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节日范本 > 春节

春节的随笔(实用)

栏目: 春节 / 发布于: / 人气:4.65K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随笔(实用)

春节的随笔1

春节,这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就在爆竹声中拉开了帷幕。在我眼中,春节是一个带有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在春节里也有许多习俗,比如挂灯笼、烧狮子、舞狮子、放鞭炮、挂彩灯,而我们孩童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压岁钱了。不过在古代孩童过春节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压岁钱,有时也会收到压岁物。

在春节里有很多人都会有希望,例如:出租车司机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来乘座他的车,清洁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乱扔垃圾,让安康变的更加美好成为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扫,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长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为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个好成绩,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节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红色代表团圆、喜庆、希望和幸福还有美好的节日。

春节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带有幸福的日子,春节又是一个让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是多么的让人感到美好啊!

春节的随笔2

这个春节,时间完全不属于自己,接来老人、儿子归来,打破平时宁静规律的二人世界。一边悉心伺候着昼夜不分、混沌迷糊的父亲,一边享受着儿子归来的欣喜,忙忙碌碌中享受亲情的可贵,祖孙三代沉浸于节日的温馨与幸福之中。

为了让儿子体味到家乡的年味,一年一度象征家家团圆的圆子,就定在儿子从广州飞回的除夕前一天做。儿子担任采购、搅拌粘稠的糯米等力气活主力军,再全体总动员,儿子搓团,老公传递,我来油炸,老爸品尝,流水作业,有条不紊。虽忙活一天,腰酸背痛,但祖孙四人,其乐融融,溢满浓浓的年味,我相信家乡的年味一定镌刻于独闯天下的儿子心中。

老爸那天似乎也感觉到浓浓的年味,一天都比较听话,不捣乱,不闯祸。尤其是一向极不配合的洗澡,当老公浑身湿透、满头大汗地给他洗完澡、穿好衣服时,竟然对老公说了一句:“谢谢你!”老公激动万分,我更是感动欣喜,这句正常人再平凡不过的三个字,从老爸口中说出,我们感觉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幸福,他可是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痴呆症患者啊!原来,幸福是那么简单!老爸的一句“谢谢你”,让我们全家人一遍又一遍回味,一次又一次慨叹。也许,老爸潜意识中,感受到了亲人的照料,本能而又由衷地对照料他的人说出的最温暖的一句话,这句话将永远温暖着我们……

除夕夜,弟弟一家三口来我家团聚(姐姐到美国陪女儿过年了),平时宽敞的客厅一下子显得充盈热闹起来。年饭桌上,笑声不断,彼此祝福,推杯换盏,叙说一年的收获,祝福新年的愿望,个个笑脸盈盈!年饭后,大家围坐于沙发,品着水果零食,观看春晚,享受文化大餐,还不忘在手机上抢红包,发微信,给远方的朋友送去祝福。弟弟即将迎来他的本命年,“猴”性十足,50岁的人了,扑通一声跪在老爸面前,一连磕了几个头,笑嘻嘻伸手向老爸要压岁钱,老爸只是一个劲儿“呵呵”咧嘴笑着。看着我们热热闹闹,嘻嘻哈哈,老爸的眼睛始终落在儿子身上,那可是他们这辈子人灵魂深处最牵挂的儿子啊!82岁高龄了,竟然一点儿不困,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两眼透着幸福的光泽,与我们一同迎接新年的钟声。

大年初一至初三,走亲戚拜年,每天带着老爸到饭店吃饭,虽然他不知道向他敬酒的.人是谁,也不知道端起酒杯,但是他很安静地享受人多热闹的场景;年初四,春意融融,我带老爸登蜀山,惊喜于老爸的种。种表现,欣慰老爸的身体健康,感受他当年的精干利落,当我把老爸步履稳健、身板硬朗的照片传到微信好友圈里,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称赞与祝福;正月初五,又带他到巢湖忠庙转悠一圈,看着他背着双手闲庭散步于街道,看着他津津有味品尝巢湖油炸面鱼饼时,心中涌起了一股欣慰!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那可是每家团聚的幸福时刻啊!老爸虽然分不清白天黑夜,分不清亲人子女,不知道对错是非,不知道大小便,我们无法与他的思维对接,可是,春节几天的表现实属意外,说明他骨髓深处凝聚着浓浓的亲情,感受着浓浓的家人团聚的年味呢!

幸福,真的很简单!原来只要你用心去体味亲人相聚的分分秒秒,那么,我们的感动将无时不在,惊喜也就不断涌现。这就是心存感恩的心态,带给我们的感觉——幸福!

春节的随笔3

母亲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原本打算不回老家的,怕触景伤情。妻与女儿不明白我的心事,早早就做好了回去的准备。也难怪,毕竟搬来小镇的时间不长,熟人少;而老家住着我的很多亲朋故旧,在老家过年,更能感受到浓浓乡情包裹下的喜庆氛围。因此,我不得不作出妥协。年三十的晚上,女儿在得知第二天就回老家的讯息后,很是欢欣——她又能跟儿时的伙伴们玩耍了。

按老家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是禁忌走亲访友的,所为何故,不太清楚。只是近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禁忌早被人们摈弃了。当我们一家三口打车回去时,车窗外不时闪现三三两两的路人。每个人都是一身新,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脸上春风荡漾。我受了这种节日的喜庆氛围感染,心底倍感温暖、亲切。

我的家族成员众多,等我们一家人赶到时,哥哥家已是济济一堂了。牌局早已支起。小姐夫领着我的侄女婿以及二姐家的两个女婿大战正酣;我那最古灵精怪的二外侄女正在走廊的.小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边嗑瓜子边对众人的衣着颜色及样式作精彩点评;几个“小不点”在门前的场地上玩“擦炮”,在“嘭叭”声中欢天喜地。一大家子在一起真好。母亲在的时候,面对此番景象,总会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无声的笑着,脸上的皱纹细密、安祥,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我不知道母亲的一生可曾快乐过,我想,每当此时,她老人家应当是快乐的吧?

下午三点左右,正席开始,谓之吃年酒。嫂嫂忙前忙后,忙好了一大桌子菜。在侄子引燃的鞭炮声中,大家频频举杯,相互敬酒。我习惯性的望向哥哥家的后门,却没能寻见母亲的身影。往年这个时候,信奉基督的母亲 总会在聚会过后赶回来,在我们酒酣耳热之际,不厌其烦的劝我们少喝。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会因母亲善意的唠叨而有所收敛的。也难怪,毕竟一年之中能聚齐这么多人的机会不是太多,除非家族中谁家做大事,再有就是过年了。大家利用这一契机喝喝酒,拉拉家常,其间还有可能打打酒官司,其乐融融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助推了酒兴,自然对母亲的劝告置之不理了。而今,往日情景重现,唯独不见母亲,微醺的我顿时生出“遍插茱萸少一人”落寞情绪来。

酒席散后,各人打道回府。为方便第二天 的行程,我决定留宿在哥哥家。妻跟女儿到村子里玩去了。我想,我应该到母亲曾经住过的房子里去看看。

大门虚掩着,若在往日,这一现象表明母亲并未走远。我望向门前池塘边的小路,期盼在不经意间,能看见母亲像从前那样,挎着一只菜篮子,顶着满头白发,从菜园里蹒跚而回。在听到我喊她后用家乡土话回一句:小俺妮(小儿子)啊,你嘎来(回家)啦……然而,大门上的黄纸对联使我明白,母亲是再也不会为她的幺儿来开门了。

堂屋早已被哥哥家杂七杂八的物件沾满了。母亲的房间陈设依旧。床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些药盒以及药瓶,还有母亲尚未吃完的半瓶蜂蜜。甚至,连母亲几乎用了半辈子的米缸,也照老样子静立在墙角,仿佛随时等着母亲去揭开它的盖子。一切凌乱而又真实。只是桌子上落了一层尘灰,表明母亲曾经用过的这些东西,处在静态中已经很久了。面对此番物是人非的景象,我的心像是被谁的手揪了一下,隐隐的疼痛起来。然后,我不顾床沿的灰尘,坐了下去,伏在母亲曾经靠过 床头,回忆起有关母亲的种。种,眼泪无声无息的涌了出来……

母亲刚刚离世的那几天,我是最应该悲伤的,可我并没有感到悲伤,居然一滴泪也没流,心里木木的。只是在一段时日过后,那种绵长、细腻的疼痛感才悄悄袭来,侵扰我心,让我常常从梦里哭醒。

我想,我这辈子所欠的最大一笔债,当属母爱。这份债务是耗尽我一生都难以偿清的。与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一样,母亲是平凡的,平凡的有些卑微。但是,无论母亲是怎样平凡、卑微,母爱则是伟大的。

少时的我天性顽劣,经常干些诸如逃学、打架之类的事。这对于所有为人父母者而言,恐怕是天底下最头疼、最不能容忍的事了。每当此时,少言寡语的父亲总是袖手旁观,而母亲的表现却异常积极。除了揪耳朵,“凿栗子”,“柳梢面”之类的“实刑”外,“政治课”也是每次都必不可少的。我至今都清晰记得每当我犯错时,母亲那种恨铁不成钢,气急败坏的样子。当然,最难忘的还是母亲边打我边对我唠叨的那句话——上等人不打不骂成人;中等人打骂成人;下等人再打再骂都不成人。其实,那时我很理解母亲的苦心。她试图通过她的打骂,把我从下等人改造成中等人,可惜,我总是令她失望,直至长大成人也是如此……

而今,母亲不在了。在这万家团圆的节日里,我只能独自守在还弥漫着母亲气息的房间里,面对熟悉的景象,回忆过往,暗自神伤……

春节的随笔4

在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希望春节快点到来,我也不例外。怎么都想过年,过年可以穿上新衣裳,过年可以吃到桌上丰富的食品,过年可以熬夜,过年还可以收到许许多多的`红包!

今天过年我们和往常不一样,以前都是在东胜过,今天我们一大家全“迁至”康巴什过年。所以我才日日盼望新春的到来。

就在这天,天才刚破晓我就从床上蹦了起来,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这看看,那儿看看,怎么都看不完。不一会儿只见大家都容光焕发了,开始贴对联吧!贴对联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和邻居叔叔齐心协力把对联贴了上去。

贴完对联打开窗户一瞧,准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过年味:耳旁鞭炮声接二连三的传入耳里;在看看大街上张灯结彩,红红的灯笼给过年增添了一丝绚丽。

干完一切的一切,我们来到奶奶家吃午饭。

春节的随笔5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在昏暗夕阳的照耀下,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以往春节的那份兴高采烈,可能不会再来了”我想往年春节,我总是一付眉飞色舞的神情。在爆竹与烟花声此起彼伏的除夕夜里,我总是激动得难以入眠。一夜末眠的我,第二天就随着爸爸妈妈去拜年。跌跌撞撞的我在亲人们的包围下收获了许多的红包。片刻之后,我就与弟弟一起越过了呼唤我们吃饭的包围圈,一路蹦蹦跳跳地直奔玩具店。烟花、爆竹、彩蛋、玩具卡牌、玻璃珠……虽然这些不坚固的小玩意一下就会被我们搞到支离破碎,但片刻的欢乐也会令我们感到物有所值。

在大年初一后的几个夜晚,一切都是如此的热闹非凡却又安静祥和。我与弟弟、妹妹还有哥哥会相约在大伯家附近的一个活动中心里,把自己所集的所有烟花在此燃放。烟花在黑夜中的绽放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就如同一道道仙光在随着你的手臂舞动。低处的小烟花衬着不远处高空爆炸的烟花,显得十分的空灵,有一种说不出口的美感。色彩斑斓的火光把夜空照亮,几朵低矮的云也在光亮中原形毕露。这情景似乎在我某一个深入的梦境中出现过,着实令人暇想万分……而如今,这个杂陈着我童年记忆与幻想的活动中心,早以被房地产开发商给征用了,剩下的只有一片“不准无关人员出入”的荒地。小时候过年,最盼望的事不过是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电脑游戏罢了。当时我家里管得严,在家我根本就摸不得电脑,所以对那些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十分的渴望。只有过年,我才能大大方方地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电脑。一个不大的空间,却充斥着大伙儿的欢笑。如今,电脑依然是摆在那个角落,但人却再也不是那群吵吵嚷嚷、天真无邪的熊孩子了。

这春节,我对它虽然有失望与厌恶,但在一年的大部分时光里,我对它都是怀着一丝丝期盼的。每当我身心放松、平静下来时,眼前都会出现一幅画:在萤火虫温暖金光笼罩下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里,新年的钟声沉沉地敲响。那钟声古老而又凝重,却不失一丝温情。寺庙旁爆竹声声响,爆竹刺耳的声音杂着人们团聚时的.声声祝福,一派祥和。每每想到这里时,心里都会感到十分的愉悦与舒服,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感……这不就是对春节赤xx的期盼吗?它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我们对春节的情感,这份美好的意境,就是我们对团聚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眷恋!

春节的随笔6

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奶奶了。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开始动手包饺子了。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我听了心里美滋滋。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作文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作文

如果我在乡下的爷爷家过年,还不忘给奶奶家打个电话,以示新年的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了,我到亲戚家拜年,还不忘收些压岁钱,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你们说,我们家乡的春节有没有意思!

春节的随笔7

新年的第一天“姗姗来迟”

使华夏大地处处洋溢在“欢歌笑语”中

就连自然界都在默默“如影相随”

缔造了尘世“万象更新”的画面

每个家庭都在“温馨与甜蜜”中荡漾

世间亲情的可贵便被彰显

或许,这新年的“神圣寓意”

并不在于它的烟花多么“璀璨绚烂”

爆竹声多么“辞旧迎新”

而是亲人重逢、欢聚一堂

共享天伦之乐的一幕幕

才是新春佳节绚丽多姿的'身影

更是弘扬历史文化、传承孝道的契机

所以在此时节

归乡的游子们定会虔诚向神灵膜拜

祈求这些“温馨、感动”的亲情画面

能温馨永驻

同时祝福家人在新的一年中

永远“平安、健康、吉祥、幸福”

时光的静静溜走

并未因今日春节而放缓脚步

所以“暮鼓晨钟”的旋律还在上演

包括今天这个一年唯美的开端

还是在新春浓情氛围中“洋洋洒洒”

或许,我们只有认真珍惜这个节日

去热情拥抱亲情的伟大

才能写进新年伟岸的篇章里

尽管今夜的烟花已“断断续续”

缺少了昨日的“持续燃放和经久不息”

但一切的繁华事物就是这样“盛极而衰”

都有回归理性的一刻

只有心灵时空能认知“取舍”

和“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的道理

才会尘封过去,开始展望未来

并在新年的征程中

再次“劈波斩浪”、重新点燃激情

这新的一年才会“心想事成、事随心愿”

将“功成名就、云开日出”的福音谱写

春节的随笔8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的随笔9

春节是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每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我家在南方,按我家乡的老习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下旬就开始了。“二十四,扫房日”寓示着过年正式拉开序幕,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凉晒被褥、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故又称“扫房”,“除尘”。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充分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强烈祈求。

孩子们准备过年了,第一件大事是买好多好吃的零食,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有糖衣花生、麻枣、麻花、油酥糖,糖衣花生是由清一色白嫩嫩的糖壳包裹着精挑细选的花生,大小如杏,一口一个脆,又香又甜,一想到这儿口水就要流出来了;恐怕第二件事,就是买烟花爆竹了,各大店铺都摆满了各式烟花爆竹,可任我们随意挑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做各式各样好吃的菜肴,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墨迹未干的对联,窗户贴上了各色年画,在外地的人们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过一个团圆的除夕夜。这一夜,充满着团圆、和美、吉祥、如意!洋溢着不同于往常的喜庆氛围。

过了除夕就到了正月初一,掀开了春节的一大高潮。公鸡才叫头遍,家家户户都响起的“吡吡叭叭”的爆竹声,所有人都换上了崭新的衣裳,意味着新一年的喜庆、美好。这一天早上家家熬“初一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一起熬制的,这不是平常意义的.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吃完初一粥,在爸妈的陪伴下走亲访友了,遇人便说“新年好”互相拜年,孩子们并不喜欢串门,但一想到能吃到好吃的各色零食和领压岁钱,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

在我家乡春节期间还常常会举行一些民俗活动,比如“走马灯”,是家乡老艺人用竹条扎成马形,再用各色纸糊好,一个队伍大概有八匹“马”,由小伙子打扮成赶马人,晚上到各家各户为大家祈福。孩子们每听到那锣鼓喧天,就会涌起一阵阵快乐。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大小小的寺院都举办庙会,庙里摆放了各种贡品,最奇特的要数那“白米粿塔”了,层层而叠都是由白米粿做的,塔高有六十厘米,真佩服家乡老人的手艺啊,能让“白米粿塔”稳坐如山,据奶奶介绍庙会摆放“白米粿塔”寓意着希望子孙平平安安、步步高升。还有灯展,处处张灯结彩,整条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快过,是那样依依不舍。春节结束,是学生返校、大人回到工作岗位辛劳的开始。但不管怎样只要心中有企盼,企盼每年春节的祥和、团圆、美好,在外工作的游子就会更加努力!

春节的随笔1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着对春节的美好记忆。在春节,无论一个人身在何方,无论一个人经历如何,年关将至之时,都要收拾行装,风尘仆仆的踏上回家的归途。人们赶着回家,让家更温暖,让情更深厚。春节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让这个节日倍感人情味,让每一个人倍感幸福。

春节,能够抽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这就是幸福;能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这也是幸福;能够感受亲情的意义,理解人生的真谛,这更是幸福。春节给了我们幸福,让我们有时间,和家人聚在一起,忘掉压力,忘掉烦恼,忘掉功利。春节的幸福在于让心灵的停歇,对生命的顿悟,不再为了整日的忙碌,而错过一生的风景,不再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幻,而丢失了心底的快乐,不再为了承载超负荷的压力,而忘记了幸福的本真。那种自然纯真的生活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栖息。

我眼中的春节是一个充满幸福吉祥日子。年少时,春节就是一年中最让人期盼的节日,因为有新衣穿,有压岁钱,还有好多好吃的,春节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春节的喜庆和吉祥,表达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与期盼。过年是人们最快乐的节日,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享受新年的沐浴,充满着希望、得到了快乐、拥抱着幸福。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笼,温馨而幸福。四面八方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烟花点缀了夜空,演奏出新年美妙的旋律,更描绘着一种幸福的符号。面对五颜六色的礼花,许下来年的心愿,那一刻是幸福的,接到一条条新年的短信问候,爱便会充满心中。有爱和温暖包围我们,这是最大的`幸福,幸福就是春节的一个符号,在这样的传统节日,幸福是唯一需要表达的词。

春节里,全家围坐在大大的餐桌旁时,幸福被酝酿着、感染着,一年中不见的亲人总会有说不完的嘘寒问暖。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相互祝福:“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一句句真诚的问候,被春节的幸福和美满包围着。

春节,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的幸福表情,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幸福就是春节的符号。亲情在,幸福便在,春节将幸福的瞬间,凝固成永恒。幸福是春节的符号,幸福惊喜的每一刻,点亮又一个新年。

春节的随笔11

在忙忙碌碌中,20xx年春节走近了我们。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辞旧迎新传统节日,每到这时,家家户户都提前购置年货,打扫房间等,做着临近春节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节日气氛愈加浓烈和富有特色,各行各业大街小巷都处处显示着节日的喜庆和活力。走在大街上,你瞧,不论是大超市还是小店铺里都已摆上了品种丰富的糖果和干果,人们熙熙攘攘的挤在摊位前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准备过年的那种喜悦。路边的吊车正在紧张有序更换着街道的路灯,还装上了喜庆的灯笼。公司里和往年一样,每到这个时侯便会开展各项娱乐活动增加节日的气氛,有拔河,长跑,麻将,扑克牌等各种比赛,我也参加了几项,有些单位已经开始为职工发放大米,清油等过年的慰问品。每到这时我还是情不自禁想起孩提时代的新春佳节。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春节。过春节能吃到像现在水果糖里最廉价的那种水果糖,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奢侈的了。春节期间都是在比较安静的气氛中度过的,基本看不到庆贺的气氛,唯独看到的就是在单位大门的横幅上写着庆贺新春的字样,稍显冷清的气氛和冷飕飕的空气显得倒很协调。家里姊妹多,家境不是很好,每次春节前我们都是掰着手指头在算春节的倒计时,临近春节的那几个晚上兴奋的觉都睡不着了,到了年三十的早晨更是兴奋不已,一大早天不亮我们都爬起来吵吵嚷嚷的找母亲要新衣服,母亲被吵的无奈,只好放下手里的活,为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春节穿的新衣服,我们各自都开心地迫不及待地从母亲的手里抢起来了,拿到手的新衣服一分钟都不能等,赶紧穿到身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臭美的不得了,臭美过了还都要到院子里在别的小朋友跟前去显摆。

那时的春节,虽然家庭条件比较差,物质也比较短缺,但我们过的很真实也很开心,每个人都对过节有一份真诚的期待。那时的愿望就是阖家团聚,吃自己想吃的东西,感受大人们拜年的热闹气氛,可以穿着新衣服口袋里装着水果糖和小朋友们一起“疯”了,去尽情享受那种质朴纯真的快乐。

现在的春节,尽管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但内心却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压力占据着,心里没有一丝节日的喜庆之感,新春佳节,这个本该合家团圆,亲朋相聚的传统日子,却被现代人赋予了太多世俗甚至是很悲悯的因素,很多人利用这样的节日名正言顺成为拉关系走门子的最佳机会,“上贡”走访领导,用物质利益去赢得领导的亲睐博取好感,给这个中国最富传统特色的节日了蒙上一层阴影,使得节日气氛变得更加功利和媚俗,颠覆了春节春光明媚阳春万里的祥和与纯净,现今的春节总有些索然无味的空虚和乏力。

春节的随笔12

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只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打打游戏,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若是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

春节的随笔13

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快乐而充实。

春节的随笔14

前些天种的土豆还未长出一片叶子,这春节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了。所有人都给春节接风洗尘,忙得不亦乐乎。

市场上,超市里,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年货堆积如山,人们挑选着心仪的年货,又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张贴春联,倒贴“福”字,挂上彩灯和大红灯笼。我家当然也不例外,老妈为了让家里焕然一新,动员全家来了个大扫除。接着再挂上彩灯,又去买了50只蝴蝶样式的装饰品贴得满屋都是。

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桌前吃一顿自制的麻辣火锅,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其乐融融。窗外还不时传来鞭炮声,而烟花也把黑夜映得万紫千红。

到了春节那天,一大早便要吃一碗汤圆,这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而甜甜的糖水则预示着一年中一家人的生活会过得甜甜蜜蜜的。

然而,面对这样热闹的场面,却有人大呼:“年味儿淡了!”

仔细想想,似乎也是,我们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必须浓郁。我认为,在走街串门、迎来送往的间隙,不妨陪同家人一起提笔写春联,自己动手剪窗花,亦或是什么都不做,就只坐在爷爷奶奶身旁,听爷爷滔滔不绝地讲着“过去的故事“。在炉火旁,当你望着老人的皱纹,听着噼里啪啦的炉火声,那年味儿,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出来了。

新春快乐!

春节的随笔15

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Tags:随笔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