨蚀下只剩下了躯壳了吗?

何为中秋?何为月饼?仅仅,是色香味吗?

在岁月的镰刀下,一切都会变得不重要吗?

我的书还没背。

我也没有吃月饼。

中秋的随笔 11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听爸爸说,在我们老家每到中秋节的晚上都要给长辈和左邻右舍互送月饼和火烧{自做甜咸味的饼},体现了老百姓和睦相处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延续自今。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思乡念人的情绪会更强烈。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留下很多诗句,借此来表达他们的情怀!

比如苏轼在《中秋月》中提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还有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这些诗句都能表达出中秋佳节诗人思念家乡和想念亲人的感情。

中秋是收获的季节,农家小院的墙上树上都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院里堆满了收获回来的农作物。中秋节是个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或邀三五好友在自家庭院小酌几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容。百姓红火的日子来之不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现实。

仰望天空,思绪万千。随着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环境的治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人和大自然和睦相处。我坚信以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月亮一定会更皎洁,中秋之夜会更醉人!

中秋的随笔 12

文/远古的梦幻

望穿月圆

不过寄一个思念

不过盼一个团圆

情和爱不在月圆月缺

心中每晚升起一轮明月

温暖的春天会常住心间

一只月饼

不过是配料精炼

不过是中秋代言

品与食不在口感味觉

岁月的一页写浓了滋味

中秋的月饼代言了千年

每一年的中秋

我只是酣食月饼

去烘托一种别样的意境

每一年的中秋

我都盼能望到一轮明月

感受古人中秋对月圆的情眷

每一年的中秋

我总要摘一枝八月的丹桂

表达我对这特殊月份的爱恋

农历八月十二

中秋的随笔 13

中秋在即,眼下学校要放假。据说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紧挨着。很多人都在规划着假期行程。五一可以不回家,假期亦可以不回家,八月十五乃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对于一个经常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这次的家是必须要回的。八月十五故又为团圆节。我们当然也不例外。问题是回哪个家。按照往年的惯例,先是回我家,因为我家离单位比较近。学生一离校,我们随后就踏上回家的路途。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放假改在了下午。下午走亲访友,历来很少,只好推到明天。中秋节回家,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佳品。平常可以随意一些,但如今不能马虎。除了月饼之外,其他的食品不是不可以送,但那些都只是配搭。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呢。相传元末时期,中原百姓不堪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朱元璋欲联合这些人一起抗元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刘伯温于是命王昭光制造饼子,饼子里藏入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这才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东北地区至今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究竟月饼是否源于那个时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对家乡的思念,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可见中秋节作为一种传统佳节已经深入民间,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更是一种绝美的人间享受。那么,为何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呢?或者说,为何八月十五要赏月呢?据说八月十五成为固定节日始于唐初,“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书太宗记》)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事实上,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难怪中秋节要赏月。从季节这个角度讲,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是中间月,而十五又处于八月的中间,故八月十五就称之为中秋节。从农业这个角度讲,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秋天显然是收获的季节,收获之后,那些东西总不能束之高阁,还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于是就拟定这样一个节日,为的是一家人聚到一起分享秋后的收获。该吃吃,该喝喝,不亦乐乎?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过了中秋节,这一年也算是过了一大半。马上就是十月一,元旦。时光如电,说的一点不差。月圆之时,渴望一家人聚一聚,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就借着这个传统节日,把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那份牵挂和思念一并寄回家。每逢佳节倍思亲,真的是这样。不信,你去异乡住上一两年,举目无亲,你就知道什么是思乡之情,什么叫想家,何谓乡愁。

记得上大学那会,八月十五是不让回家的。学校给发月饼。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水果的,真是应有尽有。吃着他乡的月饼,就是吃不出家乡月饼的那种味道来。我后来才明白,那些月饼不是不好吃,是看和谁吃。你那时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家里边的亲人,就跟闹钟定了时一样,不自觉的。月饼,就是要中秋吃,而且是和家人一道吃才好,吃的是心情,吃的是那种氛围。

他乡的月亮不能说不够圆,也不能说不明,可就是缺了家乡月的那种亲切、可爱——你觉得它离我们是那样的接近——你可以说,那就是你一个人的月亮。你想要拥有就能拥有,因为那是你独有的感觉,可在外面就不一样,实在没有那种感觉。任何人都可以说,那是他的月亮,不是我的或者你的。归根结底,那不是你我的家乡。难怪说,月是故乡明。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皆因那不是自己的家乡,故连月亮也成了人家的不是?月亮,家乡。多么美的语言,多么悦耳的词汇!

也许在外面住惯了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内心的撕扯,而是习以为常了。若不是因为扎根在外多时,恐怕就是一种麻木。这显然是很可怕的。家乡之所以称之为家乡,就是因为你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那个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那里的胡同,人家,对你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不会在心里舍弃它们,它就像刺青一般刻在了你的脑海里。你的身上包括你的话音乃至血液里,都有它的存在。那里显然就是自己的根。如今你不回家,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与家的那份亲切感慢慢就会淡化,刚开始可能没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反而越是需要那份最初的家的感觉。如果中间一下子没有了,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等于切断了自己的生命之源,即失去了所谓的根。久而久之,内心的那种惶恐和寂寥就会席卷而来,顿时感觉一切都跟空了一样,连心也是空的,如同浮萍飘在水上,没有了着落。即使该有的都有了,心里也会隐隐觉得缺了点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漂泊,心的漂泊。一旦没有了根,幸福就会离我们远去。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都是一样。并且最终都是要回归到家乡的,所谓叶落归根。

鉴于以上种种,我极力鼓动老公他回老家一趟。老公当时应允了。可最后竟说,那也得看家里的意思。天哪!这叫那档子事啊!回家还得经由老家人的同意,说好听点,家里邀请我们,我们才回去。我立刻就明白了话里的意思——近乡情怯。我想也是。这么长时间没回去过了,都不知道家里的具体情况。好在,他信奉一句话: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老公的心里是有家的,只不过被现实的表象掩盖住了,或者说是他自己故意这么做,为的是不让别人觉察出他的儿女情长来,免得被人说成是脆弱。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也感觉不出自己有回家寻根的需要了。他也被自己给骗了。这就是所谓的惯性,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需要有人从旁提醒,否则会看不清真实的内心,无异于失去自我,岂不令人担忧?

无论如何,中秋节,我们要回家。带上月饼,带上祝愿。

中秋的随笔 14

窗外寂静的夜空中漂浮着几缕淡淡的云,晕黄的灯光在黑夜里忽闪。一阵轻轻的凉风拂散微云,一轮散着银光的玉珠渐渐浮现,伴随着孩童们的嬉笑,黑漆漆的大地顿时明亮起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家人团员的温馨,漂泊他乡游子的乡愁,都在皎洁的月光中酝酿。

由于疫情,每年必定回老家过节的我已经两年没有和爷爷奶奶团聚了。回忆在暗夜中微微发凉,我们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记忆中的地方,回到了记忆中泛着微光的故乡的怀抱。还是一如前年的模样,只是爷爷的背更驼了,奶奶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迫不及待跳下车门,温暖的拥抱迎面而来。奶奶不停地念叨着,说着那些家常。虽然很普普通通,但是充满着熟悉、温暖的味道。老人家一向节俭,平时总是一元一元算着用,面对三块的豆腐都会纠结很久。但是晚辈回来了,爷爷奶奶“阔”起来了。又是买卤菜,又是烧红烧鱼、炖老母鸡汤、蒸大闸蟹……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被摆上了桌,满满当当。

秋意渐浓,沁人的桂花香隐隐约约。明月皎皎,竹柏森森。不大的庭院里,晚辈们围着爷爷奶奶坐了一圈,手里揣着起了霜的甜柿饼。奶奶那如留声机般的声音机械地讲着儿时我们常听的嫦娥玉兔的故事。虽然现在已经长大,我知道没有九重天,没有月宫,只有坑坑洼洼的月球。但是我依然愿意相信,天上有着美丽的神话,我依然愿意相信我可以永远和我的家人们团团圆圆在一起……

中秋的随笔 1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久盼的中秋节到了,大脑里自然想起了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

每逢中秋节,家里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我这个小吃货什么都爱吃,尤其爱月饼。但在家里吃月饼总觉得氛围不够,晚饭后,我和爸妈抱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坐在楼下石桌旁,细细品尝起来。

品月饼当然少不了赏月。抬头仰望夜空,皎洁的圆月高挂空中,仿佛一个白玉盘,不由得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心中泛起一阵甜美的回忆。小狗随我们下来,见我们仰望夜空,它也好奇地向上看,“汪汪汪”地跳着,好像把月亮当成了月饼,也想品尝一下。我分给它一口,它狼吞虎咽,瞬间就吃完了,然后又抬起前爪,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

时间过得飞快,央视中秋晚会的时间到了。回家打开电视,一曲《问明月》拉开了晚会序幕。华美的舞台、绚丽的灯光、优美的歌舞……丰富的歌舞大餐结束后,我意犹未尽,再次跑下楼,尽情欣赏嫦娥和玉兔的表演。

此时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了。月光洒在地上,犹如给它铺上了一层霜雪,满目清爽;月光洒向树叶,风一吹,叶子闪闪发光,像玲珑的绿宝石。

夜深了,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团云,慢慢遮住了月亮。困意袭来,今晚我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