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卫生系统医学基础知识

栏目: 数据库操作系统 / 发布于: / 人气:9.87K
  卫生系统医学基础知识:

  一、了解血栓形成的概念

卫生系统医学基础知识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二、熟悉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和常见的原因。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

要点:

1.血栓形成的条件包含三种: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流凝固性改变。

2.血栓形成重要和常见的原因是: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三、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1.白色血栓

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构成。镜下呈无结构淡红色。电镜下可见血小板轮廓,颗粒消失。肉眼观呈灰白色小结节,表面粗糙质实,与发生部位紧密黏着。

2.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血栓形成头部后,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被激活和黏附于血小板上,致使血小板小堆不断增 大,引起其下游血流减慢和血流漩涡,从而再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如此反复,形成肉眼上灰白色与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外观粗糙 干燥,通常紧紧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壁。

3.红色血栓

为阻塞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肉眼上呈暗红色、湿润、有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早期与死后血凝块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

4.透明血栓

又称微血栓或纤维素性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要点:

1.常见血栓的类型包含:①白色血栓;②混合血栓;③红色血栓;④透明血栓。

2.形成延续性血栓的组成依次是: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

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血小板。

4.透明血栓主要发生的部位是:微循环的小血管内。

  相关名词解释

1.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蛋白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不同的病理因子影响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单纯红细胞减少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IDA):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存储铁耗尽,继而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4.巨幼红细胞贫血(MA):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导致的贫血。

5.溶血:指细胞遭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6.溶血性黄疸:溶血伴有黄疸。

7.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又称原味溶血,指骨髓内有红细胞在释放到血循环之前已经在骨髓内破坏,可伴有黄疸,其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

8.白细胞减少:指外周血红细胞绝对计数维持低于4.0×109/L。

9.中性粒细胞闫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在儿童大于10岁低于1.8×109/L或小于10岁时低于1.5×109/L时。

10.出血性疾病:因止血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以自发性出血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

11.血栓形成: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

12.自体输血:当患者需要时,安全输入自己预先储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13.异体输血:当患者需要时,安全输入与患者血型相同的他人提供的血液或血液成分。

14.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身的造血细胞经血管输注给患者,使之重建正常造血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