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行业范本 > 设计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

栏目: 设计 / 发布于: / 人气:2.17W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 干——赶 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yè gōng

代 舌 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 火 禾 少 火 丁 火 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2

《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枯燥。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进行一一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我在执教《鲸》这篇课文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课文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我准备了精美的教学课件,划分好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共用了两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重点教学字词句,第二课时重点教学说明方法。五年级学生年龄虽然处于高年级阶段,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还是比较短,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结合学生的这些年龄特征,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没有一讲到底,而是把课文分成几个小目标来由小组讨论完成教学,比如在教学生字上面我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1、自学部分:学生自己能够在课文中勾画出生字和生字词语,2、自己能够给生字注音,3、独立正确认读生字,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生字与小组合作交流。就如生字中的“鲸”字,为什么有“鱼”字旁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很好。

另外我在课文学习中也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功能,把课文教学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并且用课件出示,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小组围绕目标共同来讨论交流,比如在教学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时,小组很快就能找出课文中一些比较明显的说明方法,然后就会迫不及待的`想来汇报交流,使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各小组积极性也比较高。几个小组汇报完毕,教师再进行一些简单的补充,整篇课文就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偏重于客观公正而鼓励的话语少些,教学活动忽略了学困生的参与和接受能力等等,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3

写作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内心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去中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

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

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

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

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

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一、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山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的进步,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反思中完善自己,在反思中成长,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在教学的道路上写下美丽的诗篇。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4

20xx年春学期期末检测已经结束,为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现结合试题及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一、试卷特点

纵观此次期末检测试题,主要是从七个方面设置语境,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

题一:考查的是学生的书写技能。

题二:考查的是学生联系生活、在语境中活用生字词的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

题三:分别考查学生:读准该掌握的多音字以及方言习惯中易读错的字;运用字谜等形式分析汉字的结构;分辨常用词语中的同/近音字、形近字;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包括其中关键字的意思。

题四:考查学生对课文题目、作者与诗文等有关文史常识的把握。

题五:考查学生根据语境提示,记忆教材中要求读、背、述的优美诗句和关键词语。

题六:考查学生独立阅读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题七: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整套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学生实际,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题目,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努力在有限的题目中拓宽学生的空间;知识的灵活性适度,题量和难度适中,考查要点准确;题目样式上杜绝了语文考试试题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和偏题、怪题、难题的设置,且知识的覆盖面较广,和以往的试卷相比,更准确地诠释了课改理念。不失为一套优秀的综合检测试题。

二、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实际参考人数43人,总分3620分,平均84分,最高得94 5分,最低得61分,及格率100%。整体情况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收获之余,倍感欣慰,些许的遗憾将成为我与孩子们今后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三、答题分析

题一:内容选自练习六《清平乐六盘山》。根据卷面来看,不少学生书写的不够整洁,写错后用涂改液涂抹的频率很高,不得不引起重视。

题二:本学期的课文生字,个别学生仍掌握不住;相当一部分学生还缺乏在设置的环境中正确使用教材和生活中词汇的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题三:内容全部源自课本,且都是突出的重点训练内容,也是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要求未看清,答非所问;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似是而非,答题时出现判断性的错误。

题四:个别学生还不能准确把握课文题目、作者与诗文等有关文史的常识。

题五: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了些许错别字。

题六:阅读分析。欣喜地看到,通过平时的训练,不少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能读懂原文,按要求作答,失分较少。但少数学生在“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特点”方面,做的不够好。

题七是习作,整体较好:学生能按提示的要求去写;多数学生写作内容具体,层次表达清楚,语句通顺;结构比较完整……当然,这要得益于作文题目采用二选一的形式,给学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每一道题的设计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近,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来。但部分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有几个学生写离题了,说明审题时不够认真;少数学生写得平淡,缺乏表现力,病句也不少;还有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

四、几点反思

1、加强字词教学。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共同唱好“认读——理解——积累——运用”四部曲。

2、强化阅读训练。从试卷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缺乏,说明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还不强。今后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实践,强化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提取信息、理解词语、体会表达方法、把握文本内容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叙事类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3、重视语言积累。《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下学期起,我打算尝试采取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的语文教学模式,坚持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训练,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4、加强写作训练。小学生学语文,作文最棘手。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不愿意提笔,习作时也常常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很重要。同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比华丽的辞藻更为重要,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真情实感,只有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表达出来的情感才真实可信。总之,今后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说心里的话,讲求一个“实”字。

五、两点建议

1、试题的命制反映着课改的方向,传递着课改的理念,彰显着语文学科的特点,对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旦确定,不可随意变换,常常“翻新”的话,将会搞得我们无所适从。

2、这次中高年级的语文试卷,要求另附作文纸,无端地给我们收卷、装订试卷、阅卷(阅后要拆,分数统计后还要装订)制造了许多麻烦。多出半页纸,要给教师们省去多少事啊!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5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让学生了解写字的意义,认识笔画、笔顺、田字格,学习拿笔的姿势,为学生学习写字做准备。

教材安排认字;我、们、本、写、字、笔、皮、用、心,认识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

读一首儿童诗《写字很有用》,这首诗很浅显,让学生读后知道学习写字很有用。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诗歌,了解写字的用处,激发写字的兴趣。

2、 学习词语,感知“用心”的意思。

3、 认识生字条,识字9个,复习拼音,懂得利用拼音识字和正音。

教学重点:

识字9个,学习词语,感知“用心”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利用拼音识字和正音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文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播放课件)

二、指导看图

1、出示插图:有几幅图?(3 幅) 指导看清楚表示顺序的“点”。图上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蜜蜂和蚂蚁)

2、蚂蚁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听读诗歌

1、师示范读课文(生端起课本,坐端正,认真听,听准字音)

2、“大事情”指的什么事情?学写字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给朋友写信,可以写自己的名字,可以帮助我记很多生字……

3、师带领生读全诗。

写字这么有用,孩子们想不想学写字呢?

四、学习生词。

1、出示:铅笔、橡皮、田格本、我们、写字、很用心 (师范读)

2、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师利用拼音正音,复习拼音。

3、指名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

五、理解词语

1、出示文具:我们一起来认识铅笔、橡皮、田格本、这三种文具,铅笔是用来写字的,但是我们写错了怎么办?(擦掉)用什么擦呢?对,用橡皮,下面我们再来认识田格本,我们在写字时注意字在田字格中占格。

2、 游戏:找朋友(师拿出生词卡片,学生读,举起对应文具)

3、我们写字的时候要怎样做才是用心呢?

生:看清老师是怎么写的;生:写字时不要乱画,要一笔一划……

4、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写字,希望你们不仅学会写,还要写干净、整齐。

六、认读生字

1、从词语中剥离出生字,单独认读,请小老师带读生字。

2、“笔、皮”口头组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有困难的用拼音帮助。

七、读书,认识生字条。

学习在课文中将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出,抽生用实物展台演示,

生评价圈得是否正确、美观。

板书:铅笔 橡皮 田格本

我们 写字 要用心

教学反思:

进行本课教学时,我从学习《写字很有用》入手,引出问题:写字需要哪些工具?认识这些文具后,认读“铅笔、橡皮、田字格”。反复带读6个词语,用听读法使学生整体认读它们,然后抽出单字让学生识记。比如从第一个词中抽出“笔”字认、读、记、用(口头组词)。先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结合刚才读词语的积累,帮助学生识字。将复习拼音和学习生字有机结合,更发挥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当小老师,带动学生学习,当多数学生会读后,全班齐读,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常用的`“笔、皮”,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扩词,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引出“我们、写字、要用心”三个词语,进行初步认读。提出问题,怎么写字才是“用心”?学生有写拼音字母的经历,所以很容易体会,结合识字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本课还进行了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条中生字的训练,为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打下基础。

反观本课教学,我认为做到了三个结合:

1、复习拼音与认识生字相结合,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2、有效使用教材,识字与学习习惯养成相结合。

3、听读识字方法与拼音识字方法相结合,拓展学生识字途径。

注:本单元中涉及写字姿势的训练部分已经在拼音教学部分相机完成。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6

《鲸》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介绍“鲸”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的说明文。课文很简单,学生能很快地掌握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说明方法,如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该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一、查资料,探索鲸的世界: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鲸的相关资料,对鲸的各个方面有充分了解,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查的资料非常丰富,他们的资料已充分证明鲸是哺乳动物,很快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上课时,我让他们进一步交流并用一句话把他们资料中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告诉给大家。孩子们的汇报面之广已远远超出课文内容。有的孩子查到了鲸的不同种类,并通过图片说明须鲸与虎鲸的区别。有的孩子查到了鲸的史祖,并对鲸的史祖的生活状况展开讨论……

二、巧板书,理清文章线索:

然后我板书了课题《鲸》。板书时我把题号“22”写得很大,并故意写成两条“鱼”的形状,带孩子们进入海洋世界。课题《鲸》也写得很大,经观察孩子们说出鲸的一大特点——“大”。这也是第一自然段的关键。按照这样的方式我让孩子们迅速在课文中找出鲸的其他特点并上台板书。不一会“鲸的演变”、“鲸的种类”、“鲸的`食物”、“鲸的呼吸”等就出现在黑板上了。

三、放手读书,自读自悟:

接着同学们自由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找出各段中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第一个孩子说他喜欢学习“鲸的睡眠”部分,因为他喜欢睡觉。于是喜欢睡觉的孩子都和他一起朗读这一部分。学习“鲸的演变”这一部分时孩子们在课文中找出了鲸的生活痕迹:从陆地到浅海再到海洋。学习“鲸的食物”这一部分时我让女孩子读须鲸部分,男孩子读齿鲸部分,这样突出了须鲸的温柔,齿鲸的凶猛。学习“鲸的呼吸”时我出示了两个剪纸:一个是又粗又直的纸条,另一个是又细又高的,“聪明的渔夫”——孩子们一下子记住了鲸喷出的水柱并由此学会辨别鲸的种类。

在教学此部分时我穿插让学生说出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想象发挥:

最后我让孩子们选一个自然段用笔画出他们喜欢的鲸的样子,必须让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哪个自然段,是鲸的哪个特点。孩子们都画得很好。大部分孩子画的是“鲸睡觉、“鲸呼吸”、“鲸的种类”。对于比较难于用画表示的“鲸是哺乳动物”,有个孩子先画了个大大的鲸,然后在它身下画了个小小的鲸,非常形象。在画“鲸的食物”时,有的孩子在鲸的前面画了许多慌忙逃命的小鱼小虾,画面生动有趣。

本课后的作业是写一篇《我是某某鲸》的小作文,作文中要说明鲸的相关特点。

五、反思:

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课前充分查阅了资料,所以我本以为他们难以理解的部分如“鲸是哺乳动物”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看孩子们的画也知道他们已经学懂了这篇课文。教学中有些不足之处:如在学文与找写作方法部分有些脱节,留给孩子们画的时间也不够,对较难画的段落没有充分指导。

通过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以为较枯燥的说明文也能让孩子们乐学、愿学,看来只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就能让各种类型的课文变得生动并容易学习。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7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关键处处理: 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凉州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三、诵诗会。

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浪淘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凉州词》

1.指名背诵。

2.全班集体背诵。

二、学习《浪淘沙》。

1.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2. 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讨论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四、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1.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结合诗句具体谈。

五、填写我的视角。

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六、配乐朗诵诗歌。

七、课时小结。

作业设计:

1.背诵并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2.预习下一篇课文。

板书设计:

凉州词 浪淘沙

孤独 蜿蜒曲折

荒凉 流程长

同情 激奋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强调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整理复习中掌握了一种高年级语文课的复习方法--三重复习法。即:重积累――积累好词佳句;重朗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重拓展――注重学生情感知识的获取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主题,并在积累、诵读、实践中掌握复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8

一、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故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掌握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一)由“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入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听读课文:(课文朗读录音)

1、提出听读要求:①给生字词注音;

②思考:你认为米妮是什么样的人?

2、听完录音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全班56个人,分成14个小组,四人一组自主合作学习。

1、思考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写米妮的勤劳的?找出这些语句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两次写到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③作者又是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的?

④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交流活动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

(五)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话题目:我跟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断练习,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1、创设情景一:放录相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描写其舞蹈动作的优美;

创设情景二: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情景一: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情景二:让学生有话可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精彩片断

在教授本课时,有两处最精彩的片断。

1、说话练习片断:学生根据两个题目大胆发言,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在家从不干家务,过着“衣来伸身,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学生还大胆地承认了自己考试舞弊的行为;还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自己的缺点,还指出了同学的不足……敢于坦露自己的心底,把缺点摆出来加以解决。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2、学生对习作评价片断

这一环节形成了本堂课的最高潮,学生涌跃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比较准确。现将几个同学的发言实录下来。

①对胡迪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她的习作写的好,几个动词用的好,比喻句也很形象。

学生乙:她从侧面进行了描写,写了观众的反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有,突出了舞姿的优美。

学生丙:我认为应该要重点写动作,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学生丁:我同意学生丙的看法。我认为文中的句子要尽量避免重复,用词也要避免重复。

②对姚铮铮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我很喜欢她的语言,很幽默,令人发笑,她的每篇文章的语言都是这样的,值得我学习。

学生乙:她写了自己的.高兴心情,还写了她回家路上见到和想像的情景,这是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

学生丙:这种写法与课文中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的写法相似。

学生丁:写的太短了,还可以写长一些。

③对廖智勇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廖志勇读得很有感情。他写了受到老师批评后的心情。不过,他是我们班学习最认真表现也最好的学生,应该没挨过老师的批评,本文是他想像出来的崐。

学生乙: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更突出了他的心情。

学生丙:我受到批评后的心情和他写的一样,我认为他写的很真实。

三、教学反思

1、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教材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这种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这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

2、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童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基于这一点,我设计的两个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专家点评

本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对教材处理得好,把它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的“范例”和“中介”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观,与以往的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材观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教学按“知识──能力──素养”逐层推进,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努力,这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三是通过设计题目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要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对教材的语言进行品味思考。这堂课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掌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一、导入新课

1、《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板书――《奇妙的克隆》

二、释题:

1、生齐读课题,说说中心语是什么?

2、“奇妙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那么克隆到底奇妙在哪儿呢?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的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卓、畜、薯”都是翘舌音,“例、率”声母都是“”,“雌、饲”都是平舌音。

四、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1、文章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2、交流:第一段(1-4):介绍克隆是什么。

第二段(5-):介绍1996年人类得到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段(6-8):介绍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第四段(9-):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五、学习第一段

1、克隆到底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巧妙、有趣地作了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

(1)什么是“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呢?它们有什么区别?(第二自然段)(下定义、比较说明的说明方法)

(2)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克隆”本领?(第三自然段)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低等生物又是怎样“克隆”的呢?(第四自然段)(举例子说明)

六、指导写字。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会写“和、姐”等6个字。

2、运用猜读等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自己想办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成功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学生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表演(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标准:表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教学建议:

一年级学生排演课本剧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求不要太高,必要时可示范引导。另外,教师可在学生搜集动物尾巴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教学反思:首先,我先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用板书示图来表示小壁虎的借尾过程,并让学生根据示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种简易的示图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是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让学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只小壁虎,当自己的心情高兴时是怎样的语气,当自己的心情悲伤时又该是怎样的语气,这样学生会感同身受,读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

教学反思:

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后讲解壁虎的相关知识,后出示“尾巴”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复习上个学期学过的课文《比尾巴》,学生在旧知识的启发下能很快地进入情景,在播放录音之前,我给学生一些学习要求:一、标上小节号;二、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标出来。课文的动画课件学生看起来特别的感兴趣,所以对于文章所讲的内容记忆也就特别深刻,而在第二次播放录音的时候,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小壁虎先后向哪几种小动物借用了尾巴?都是怎么借的?结果怎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自然在听课文的时候便能注意到这些问题。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11

设计背景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活动目标

1、认识1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制作PPT(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听,一只美丽的小鸟,正在动情的为这棵大树唱歌呢,大树正摇曳着枝条认真地听着,多美的画面,他们之间有个动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生字词可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

3、交流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4、指名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一(把)斧子一(双)眼睛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鸟儿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教学反思

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我落泪了,为文中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伤感的友情而感动。小鸟的那份执着、忠贞、真情,正是我们所渐渐淡忘和遗失了的东西,因此显得尤为珍贵。本着“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学生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一堂课下来,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很高,教学目标二、三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大树给小鸟说悄悄话这一环节,学生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不足的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刚开始时没进入状态,老师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足。

大班去年的树反思二:语言活动《去年的树》大班教学反思(674字)

星期三上午,我在语言组上了一堂公开课,是语言活动《去年的树》。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情深意长,带着些伤感色彩。整个童话的`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句,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

整个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讨论――欣赏――理解――谈话。对这个故事文本我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因为我认为这个故事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对于中班幼儿怕难以理解。所以最后一段我去掉了,直截了当地“小鸟看着灯火,伤心地留下了眼泪。”再有为了渲染小鸟追寻大树的急迫心情,我在小鸟找寻大树的过程中用了“赶紧”、“急忙”两个词语,使幼儿更易理解。活动下来,老师们给了我中肯的评价。点出了成功之处:活动环节清楚,设计合理,课件运用较好。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题也很好,发挥了幼儿的想象,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语言活动中的词语解释能自然随机,把握较好。看到成功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1、语言活动中的对话可以着重复述。2、是否可以让幼儿先看图说说,别完整呈现整个故事,使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更好发挥。3、在第二环节提问到最后时,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小鸟的朋友大树没了,小朋友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再教师总结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友谊,这样的话目标达成度会更好。

总之老师们对我的评价恰到好处,真是应了古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是啊!通过老师们的评价和讨论。我从中发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也理解了上课之前的一些困惑。例:最后谈话环节,不用深入挖掘大树的用处,太过了会偏离主题。再例:对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情感缺乏总结。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实践反思,使自己在业务上更进一步。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指导学生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在汉字王国中,有许多汉字兄弟,它们长得很像。你们看它们来了。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1.让学生观察一组象形字。

2.学生谈观察后的发现。

3.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并与现在的汉字对照,指出学习识字时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现、探究识字方法

1.字卡出示“漂、飘、完、园”4 个字,学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2.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学生谈发现。

3.小组内交流、汇报。(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学生汇报后,板书“票、元”两个字。学生认读、组词、理解词义。

5.出示“直”“扁”两个生字,学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6.指导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教师板书。

7.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学生谈发现。

8.阅读“学习伙伴”的话,观察四组生字,总结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9.分别说出认识各组字分别用的哪种识字方法?

10.课件出示 6 个生字,学生认读巩固。

三、联系生活,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1.出示“张”字,学生认读。

2.找出班内姓“张”的同学,说明:“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张爷爷。(板书)

3.出示其他带“张”字词语,学生自学,理解字义。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①“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学生用动作演示词义。

②“一张画”利用实物理解词义。

③“开张”配画,并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此教学设计旨在运用多种方法,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5.引导学生根据“张”字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四、巩固方法,课外延伸

1.课后,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体会生活中“张”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五、课后作业

1.读词语,巩固认字。

2.在生活中找句子,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关于语文的设计教学反思13

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我校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四)、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