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行业范本 >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

栏目: 工商管理 / 发布于: / 人气:2.97W

摘要互联网技术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与信息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从构建主义教学观出发,探索了以学习目标定位(企业信息管理和应用者)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侧重构建学生对企业商务环境、业务流程和决策支持的深刻理解。并以《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课程为例,将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理论知识要点教学,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发现、分析、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信息管理;构建主义

一研究背景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管理者综合素质和信息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适应互联网经济环境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是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信息管理类课程是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商业数据分析等,根据对接行业和培养方向不同,在教学目的、内容上有所区别。此类课程由于理论与实践性并重、切实提高了学生信息管理领域的认知和应用技能,为实现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引导传统商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强信息化技术推广和成果应用。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趋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驱动力,我们更应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中心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始终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的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整体发展[1],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但据近年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应用型院校毕业生知识水平、学习实践能力较好,开拓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对偏低[2]。而且,企业极其重视毕业生素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仍有明显偏差。究其原因,课程教学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从信息管理类课程来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与实践脱节。商贸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及互联网技术应用日新月异,而课程教材更新周期长、滞后于行业发展实际,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到企业调研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后台信息管理,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如何下手。第二,教学方法不够生动和多样化。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多采用灌输式教学,课堂大部分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方式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和方法,但学生参与少、师生间互动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学生知识结构与教学目的'不匹配。学习信息管理课程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多已具备经管知识基础,但技术知识背景较薄弱,缺乏数据库、信息系统等先行课铺垫,往往感到本课程理论枯燥、实践繁难。在有限课时内教师要完成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应用操作的辅导,很可能顾此失彼。总之,许多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信息管理课程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客观上影响了学生持续学习成长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正是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现状,作为教师更要深刻把握行业需求[3]与学生特点,尊重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色。本文认为,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动态适应性调整;二是基于构建主义教学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革新。首先,使学生明确‘做好一个信息管理者和应用者’的学习宗旨,从角色定位出发,以深刻理解企业商务环境、业务流程和典型应用为主要目标,准确把握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必要时辅助参与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优化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侧重‘偏管’的相关理论要点,并在每一章节引入丰富新颖的案例,对系统开发工具、软件原理等仅做概要介绍。其次,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理念。依据构建主义教学观,采取案例法、项目法、角色扮演法和企业调研等多种手段[4],课堂上更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认知和经验,注重构建与理论知识点相关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创设体验(唤起记忆)——观察反思——归纳总结——推理验证”的体验式学习循环过程,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发出新的知识经验,鼓励群组之间的知识共享,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发现、分析、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连锁企业信息管理》为例的教学改革实践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是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连锁经营方向)培养计划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普及型主干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后,经常面临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多渠道商务活动的实际问题,理解掌握连锁零售企业信息管理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业务管理过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了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优化

根据职业发展方向所确定的学习目标,更注重掌握企业信息管理原理,理解各类信息系统的共性,注重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内容上删减了系统开发、文档编制部分,着重于商业企业运营管理模型、前后台系统管理等核心模块,增加了零售行业发展前沿知识介绍(全渠道零售技术与应用、在线零售运营数据分析、物联网等),修正和拓展了原有理论框架。

(二)理论教学中采取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和体验式学习理论,采取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该方法与传统案例教学主要区别在于案例的开放性,不必完全由教师课前准备好,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构建案例。教师先按照教学目标给出案例背景及框架,在关键处‘留白’,启发学生讨论,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调动学生自身经验加以补充,再从共同构建的背景中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获得知识,做到因材施教。开展此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应事先了解教学对象的企业实践经历。可通过前期的专业实习指导或专业培养计划获得信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或联合培养等),定向开展一些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案例。“连锁企业基本物流模式”作为本课程的核心重点和难点,因其抽象和复杂性,很难在两学时内使学生掌握。本次教学改革实践运用了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具体分四个步骤:首先创设情境。以图文、视频形式给出一些零售企业订货和物流过程的实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特征,思考和总结规律;二是协作共享。教师再请学生分享在某家电连锁企业的实习经验,讨论关于业务流程、运营模式等问题,将各人在不同岗位的经验认知拼凑成完整图景,并适当加以补充;三是知识整合。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拨开现象看本质,发现、归纳企业的典型物流模式,形成一个生动的案例;四是拓展创新。从传统零售业态延伸开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开展多渠道零售的物流模式有何变化、信息系统如何完善’等拓展性问题。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本质上是对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认知加以重新归纳整合,从新的角度和更深层次理解同样事物,完成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从而由学习者构建了学习意义。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师生互动,也可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开展调研活动并在课上分享。

(三)实践教学中采取虚拟项目小组法

本课程设置了若干个分析应用型实验,从开店到进销存管理、退货和盘点。要求学生自组团队、讨论商定实验任务,模拟企业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各种问题。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基本步骤和操作原理,自主搜集资料、确定分工,‘自导自演’整个实验流程,最后总结陈述,形成书面报告。教师再对各组的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整体过程与团队合作情况加以考核,鼓励学生对实验系统和本项目设计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此种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的空间,重在培养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结论

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信息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推进。这不仅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大胆改革,改善学习体验、挖掘学生潜能,以新颖实用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认知过程中解脱出来,真正掌握和拓展企业信息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更好地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齐鑫,张晓梅.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5,(7):91-93.

[2]鲁伟,刘承赫.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评价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0):88-91.

[3]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李梅,彭定新.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流管理类课程的实践初探[J].法制与经济,2012,(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