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节日范本 > 端午节

2021端午节随笔

栏目: 端午节 / 发布于: / 人气:7.58K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端午节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端午节随笔

2021端午节随笔1

端午快到了,社区有包棕子活动,下班后去社区包了几个棕子带回家,兴奋得很,因为长这么大来,这是第一次包棕子,虽然开始笨手笨脚抓不紧叶子及绳子但总算五花大绑的把棕子捆好了,外相还不错,得意了好久。

早上带了两个到公司给同事尝尝,不忘了吹嘘一下,这可是姐第一次包的棕子哦,捆得漂亮不?同事忙着往嘴里噻边翻了个白眼:“你一个湖北人,好意思说没包过棕子。”

第一次吃棕子应该是邻居从城里带回来的,我记得当时还纳闷:为什么用竹叶包糯米饭?还有哪来这么大的竹叶?,自称一个在山里窜来窜去的野孩子,一直没见过那么大片的竹叶,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一直没有包成棕子吧。

老家对端午节不太重视,唯一带有节日色彩的是,端午那天,如何男女老少,都会特意出门割一捆艾草或是扯一些薄荷挖点清火解毒的草药拿回家挂在自家的窗台上,听说当天采摘的最新鲜,效果最好。哪怕早上看到一片绿得晃眼睛的艾草,伸手便可得到,偏不摘,要留到端午那天再收割回来,拿到小河边仔细清洗干净,然后用麻绳虔诚的捆好挂在窗台上,听说可以辟邪,还能防止小孩长疮,长疙瘩。

到了夏天,在屋外乘凉时,点上一堆艾叶,浓浓的白烟,夹杂着艾叶特有的清香,熏蚊子正好,干艾叶香气清淡,招人喜欢少了青叶时的晦涩。

这几天冬天有睡前泡脚的习惯,往往都是加艾叶,便打电话提醒好,端午快到了,别忘了散步的功夫扯些艾叶回来,结果妈告诉我,现在没有艾草了,山上、田埂上都不长了,连以往成片的地方也是一根也找不到。记得两三年前,我也是打电话回去要艾草,我妈说,路边到处都是,要多少有多少,一会出去搞一麻袋你记得回来拿。才几个的功夫,艾草就从地上消失了,心痛我们的地球啊,就容不下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了么。

在广东吃过用艾叶做的粑粑,甜甜糯糯中带一点淡淡的苦味,味道很特别。还听说艾叶能煲汤,一直想找机会尝尝用苦涩的艾叶煮出来的“黑暗之汤”是什么味道,还没来得及试试,那些记忆中一阵风吹过,绿波翻滚成白浪、自还浓浓青涩味的艾草,却只能在药店里找到了。

端午吃到了亲手包的棕子,可是没有艾草了,一想到下次还有什么随手可得的东西在眼前消逝,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伤感和失落,又生出对现在正拥有的多了一份珍惜及感念。

因为,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去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吧。

2021端午节随笔2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自从有了这个节日,每年过端午的这一天,诗人们便会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会活动,用诗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抒发自己的心中的情感和思想。

我国古代吟咏端午节的诗歌很多,其中有不少是怀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唐人文秀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有的诗则形象地展示出丰富多采的民情风俗,再现了端午节独具的特点,给节日气氛融入浓郁的诗情画意。唐代诗人张建封,写端午划龙船的《竞渡歌》,传诵十分广远。诗中描写道:“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古时赛龙舟观众多、兴致高,连平日深居闺阁的妇女也梳妆打扮,出来观看,不难想见,江边竞渡场面的热闹与火爆。

古往今来,端午诗歌大都抒发着一种爱国爱家乡的情绪。古时流传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现今,人们更是把端午诗歌推向了一个高潮,并提升到了一个民族的爱国高度,有诗写道:“端午节的雨水/把我们心中的一个名字/轻拭/包进粽子里的怀念/和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后辈们细细咀嚼/那股特有的清香/足以让一个民族挺直脊梁。”

端午节的最大意义与永恒价值,是与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分不开的。屈原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人雅士。端午节跟现代社会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爱国主义。

20xx年5月汶川大地震,正值端午节期间,很多诗人拿起了手中的笔,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祈福,希望他们早日重建家园,创造美好新生活。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写心中的爱与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作。端午节那天,各种抗震救灾的诗歌朗诵会也在全国各地竞相上演,并且成为最热门的演出。

20xx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诗人们再度拿出手中的诗,诗意的端午节让我们和灾区人民心和心,更加团结起来,共同渡过难关。“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为屈子歌”等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抒发了对灾区同胞的关爱,寄托着端午节里对屈子高洁爱国情怀的敬意和缅怀。

端午节是诗意的,体现出的是爱国的精髓。端午节是属于诗人的,是属于诗歌的。这一天,除了吃到清香的粽子,我最想做的,就是能够好好地读一读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在那浓浓的诗意中,让这个节日生动起来,让我的精神更加振奋起来。

2021端午节随笔3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行的样貌,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阿,之后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这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2021端午节随笔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说到端午节,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这是习以为常的说法!

晚上妈妈和爸爸带我一起去外婆家过节,这时,外婆正在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真让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早就已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仅了解了不少的知识,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是高兴呀!

2021端午节随笔5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带我去玩。

上午,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奶奶家玩,这车风风火火地向奶奶家驶去。不一会儿,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车便叫冷,慈祥的奶奶拿来一件外套为我穿上,穿后果然暖和多了。我问奶奶:“姐姐在哪呢?”奶奶说:“别理她!”我又问:“那我跟谁玩呢?”奶奶又回答说:“这不是现成的小宝宝陪你玩嘛!”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跟玮佳(两岁的小妹妹)玩了,不过,还是玩得挺开心的!

吃完午饭,我和爸爸在奶奶门口打起了羽毛球,首先我发球,把球打到了线那边,爸爸第一次打时,忙得不知所措,球快掉地上来了,他才慌忙跑过去接球,可惜,球已掉在了地上。爸爸输了一分!我鼓励他说:“爸爸,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得到了鼓励,果然接到了第二球。

羽毛球比赛让我们大汗淋漓,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运动后吃根冰棒解解热真的很爽。我们又去了体育场,没一会儿,我来了个猴子爬树,哥哥来了个倒挂金钩,爸爸在打篮球。原来我们在体育方面各有各的擅长项目。

啊!今天可真快活呀!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可口的冰棒,能在体育场表演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绝招,可真是爽快极了。

2021端午节随笔6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可多啦,有挂艾香、吃五黄、包粽子、吃粽子、挂香包等。

这天,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粽子了。奶奶先把买来的糯米淘好,浸在水里,然后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粽叶放在电饭煲里加水煮,奶奶告诉我,煮过的粽叶在弯折时不容易破。粽叶煮过后,水是红色的,所以棕叶还要清洗几遍才能用。噢,还差粽子里需要的蜜枣,我和奶奶把蜜枣买了回来。

一切准备好后,开始包粽子啦!奶奶把棕叶向下弯成锥形,先在里面放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两颗蜜枣,最后再放上一层糯米,把多出来的粽叶折好。奶奶扎粽子可熟练了。只见她一手捏着粽子,一手抽出一段线,线一端用嘴咬着,三下两下地在粽身上缠绕几圈,然后两手打个结扎好,一个大粽子就包好啦!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很久,我才做出来一个粽子,包粽子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哪!不一会儿,奶奶就包出了很多好看的棕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棕子五个五个地绑在一起,这样煮的时候容易翻动。煮好的粽子香喷喷的,好吃极了。

吃上几个粽子,爸爸提议我们去看赛龙舟。到了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比赛开始了,人们喊着:“加油!加油!”条条龙舟咬得紧紧的,时而这条快,时而那条快,龙舟过去了,但人们的加油声还没停。

这个端午节,我们挂了艾香、吃了五黄和粽子、看了龙舟赛,过得特别有意义。

2021端午节随笔7

还是孩子的时候,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但在端午这天,父母等长辈也会尽力把纪念屈原的粽香与爱,集中施放在米香之中,当糯糯之口沾着红豆与白糖,那满口的幸福总能见到母亲眼角鱼尾的微笑。母亲包的小脚粽有模有样,碧绿的粽叶在她的手中更叠,浸胖的米粒乖乖听话,三绕捆扎,一双双活泼可爱米粽脚就挤成一团,叠成罗汉。

当煮粽的锅冒出沸腾的汽,粽香特有的味清清飘散,屋里屋外,城中村的村道上,运河边就会聚集孩子们追逐的影子,而手中嘴边和议论,都是端午粽子香,味好甜,屈原先,是诗仙,吃了粽子学诗填。孩子们比划着粽子的形状,夸着各自母亲长辈们的手艺。胸前摇晃的蛋袋舞步起彩,她们时不时停下,小心翼翼拿着小耳扒,掏一口坠在胸口蛋袋里的蛋,眯上双眼等得那油香入化神仙生翅膀。那个年代,那个童年,母亲包的粽子要比屈原的诗美,更关健是有“粽”幸福温饱的难得。

岁月如歌,日子慢慢变迁。当我工作上了铁路,那有名的浙江嘉兴肉棕,第一次吃过以后,就直呼世上还有这顿美味。几十年后,每到端午,各地的粽香,端午文化也就兴方未艾。

年复一年端午粽香,情系母亲的心灵手巧。说真的,母亲文化只有经过解放后的扫盲班,但母亲记忆挺好,知理识事。和沉默的父亲把我们兄妹四人养大。其生活的艰辛是我们这代人值感恩和钦佩的。年复一年的端午,年复一年的母爱,把粽香情系儿女。

今天,雨多情,风传递,母亲的粽子在继承中传递,她来至一个敬老爱幼的家庭系族,来至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

端午,屈原诗歌。我则请安母亲,点燃一支香,“粽”情到永远!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赛龙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们一家也团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们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而妈妈和姨妈们则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心得不亦乐乎。

不过,我们在厨房里也心得挺开心。我和奶奶在比赛包粽子,比谁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赢者。我们先一起将粽叶清洗干净,洗过了粽叶,然后再将糯米清洗,洗干净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酱油,和少许的糖和黄酒,这样要等上二小时。

等酱油、糖和黄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时,再拿来粽叶,先折成一个小船似的样子,一头有边,一头无边。用糯米在“小船”有边的地方铺上一层糯米,接着就是放肉了,我将一块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辅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无边的地方盖在上面,然后将多余的地方弯折一下用线扎紧。我和奶奶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包着爱心粽。

终于,我们包完了,我数了数我的,又数了数奶奶的,发现奶奶比我少一个,我顿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这时奶奶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加了,如果你赢了也不能骄傲,只有沉着冷静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奶奶的这番话语,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浅。

2021端午节随笔8

等车间,闲于无事。徘徊在车站不远处,呆望来来往往人群。

真得像朱自清说的那样匆匆。

见到粽子飘香的小摊,才记起已近端午了,屈原的忠贞、忧伤、愤恨又在心中起了动荡。

在那江水的深处,诗人一身布衣,怀抱诗篇,长发和水草缠络,一束忧伤的火焰在明亮的眼睛里愤怒地燃烧。屈原啊!秦军的铁骑,早已踏碎你心中的祖国,你满腔的愁绪,将如何流去?你,只有纵身一跃,让滚滚的波涛载着你的魂魄,你的'热血和冰冷的江水永不停止地翻腾。

可小小的汨罗江又怎能容得下你的愤怒?

江水平静了,也许你累了,我却仍然听见你的喘息。你低声的喃语,是水草勒着你的脖子,还是鱼儿调皮了?你为何又不愿回来?大规模的打捞却也不能捞起你的 骨颜,只能让你葬于汨罗江内。

是你不想,不敢知道这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吗?

2021端午节随笔9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开始买粽叶、粘米、大枣等等,然后就开始烀粽叶,泡粘米……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就能看到妈妈坐在台阶上包粽子, 旁边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妈妈学包粽子的心情,开始凑趣。只见妈把两三片粽叶瞬间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捞起粘米放到粽叶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枣,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铺均匀,接着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我包好的粽子几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状也不对,于是妈妈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学不会,于是我索性不学了,坐在那里看着妈妈包,妈妈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妈妈包了几个小时,终于包好了,就在大锅里煮,闻着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馋馋的,可也只能等到时间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妈妈说将煮好的粽子要用凉水多泡一会,吃着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节,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据说端午这天插艾叶可以避邪,也许这些都是风俗习惯,或者迷信吧。妈妈将头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凉水里,煮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学。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时代的端午,也是贫穷困苦的端午,也是快乐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进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知不觉我已经多年没有在端午时节看到麦儿黄了。

儿时的印象里,看见一群妇女、姑娘围着卖货郎叽叽喳喳购买五彩丝线和绣香囊用的料子时,便知端午节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样的被那五彩的灵物庇护起来,撒欢野性地满村里跑着。

那时的端午节总是赶在麦口,五月的麦垅早已呈现黄澄澄的气象。含我在内的一群小冤家总喜欢聚在地头,各自在麦地中挑选几穗,蹲下来小心地用力搓着,吹去麦 芒和硬壳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饱满黄绿的麦粒,填进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生产队里看麦的“秃大辫”(我们村上的一个光棍 男人)出现在离我们五十米开外时,我们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觉如山高似水长。

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2021端午节随笔10

节日,就是辛勤的劳苦大众,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岁月中,为了打破这份宁静,辛勤劳动的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欢乐气氛的日子。这样使得,劳苦大众在平静地生活中,让人们有所期待、有所期盼。在漫漫长河中,有了庆祝、欢庆,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才过得有人情味、有人性。这也许就是传统节日在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理由吧。

就拿端午节来说,就是没有屈原,穷苦的人们也会在五月编造出节日来。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就没有纪念屈原之说,而是一段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祖祖辈辈传承下来,这几年却让屈原占据了。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恶神,仇视人间,他要毁灭人类。这位恶神派下来一位善良之神,让他执行这项任务。可这位善良之神,动了恻隐之心。下凡后对人类说,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位恶神要观看人间,你们到这一天的时候,家家户户,房门插树枝,窗口挂野草。到这一天恶神一看,呀!世间人类真死绝了,你看,房门口都长出树枝了,窗户上都长野草了。就这样又过了好多年,恶神知道了内情,杀死了善良之神,还为人间降下了灾难。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善良之神,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口插柳树枝,是为了挽留善良之神,窗口挂艾草,是为了表达对这位善良之神的爱戴。

至于五彩绳,在我老家叫百索儿。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小时候,只要是过端午节,早上起床,妈妈就为我们弟兄几个带上百索儿。在老家也有人说是为了让孩子长命百岁;也有人说是,五月里蛇出现了,孩子带上百索儿,蛇不咬。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祈求孩子身体健康,命运顺利。

对于吃粽子,在我老家根本就没有这种习惯。我小时候也没有听说过,端午节还要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还是在上学以后,课本里学到的,那时候也就知道了屈原,知道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我们北方是以面食为主,在端午节那天,家里人会用面炸麻花,或者炸油饼,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小时候盼望过节,过节了就有好吃的。在小孩子眼里,过节是最好的日子。

在我外婆家五月,杏子就熟了,端午节可以提前吃到杏子。我外婆家以前有一颗好大的杏子树,每年端午节时,我舅舅就拿好多杏子,还有麻花,油饼到我家来。这也是天打不动的规矩,自从我妈到我家,就有了这一规矩。有一年,端午节那一天我舅舅收麦子忘了给我家拿杏子,还让我妈质问了好长时间。尤其端午节吃杏儿,这在我儿时是最骄傲的,因为我外婆家的杏子比我家乡要早熟几天。端午节,下午上学,我拿着杏子、油饼、麻花,带着妈妈亲手拧在一起的百索儿,信心满满,就喜欢摆着课桌上显摆。同学们看着杏子,馋的口水直流。那时候就喜欢同学们伸出小手,哀求着在我跟前要杏:“给一个吗!掰半个也行吗?我们俩是好朋友……等等”当我掰半个杏仁给同学,看着同学们吃,我特有满足感。因为外婆家的杏子,个大,不酸。我外婆家的杏核还是甜的,在我小学二年级那年,俩同学为了我吃剩下的杏核,还打了起来最后闹到班主任那里。

初一那年,我吃上了粽子。虽然在小学就知道,粽子也是端午节的美食,可家里穷,父母没有买过。当时的粽子也是外地运过来的,老贵了,一个五块。那年我小姨,从外地打工回来,刚好是端午节,就往我家拿了几个粽子。人家是沾蜂蜜吃的,我又不知道,拿出一个拨开就吃。尝了一口,新鲜感就没了,一点都不好吃,就像玉米糊糊,没放盐。咬了几口就扔掉了,没想到我哥回家,小姨拿出了蜂蜜。人家咬一口沾点蜂蜜,甜甜的。我是馋馋的,真没劲。哎!猪八戒吃人生果——不知其味。我是没尝出味道,一个粽子糟蹋了。当时就埋怨小姨,为什么不多拿几个,一人一个,真没意思,心里有一种失落感。心里从没有想过,那时候谁家里都没钱,吃粽子也是奢侈品。在当今社会,粽子多了,却没人喜欢吃了。端午节象征性的吃个粽子,只是为了过节。今年端午节回家,拿了几个粽子,我女儿一个咬一点,说不好吃,就让我家猪,过了端午节了。

不过我女儿对百索儿,还是很喜欢的。五月初四那天晚上,就让我媳妇给他绑在手腕上。最后是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是百索儿。还记得我小时候也喜欢百索儿,端午节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找我妈鞋百索儿,有时候我妈忙,头天晚上没来得及拧,就催着让她拧。端午节那天,绑不好百索儿是不会去上学的。端午节过后,还一直带着,一直到农历六七月,百索儿颜色褪完,再加上爱玩,不讲究卫生,百索线让污垢侵染地,都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才取掉。有时候还不死心,自己找来各色丝线,自己拧一根,再绑在手腕上。也许是想着端午节越长越好。在孩童时代节日是越多越好,越长越好,而对于有负担的大人,还是要以过日子为重。

对于百索儿来说,大人们是不会绑在手腕上的。我不绑百索还是初三那年,主要是男儿身,不好意思。但端午节,砍柳枝,割艾草,还是自己的强项。自从上了初中,每年端午节都会随着父亲到山上找艾草。很早就起床,赶天不亮要把割地艾草挂在窗口,大人们说这样吉利。我对吉利倒没有感觉,主要是为了新鲜、刺激、好玩。就拿我爸常说的一句话,“年轻娃,耍性子。”在那时候,天不亮背着一背篓艾草,走在大街上觉得特别有面子,谁要就赶紧拿点,脸上永远带着灿烂地笑容。人总是要长大,对好多事也有淡化之时。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上山割过艾草。还记得我媳妇怀孕那一年端午节,我刚好在家,我爸让我上山去割艾草,我还对我爸犟嘴,今天满大街都是买的,跑那么远干嘛?我还心里嘀咕,都好几年没上山割艾草了,我爸今年怎么这么大兴致?最后我爸一人上山割了艾草。后来才知道,在老家,女人坐完月子,要把五月端午节那天割的艾草和柳树枝,放大锅里煮水,来为出月子的女人洗身子。传说这种水洗身,对女人身体好。我爸割艾草是为了我媳妇,当儿子的却不知道,自己真是个糊涂蛋。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大融合,家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已无人说起,而关于粽子,屈原、女儿节的说法,却占据了家乡的传说。对于社会低层的劳苦大众,怎样的传说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总认为,只有节日,才能清晰地记录着劳动人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只有一次次的纪念才能让中原文化渊源流传;祖祖辈辈记住正能量的东西,社会才能发展。如果现在我女儿问我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会对她说:“因为有一位爱国诗人,在端午节这一天跳江了,所以每年我们都来纪念他。”而不会说,神、鬼之词。

2021端午节随笔11

编辑青州大浪: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其实是为了纪念一个人,这个人是我们的民族之精神,人性之魂魄。青青艾香飘端午,浓浓情思粽是情,这情是浓浓的乡情;这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那些关于端午节的美好过往,永远都在记忆长河中散发着馨香。

不知不觉端午已经来到了你我身边,好感叹时间过的好快呀!

想起羊年的春节好像刚刚过去不久,

却意想不到的是它已经从我们的身边过去了五个多月了,

这不一眨眼团圆相聚的端午到来了。

想起远方的亲人,

内心无比愧疚,

记不起多年以前的端午,中秋相聚的时光。

好怀念曾经年少时的日子,

家人的陪伴,伙伴间的嬉闹,

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没有,,太多的没有,

现在都离我远去,再也找不回来了。

翻看着我离开家乡第一次写下的心声日记,

好想哭。

望着至今保管着完好无缺的日记册

好酸楚

心事无人可诉时,是文字给了我最好的依靠,

忧伤永落笔尖,微笑永送别人。

四天前,

我与我的丈夫因对事情的本身给予观点不同而发生了争吵,

其中受到最大伤害伤心的是我的孩子,

他很懂事,很可爱,

感谢上苍,赐予我一个如此可爱的天使

让我有幸圆了母亲的心愿

从此,陪伴我一生

孩子,谢谢你

谢谢你,给了妈一切

事后想想根本没有必要计较,为何当时就想不开呢?

其实生活中间有对跟错吗?没有,

只需要用智慧去平衡它,

夫妻需要携手过一辈子,

难免会碰到磕磕绊绊,一些小摩擦

不要紧的,处理好了

可以增进夫妻的感情,

还可以夯实感情根基,

等到大风大浪来了,才能经得起,扛得住,

真正的婚姻生活,

不是说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了架还能过上一辈子,

说说,写写,哭哭,笑笑

走过了一春又一春

迎来了一年又一年

文学在进步

思想在进步

素香的故事也仍在述说

其中有悲也有喜,有泪也有笑

不必感叹时间的短暂

人情的冷漠

命运给予自己的不公

自然上帝给了我生命

我应该努力改变命运创造属于我的精彩

坚强自信一直是我对人生乐观最好的回答

我不需要荣华富贵,我不图爱慕虚荣

我只需健康和平安

相信心态注定着一切

永做知足常乐的人

2021端午节随笔12

今天是端午节,若非我的工作极其清闲,我还真就不知道呢。这些天始终在瞎忙,忙着写我的长篇小说,从而导致我只记得今天该上什么班,别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有人说这是专注的精神与境界,但在我看来,自己纯粹就是个傻子。

平常情况下的周一,哪次不是琐事缠身,累得不行?要么跑到腿疼,要么聊到嘴疼,腿与嘴的受累,正是保安行业的特性,不足为奇。而这个周一,由于是端午佳节,是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公立幼儿园也是要放假一天的,故而,我也借了个光,享受一日之闲。对于保安来说,虽然没有正式的假期,但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了,看少有人进出的岗,又与假期何异呢。

我这个人很怪,凡遇节日,无论大小,都不上心,即便是在中国倍受关注,倍受瞩目,影响力非比寻常的的农历春节,我也不上心。记得以前我小的时候,还知道吃喝玩乐这几样嘞,可现在长大了,居然连这几样都不以为然了,以至于常有人讲我成长了一岁,也便成熟了一岁。

我却笑而不答,怕对方嘲笑我“虚无主义”、“颓废主义”、“过度现实主义”的极致。“虚无主义”和“颓废主义”倒是很好理解,那么“过度现实主义”又是何意呢?简单地说,现实过头,便是虚无,就跟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乃一个道理。一个人,越往上走,越往深学,才越知自己的渺小,宇宙的博大。

另外,我讨厌“长一岁”这个说法,我更喜欢“老一岁”这个说法,只是春节期间这么说总归不太好,谁让老与死是近亲呢。但我常常慨叹自己已老,以至于对春节就更加不上心了。

言归正传,还讲端午。由于是周一,按照规定,我自动调到最喜欢的午班上去了。一早起来,上厕所、洗脸,然后回到寝室,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好一顿问候。我跟其他人还不一样,问候极其简短,因为是单发的,而非群发的,单发若还要我逐个长篇大论,我怕自己手会骨折。

我丝毫不认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是没有诚意的表现,相反,我觉得自己非常有诚意,能够花费时间给一些网友送去问候,这本身就是一份诚意,谁要说这不算诚意的话,那么我也无话可说了。

鉴于我的诚意,我也得到了这些网友的回馈。这类有关节日的问候与寒暄,其实就是在借节日之气氛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在网络世界里认识的所谓好友,通常要聊,倘若长时间不聊,情分就会减退。此与现实生活中结识的朋友又完全不同,即便有日子不聊了,情分仍在。

网络世界的本质,真假难辨,我也曾迷蒙过,可后来也就澄明了。看头像,诉真情,怕是连自己都不尽然相信,无非是一种憧憬,一份幻想,一点消遣。

诚然有趣的是,每逢佳节,一些诗词文章群里的才子佳人们便会借题发挥,乘兴而书,或文章,或诗歌,或古诗,或古词,可谓是接踵而至,层出不穷。我也不晓得他们都是在什么时候写下的,反正当正日子来临,便会发在各种群组里,就好像足球比赛里的观众席上那数以万计穿着统一着装,喊着统一口号的观众排起的人浪,一排坐下,又一排站起,还不忘高举两张坚硬的,色彩鲜明的,似乎永远不会褪色的,永远不会锈住的牌子,其中一个牌子上写着“庆端午”,另外一个牌子上则写着“忆屈原”。

我没有写,也没有为他们之所作所为鼓掌叫好,哪怕是最简单的赞美都没有。我不想违心做事,既然不曾细心阅读他们的作品,且读之有慨,也就没有做任何评价,我既不想欺骗他们,也不想欺骗我自己。

那类东西给我感觉未免千篇一律,无非是对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直到恨恨而死的屈原的悲壮的痛诉与呼声。说句不当说的话,屈原的精神的确是顶了不起的,然而后世之人为纪念他所作的文章,除了敬仰他的精神,亦不乏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借屈原映射自己,怆然喟叹,自己又何尝不是个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人呢?

我记得辛弃疾曾写过两篇《北固楼》,其中一篇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句如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阕词表面上是借登临北固楼抒发对孙权的钦佩与赞美,敢于直面对抗曹操的英勇无畏之决心,恪守父兄基业,坐断东南,独霸一方,与曹刘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可实际上呢,也是在气恼自己未能得到重用,愤恨当权者的平庸与怯弱。

若非这类诗词读多了,也断不敢直抒胸臆,振臂高呼——纯粹的文人,终归是羸弱的!

偶翻微信上的朋友圈,见一位网友姐姐发了一篇自己写的诗作,题为“一曲《离骚》,借问九天”,内容如下:

昏君无道害忠良,

报国无门恨楚王。

天问离骚沧浪水,

至今吟唱汨罗江。

我看罢,当即点了个赞,非由心,仅礼貌尔,并留下了几个字的评论,“今天写屈原的文章,比包的粽子还多。”并附上两三个表情。

她很快就回复了我,就一句话,“闲着没事,写着玩。”

我没有再说什么,因为我很清楚,很多人的精神和抱负是被压抑着的,被谁压抑着?被自己的身份压抑着。但凡写文章的,都是有思想,有精神,有抱负的。所谓的玩心,只因他还没有登高一呼的资格,策动舆论的能力,索性故作谦逊,以玩心自遣,以玩心自嘲,以免被人讥诮冷啐,“你算什么,装什么权威!”。

纵观古今,凡郁郁不得志者,选择的路通常只有两条,一是屈原,二是陶潜,再无第三类。

2021端午节随笔13

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演变为吃粽子了.

这天早上,妈妈要煮美味的粽子。只见妈妈往锅里放了水,把锅放到煤气灶上,把粽子放到了锅里,点上了火。过了不久,一股香味从锅里飘了出来,美味的粽子出锅了。粽子有点像三角形,难怪它们有“角黍”之称呢。我小心翼翼地解开了绑着粽子的线,把粽叶一层一层地拆开,终于可以吃了。粽子有一层糯米,吃到里面就是馅了。粽子馅也多种多样,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丰富多彩。我吃到的是肉馅。肉配合糯米,真是又香又美味。我吃了一个,还是回味无穷,于是我又吃了一个。虽然我没体验到包粽子的乐趣,但是我尝到了粽子的美味。

端午节还要赛龙舟,传说在两千多年前,屈原不得而自溺于汨罗江。传说乡民怕屈原的遗体被鱼啄食,就在水上不断敲锣击鼓吓走鱼群。我曾经看过赛龙舟,那场面很壮观。有一些人负责敲锣打鼓,有一些人负责划龙舟,其中有一个人在船尾划。所有龙舟都拼命向终点冲去。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2021端午节随笔14

这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但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这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这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完美的端午节阿!

2021端午节随笔15  又近五月端午,闻着大街上粽子散发出的香甜味道,我不由地想起了奶奶,想起了有奶奶陪伴的端午节。对于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奶奶来说,端午节有三件事必不可少:第一是给孩子们搓五色线,第二是抹雄黄酒,第三才是包我们爱吃的粽子。
Tags:端午节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