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行业范本 > 保险

养老保险论文

栏目: 保险 / 发布于: / 人气:2.36W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老保险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保险论文1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

(一)“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到“统账分离”的初步尝试养老保险的保险基金分成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要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统账结合”的模式。从1995年到20xx年之间,我国主要采用的是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通道式”管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资金使用并没有特别明细的界限划分,这也是后面出现的养老金“空账”问题、缴费不实等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队伍的扩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显得愈发严峻,20xx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改革试点方案》提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核算和使用。20xx年国务院在总结东三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各地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截至20xx年底,全国有13个省市不同程度地做实了个人账户,但是只有辽宁实现了8%的的个人账户做实。

(二)从现收现付到部分积累制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现收现付的筹资处理模式,不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储备,而是从当期的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角度出发,以支定收来支付当期的养老金,这种筹资模式达到了收支关系简单,管理简捷方便,没有资金贬值的风险和基金保值增值多重压力。

二、我国养老保险的对策分析———从做实个人账户角度

(一)做实个人账户的必要性

1、沉重的历史性债务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如今,养老保险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创新,成绩是显著的,当然也有着不足,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模式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筹集模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不得不做出制度改革,经过不断地设计与探索,逐渐采用了部分积累的“统账结合”模式,新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为现行的制度积累养老保险基金,同时又要兑现以前的制度留下的对于劳动者的养老保险承诺,制度转型造成的“转制成本”由此产生。

2、“空账”问题

“空账”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前面提到的历史性债务与“空账”问题的产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由于未能妥善的处理历史性债务,在新的制度下采取“先实行个人账户空账,然后再逐渐做实”的策略,这样在养老金历史性债务责任未清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在职职工退休时他们的养老金支付实际是从当期在职的职工的个人账户上提取的,这种现收现付性质的“统账结合”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本身的要求和目标,这样一来个人账户仅仅成为了一个空壳,没有实质性的作用,针对“空账”问题,其措施显然是要逐渐做实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混为一起,20xx年开始国家也决定进行统帐分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方案。但是目前来看空帐问题仍然严峻。

3、养老保险面临潜在危机

第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者队伍扩大。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世界范围类的社会保险和事业中也是一个需要突出注意和研究的现象。问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整个社会的人口年龄趋于老龄化,受生育政策、生活质量、医疗条件等多方影响;第二是在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中,缴费人数相对减少而享受保险的人数相对增加。第二、诚信缺失,缴费基数不真实。法律监督和保障的不力、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缺失、社会责任缺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明、责任分担不清等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缴费不实。在养老金的给付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虚报、冒领层出不穷,许多单位和企业出现职工“非正常提前退休”,退休队伍被严重的年轻化,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养老金入不敷出,本该用以长期存放并做投资的个人账户基金被提前用以支付大量的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更别谈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效果了。

(二)落实个人账户做实

1、养老保险稳定运行需要处理好三对基本范畴

(1)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表现在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对于养老保险行业而言,我们所谈到的主体包括了政府、企业及个人三方面,三者的合理分配方能到达养老保险的本质要求。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劳动者在退休后能够有抵御年老风险的能力以及保障劳动者队伍的基本生活水平,那么无论是国家、企业及个人都需要为养老保险事业的良好发展尽义务,需要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出力,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身上,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同时企业、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发展和老年生活建立保障,国家所起到的作用是基础性的,需要履行对广大企业和对个人的承诺。

(2)公平与效率。在养老保险的发展中公平所扮演的是“减压器”和“稳定器”的作用,我们知道养老保险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是对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这种基础性的保障形式中如果不能处理和好公平问题,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的和谐稳定发展不利。在分析养老保险时,公平显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想要达到理论上的完全公平是不可能的,我们讲的公平是说在养老保险制度良好运行、养老金合理发放,养老保险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的情况下的惠及全民的普遍性公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空间上地域上的公平,二是在养老保险体系内本身做到公平。效率问题则是“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的问题,使养老保险制度良好运行,不管制度的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养老金的支付、养老金的投资与收益等方面都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3)政府与市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是有保值增值的需要的,养老金需要投入到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运营,这是我们应当选择也必然选择的道路。考虑到养老保险的特殊性,其对于投资工具的选择需要谨慎,更多的选择那些作长期投资、投资回报较好的资产组合,安全性需要首先考虑;政府的作用往往是监督和管理的角色,也是养老保险发展的坚强后盾,养老金投入市场后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和管理措施,在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养老金投资的失败意味着广大劳动者用以养老的基本保障被破坏,后果可想而知。

2、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扩大到全国

(1)个人账户做实工作进展平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谈到目前我国已经在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部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并且稳步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些省市做实的个人账户资金总共达到了2700多亿。按照相关资料显示,如果按照8%来做实个人账户,实行统帐分开,那么预计到20xx年养老金统筹会出现结余,制度将良性运行。当然在做实个人账户的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可能预测或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困难,不过这是我们必然面对也必须面对的,任何一项政策或策略的成功总是要经历各种曲折和实践的检验的。

(2)继续积极稳妥的开展个人账户做实工作。首先、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管理、分开核算。根据统计,截止20xx年我国养老保险账户个人“空账”运行的规模已经超过了7400亿,并以每年1000亿的速度扩大,有预测,到20xx年老龄化高峰期时,当期的养老金的支付缺口将会达到4400多亿“,空账”会高达14万亿元。只有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开核算与管理,那么个人账户的基金才会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基金的使用才能够透明化和清晰化。其次、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逐步消灭历史债务。目前关于做实个人账户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就是历史性的债务问题,可以适当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和分摊程度,利用国有资产存量是一个合理和可行的选择,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来解决历史欠账。再次、切实做好法律保障和监督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合理的去落实政策和方案就必须有规范的制度和法律来进行保障,我国人口众多,全国范围类的养老保险运行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尽可能的做到清晰透明有效才能将个人账户做实落实到位。最后、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这一项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对待的,养老金投入到资本市场要充分考虑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增多,基金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会逐渐的体现出来。

养老保险论文2

笔者所在林场从1991年11月起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96年6月补办投保手续并缴费),养老保险业务由财务科和劳动人事科共同管理。个人应交费由劳人科计算上报批准后,下发给各单位代扣代交财务科,财务科收款后上缴自治区林业保险管理所。几年来,只在财务科“其他应收款”下设“养老保险”明细目记录收费情况。结果,每人应交、已交、欠交费没有个详细的数据。经常有职工来闹事,说是多交了保险费,要求退还。

1999年5月,我们着手清查历年缴费情况。在清查工作中,发现有些单位只代扣而不上交,所扣款自己存着吃利息;有些人根本就没交;有些单位上交代扣款时没有附交费人员名单。针对现状,我们在银行开设了保险专户,做到保险基金专款专用,明确只有收到款项时,才能算交费。运用Excel为每个职工设立个人缴费明细表,作为“养老保险”明细账的附表。这样经过清查,追收欠费,填写《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并发给职工核对签名,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大力宣传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意义,使职工转变观念,提高了对参加养老保险的认识。使养老保险个人应交费的收缴难度降到了最低处,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也步入正轨。

在对职工养老保险个人交费管理方面,取得如此成果,得益于Excel工作表的有效运用。下面将此个人缴费明细表的设计、编制、公式设计、使用方法等具体介绍如下。

一、设计目标

与账簿对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直观实用,能随时查询。

二、本表的设计与编制

本表分四部分(见附表):

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含:“单位代码”,人员所属内部单位,可以随着人员内部单位变动而变动。“微机编号”,每人固定一个编号,与保险手册中编号一致。“投保标志”,根据一定规律编制,其中小于20为在职人员,大于20则为不在职人员。“序号”,反映各人在职情况,由公式自动给出。“姓名”及其他认为必要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部分,可以与其他有关职工管理方面的程序通用。

第二部分为各年缴费情况,含:“年应缴费月数”,“上年月均工资总额”,“缴费比例”,“个人月应缴费”,“个人年应缴费”,“个人年已缴费”,“累计个人应缴费”,“累计个人已缴费”,“累计个人欠缴费”。

第三部分为各年缴费详情,含:各年度各月份分栏显示。

第四部分为附加表,为方便管理而设计的统计表。

本表可与上级年初核定的缴费名册相呼应。

三、本表的公式设计

行设计:第一行为表名。为方便工作,合计数署于表前,即第4行。D4单元格键入公式:=COUNT(D5:D960),显示所有在职人数。AI4单元格键入公式:=SUM(AI5:AI960),显示个人应交费合计。将AI4公式复制到其余各栏:将光标定位于AI4,将鼠标指针放到右下角,呈黑+字时,按住左键往右面拖曳到所需位置即可。

列设计:“序号”显示在职情况,D5单元格内键入公式:=IF(E5>20,″″,1),表示假若E5大于20,D5为空白,否则等于l。使用填充柄(拖曳填充法)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个人月应缴费”等于相应年度“上年月均工资总额”“缴费比例”,AN5单元格内键入公式:=ROUND(IF(AL5=″″,0,(AM50.02+0.04)),l),表示假若AL5为空白,则AN5等于0,否则等于AM5乘2%,积数末见分进角后保留一位小数。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个人年应缴费”等于“应缴费月数”场案鋈嗽掠缴费”,AO5单元格内键入公式:=AL5矨N5,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个人年已缴费”等于第三部分相应年度各月缴费的总和,AP5单元格键入公式:=SUM(BX5:CK5),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累计个人应缴费”等于前面各年度“个人年应缴费”加本年度“个人年应缴费”,AQ5单元格键入公式:=AI5+AO5,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累计个人已缴费”等于前面各年度“个人年已缴费”加本年度“个人年已缴费”,AR5单元格键入公式:=AJ5+AP5,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

“累计个人欠缴费”等于“累计个人应缴费”减“累计个人已缴费”,AS5单元格键入公式:=AQ5-AR5,正数表示欠缴数,括号内数据表示预交数。使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所需的末行。连续几栏(行)使用公式时,可一次复制公式,先选定要复制的这几栏(行)拖黑,用拖曳法统一复制。

四、本表的实际运用

平时按“微机编号”排序,临时使用可按具体需要重新排序。在合计行下插入一空行,使用筛选方式,单击工具栏“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在筛选方式与“姓名”间拆分窗口,单击工具栏“窗口”——“拆分窗口”,或“窗口”——“冻结拆分窗口”,光标在拆分窗口的右面活动,以调整屏幕所显示内容。单人交费时,采用查找方式在“姓名”栏直接查找,将光标定位于姓名栏,同时按[Ctrl]+[F]键,输入所查找姓名,按[Alt]+[F]键(或左键单击“查找”)开始查找。单位集体交费时,采用筛选方式,并在该空白单元格内键入公式:=AT4-AT4原有数据,以检查并核对新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在“单位代码”下单击黑色倒三角,选出该单位后再在“姓名”栏找人。所交款项填入帐簿记载的相应年月。若某人某月有两笔以上交费,则在相应月份的单元格内输入数据时使用“=……+……”,各数据相加,显示出来的是和,而在单元格编辑栏则可见各原始数据。

本表所交款项输入后,即可自动显示各人应缴、已缴、欠缴数,若将公式稍作改动则可随意显示所要时间的上述资料。本表可随时查询各人的缴费情况。

以上是1999年清查时用表,将各年数据同时显示于一个工作表中,故表格较大。以后每年与账簿对应,建立新账时,建立新表。每年年度终了对账结束,当账账、账实相附后,打印一份与账簿一并保存下来,该Excel工作表则作附属资料保存备用。年初只需将当年在职人员选出(可用筛选方式),将本表第一、第二部分数值复制到一个新建Excel工作表中,加上本年缴费基本情况及各月缴费详情即可(以前年度累计缴费各栏可省略)。本年缴费基本情况及详情的设计及其公式则与上述类似。年内有新增职工的,加在后面。

养老保险论文3

摘要:

我国属于农业性大国,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而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新农村建设中所实施的相关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覆盖面越来越广,这些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这些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快速准确的进行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有关人士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我国从本质上来看属于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最大比例的人口数量,所以维护农村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整体的稳定发展,因此,建立起完善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急需完成。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养老保险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这些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保险工作积累了很大的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也从本质上转变了城乡居民家庭养老的传统思想。虽然养老保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城乡居民的承认,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急需进行改善。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整体参保意识较弱,很难扩大保险面。

此种问题的表现有:某些中青年群众对于养老保险没有正确认识,认为此问题离自己非常远,没有必要现在关心。而某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城乡居民保险最终会像惠农等政策一样给于农民相关的补助,并取消掉或降低某些面的税收,认为只要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基本的养老政策,这样他们也不会参保。另外,民众认为关于参保的相关政策会不断的变动,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担忧,第一是担心政策变化太快,缴纳的保险费用会白花;第二是担心城乡居民保险费用会越来越高,最终在经济上无法承担;第三是担心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现阶段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在以后会出现贬值。

(二)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众多,保费收缴较为困难。

现阶段大多数农村的青壮年农民都出外进行务工,有的农村甚至整家、整村的外出务工,只有像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才会回家一次,更有甚者几年才会回家一次,这就造成了这些人的保费收缴非常困难。为了确保保费上交工作的完成,有些村民的保费是村干部个人或参保人亲戚垫付的。

(三)政府补贴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很难吸引居民主动参保。

政府没有投注足够的补贴,并且所得回报赶不上养老的期望值,这样无法吸引居民参与到养老保险中来。主要表现在:第一方面,缴费的补贴不成正比。对于养老保险来说,政策方面的相关规定是多缴多补,少交少补。但是实际情况是多缴时补贴并非是按照正比进行的,高缴费的补贴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比例实施。

第二方面,养老保险的待遇也是不成正比的,比如说居民不管是缴纳100元的保费还是缴纳3000元的保费,所得到的基础性养老金都是70元。

(四)经济困难户保费缴纳困难。

现阶段城乡还具有很多的困难群众,包括残疾困难户、五保户、低保户以及受灾群众等等,这些人的经济相对拮据,没有能力上缴保费。另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低收入群体,这些人的收较低并且不稳定,维持着基本的生活都相对困难,要是想长期缴纳养老保险是非常困难的。

(五)城乡养老保险工作量非常大,完成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主要是在基层完成的,这就使得具体工作的点多、线长、面广,会涉及到多个县乡区域,参保人数巨大,并且很多是在外务工人员,要想较为全面的完成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就需要非常大的工作量,就要投入非常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是现阶段从事养老保险,尤其是在县乡从事养老保险的人员较少,工作量非常巨大,完成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二、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升群众养老保险意识。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包括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进行广泛的宣传,采取形式多样以及覆盖面广的宣传,使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对于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怕变、怕不兑现以及怕不划算等心理,要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使得城乡居民对参加养老保险的优越性充分了解,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参保意识,推动农民自觉自愿进行参保。

(二)拓宽居民参保的途径,增强参保工作路径。

一是要开展示范点建设。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选择典型的乡镇建设服务示范点,典型乡镇要具有养老保险参保率高、保费收缴便捷、工作条件比较好并且养老金发放顺利的特点,从而形成较好的带头作用,以便全面推行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二是要积极探索银行代扣的新思路。在开展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时,要以方便居民参保作为主要目的,探索运用网络系统连接搭建起银行代扣新模式,建立起完整的、规范化的保费征缴系统,从而最终达到网上缴费的目标,进而通过方便快捷的服务带动城乡居民积极参保。

(三)提升政府补贴的力度,从而吸引广大居民主动的参保。

首先要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虽然我国的基础性养老金根据国民经济水平适时在调整,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等越来越严重,基础养老金的涨幅还是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次要提升政府的补贴水平。现阶段个人缴费高低与政府补贴并不成正比,个人缴费上升一个档次所增加的补贴标准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建议按照城乡居民具体的收入水平适时调整基础性养老金以及补贴标准,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缴费激励机制,提升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

(四)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实现最后一公里服务。

一是要提高基层人员工作待遇,增强工作积极性。基层人员对于城乡居民社保工作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人员不单单对当地民情有所了解,更是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工作积极、能力强的人员给于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上门服务促进居民参保工作。二是要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参缴费、领取待遇。政府管理部门要将工作经费足额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要加强基层工作力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定期组织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和完善年度考评机制,来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建立并完善困难群体帮挟制度。

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于上述提到的经济困难户、特殊人群进行摸底登记,对于那些属实的人员要建立起特殊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可以通过财政制度倾斜,鼓励企业、公司或者私营业主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来解决缴费困难问题,保障他们享有同等的养老待遇。

三、结语。

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及发展,使得多年存在于我国农民中老有所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使得现代社会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代替以土地养老的全新制度。随着多年的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从早年的试点发展到了覆盖面广、制度健全的新兴制度,并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需要群众整体参保意识较弱,很难扩大保险面、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众多,保费收缴较为困难、政府补贴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很难吸引居民主动参保、经济困难户保费缴纳困难、城乡养老保险工作量非常大,很难完成目标任务等等,相关管理部门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龙。南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xx。

[2]韦立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xx。

[3]黄新琴。新形势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

[4]董智勇,朱志玉,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l。农村财政与财务,20xx。

(李金枝胡坤爱: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养老保险管理工作。)

养老保险论文4

1辽宁省养老保险运行规模分析

1.1辽宁省养老保险缺口较大

20xx年起随着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逐渐深入、辽宁省养老保险收支规模均不断扩大,基金征缴收入由20xx年的135.4亿元,到20xx年增加到727.2亿元。但是快速增长的收入却无法满足养老保险支出的需要,辽宁省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由20xx年的178.6亿元,到20xx年增加到883.6亿元。造成辽宁省基金缺口不断增加由20xx年的43.2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156.4亿元,平均缺口水平可占基金支出的17.4%。

1.2养老保险替代水平有所下降

通过收集历年《辽宁统计年鉴》中关于养老保险的有关指标,并以此指标下的数据为样本,经过整理得出辽宁省从20xx年至20xx年十一年间的现实养老金替代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20xx年的60.94%,20xx年的57.59%下降到20xx年的44.08%,此后虽然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到20xx年为46.91%。其中辽宁省从20xx到20xx年间波动较小,最大值为20xx年的47.47%,20xx年的养老金替代水平处于最低值,为44.08%。这七年间的波动范围都控制在3%以内,基本维持在45.00%左右。

1.3国内生产总值保险系数较为稳定

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时也决定了社会成员晚年基本生活需要满足情况和生活质量。根据国际通行规则,一般以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满足社会成员养老需要的份额。利用辽宁省历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20xx-2011年养老保险支出增长幅度平均水平为17.5%,比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的16.1%要高,国内生产总值保险系数基本维持在4%。

1.4实际缴费水平不足

辽宁省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事业职工与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上遍及省内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但从20xx年至20xx年征缴收入、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对比关系测算出的实际缴费率平均水平为17.59%,未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设定的28%缴费率。

2改进建议

2.1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

由于《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规中对于处罚条件规定不够详细以及惩处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执法力度不强,部分企业钻政策空子存在着不参保、缴费不及时、不足额缴费等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使得实际实现的缴费率能够不断提升,最终达到制度预期的缴费水平,这样有助于通过提高实际缴费替代率,从而实现制度预期的缴费替代率水平。同时,通过不断的对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宣传,使得企业以及企业的职工,其中尤其是第二产业企业及其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和缴费的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社会公众成为主动关注企业为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情况的监督员,成为监督企业缴费的生力军。这样即可通过提高实际缴费率,实现制度设定的替代水平,而且可以增加职工累积的缴费年限,实现社会统筹中32%的代际供养替代率,进一步促进制度设计替代率的实现。

2.2加强基金的增值能力,减缓替代率水平下降速度

利用前人的一些研究,当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既定的情况下,工资增长率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会出现反向的相关关系;若工资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与替代率会出现正比的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平均工资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水平处于较高的层次,个人账户的自我保障能力也会不断强大,养老金个人账户能够实现的理论替代率也会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辽宁省人均工资水平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平均水平已到达14.4%,致使养老金替代率呈现出快速下降的态势。在当前工资水平快速上升时期,要求养老保险的积累基金必须能够实现较高并且较稳定的收益水平。目前提升养老保险基金增值水平比较现实的方式是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金融投资运作部门或独立的运作单位,强化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能够有助于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得到提升,从而能够保证辽宁省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有较充足的供给。

2.3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制度

由于辽宁省老龄化加剧以及制度赡养比例的节节攀升,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成为必然。保持一个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适应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既有利于对养老保险制度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还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持续时间必定也会随之增长,在退休时所确定的养老保险金发放水平必定会因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在养老保险发放制度中引入指数化调整机制是必然的,从而实现保障退休人员的收入能够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保持适度的增长,从而保障养老金的购买能力。

2.4采取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模式

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国家保障到社会保障所产生的较高转制成本,仅靠向企业和企业职工收取养老保险费这一条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势必会产生较大的收支缺口,形成个人账户空账和对政府的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因此必须积极从其他渠道来筹措资金,如出售国有股份、发行社会保障彩票、个人所得税收入全部或部分转入等方式筹集资金,以维护基金的平衡和制度的平稳运行。

2.5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政策及自由转移机制

目前辽宁省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尚属于省级统筹状态,当劳动力出现跨省转移时不仅需要转移劳动关系,还需对个人账户资金进行转移。但是各省关于社会养老政策的各项规定还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使得接续和转出基金时无法顺利交接,常常会出现在劳动力转移时断保或重复参保的现象。建议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以保证参保人员在全国范围实现转移或流动时能够无条件接续,有助于避免参保率、缴费率逐年下降。

养老保险论文5

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公平有效的养老也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难题。如今我国已经面临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社会步入老龄化时期。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农村养老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它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么时至今日,在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五年后农村养老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该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是本次调研的重点。

一、基本情况

沧州市所辖2个区、4个市、10个县。总人口720万,其中农业人口数为乡村人口405.44万人,占55.97%。65岁及以上人口65.20万人,占9%。20xx年沧州16~59周岁适龄参保人员272.7万人,实际参保人数365.21万人,参保缴费率96.83%。60周岁以上老人(即为领取待遇人员)91.70万人,参保领取率100%。沧州地区20xx年的“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的比率)1:3。一方面表现了老龄人口的巨大,另一方面也显示沧州地区农村养老形势的严峻。

二、存在的问题

1.养老金基数偏低,涨幅不明显。

调查中许多村民都表示养老金数额较少是当前农村养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新农保政策的实施就是考虑农村较低的经济水平,提出新农保的目标是低起点高覆盖。导致养老金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村民大都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基本围绕在100~500元的缴费区间,其中以100元缴费档次的人数最多,远远高于其他缴费档次,具有代表性。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养老金在养老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在分析这一现象之前我们先来算一算缴费满十五年的老人每月能够领到多少钱,因为早在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5450元以上(数据来源———沧州新闻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每月70~120元的养老金在当地较高的生活水平下显得多么微薄。正如一名村民所说:“一块钱两个馒头,假设一天吃四个馒头,那么一个月要120个馒头,每个月的养老金也就保证饿不死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企业职工补交齐十五年的养老保险后每个月仍可领到五百多元钱。提高新农保基本养老金已是形势所需。

2.集体补助实施难度大。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新农保”应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很多较为富裕的村集体也愿意对本村村民进行补贴,但是这种补贴往往难以进行。问题最突出的是确定受补贴人员资格。由于户籍管理单位出具户口所在本村的人员名单和实际不相符合,因此无法单纯按照户口进行补贴。还有村民提出,村内有些人的户口是近几年刚刚迁入本村的,这些人没有为村集体出钱出力,也不应享受集体补贴。还有的人提出,自己原本是村内的老住户,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本村村民,因各种原因户口转成了非农业,此次补贴只涉及农业户口,这样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要求村集体进行补偿。其次是,补贴多少的问题。由于村民年龄不等,年纪大的村民认为自己为村集体做出的贡献多,应当多享受村集体的补贴。这部分人又分为受益人与未受益人,文件中的集体补助指的是缴费补助,没有涉及已受益人员,因此已受益村民不满。而未受益人中由于各自缴费年限不等,因此缴费年限较少的村民表示自己应比缴费年限多的村民多得到补贴才能保证对自己的公平。最后,各个村街的富裕程度、人员构成的不同导致每个村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补贴或者以何种方式进行补贴。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造成村与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攀比。补贴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矛盾增加。

3.人口流动因素成为政策执行中的一道障碍。

调查中发现,派出所给出的各村人口数目与村内统计数目相差甚远,有的村空挂户口人数众多,达到近百人。在拿到乡镇办公室下发的村民名单时,村干部表示很多人听都未曾听说过,有的人死亡数年却仍然出现在名单之上,还有部分人外出十数年未归。这一方面暴露出户籍管理单位在户籍人员统计及认证方面存在失误,同时也表现出人口流动给参保人员的统计、实施和养老金发放带来的困难。

三、经验启示

1.好人之城助力社会保障体系。

沧州市开展了五城建设。其中好人之城建设颇见成效,在全市掀起了人人讲道德、树新风的潮流。这种道德阵地的建设,有效地弥补了社保体系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普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即为新农保)过程中,由于对孝道的重视,几乎有老人的人家都积极参保,有困难的家庭集体帮扶,这使得沧州市率先实现了新农保的全覆盖,也是沧州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如此之高的关键所在。

2.借鉴国外经验,借力财税改革,增加基础养老金比例。

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而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显现,而邻邦的前车之鉴和应对经验,值得中国慎思明辨。数据显示,日本人口结构在过去50年中迅速老龄化。1965年65岁以上人口618万人,老年人口比率只有大约6%,20xx年老年人口比率大约24%。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20xx年日本老年人口比率预计将会高达大约39%。日本采取一体改革,其重点是将消费税率上调,从而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法》指出,改革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保障让广大国民都受益,因而所需费用要让每一代人都广泛公平地分担,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支付社会保障的公共费用拨款,就由消费税和地方消费税来承担”。通过一体改革,包括因上调消费税率而增加的税收(国家和地方),除现行的地方消费税(相当于1%)之外,已经全部被列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消费税的资金筹措能力较强。在消费税率上调至5%之后的15年左右中,中央的消费税税收(相当于4%)每年度一直处于大约10亿日元。因此,上调消费税率1%会筹措到2.5亿日元左右的收入。日本的这些做法无疑对我国也具有启发的意义。目前正值中国进入财税体制改革的初期,不妨借鉴日本的经验,提高消费税,同时将税收和部分其他财政收入纳入社会保障基金体系中,那么一方面中国的养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养老保险论文6

一、避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社会养老工作。

1.减小支付规模,提升退休年龄

养老保险基金数额负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退休年龄,在平均预期寿命和保障水平一定的前提下,退休年龄越高,基金支付负担则越少。在国家医疗水平和人民健康状况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少量延长退休年龄具有较大的操作性,且能够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这一主要问题。

2.完善养老保险支付政策,合理安排支付费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政策也是如此。对此,国家相关单位一定要改革当前的养老保险办法,结合老年人的工作数量、劳动强度等制定具体政策。在支付过程中还要确定资金分发标准,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并将计发标准与在职参保的年限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资金缴费数额,降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

3.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陷,做实个人账户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老龄化人数众多,政府要承担的养老基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多。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政府一定要承担起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度的转轨成本,弥补资金缺口。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缩小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而且有助于减小财政压力,从根本上抓住预防的关键,有效遏制个人账户空账的扩张。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运用多种措施做实个人账户,将政府经常性支出、出售国有资产等手段纳入其中,坚持多渠道管理,消化转轨成本,从而更好地利用成本。

4.开发养老保险基金的多种融资渠道

过去我国的养老保险支付基本上都来源于国家付款,资金融入方法比较单一,为了最大限度的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降低风险,就一定要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方法。具体来说,可以调整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确立资金分配比例,将国有资产变现,发行债券等,从而实现多元化的组合投资,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养老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养老基金数额也成为了国家财政拨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日渐加剧,造成风险的原因也越来越多。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相关单位要明确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主要风险,并结合实际找到有效对策予以解决,提高社会保障力度。

养老保险论文7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及商业养老保险以的协调性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多个省份近年来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协调度进行了分析测算。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协调的还处于比较偏低的层次,而且不同区域间的差距异常明显,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本文所说的协调性发展,久而久之,就会阻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地区之间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实现商业养老保险以及社会养老保险添砖加瓦。

一、不同区域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

(一)协调度模型

1、协调度以及协调度模型。本文笔者指出,协调度具体是指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协调度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当中,还体现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当中,此外,在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当中也有一定的涉及。就协调度的计算模型来说,有很多的方法去进行计算,各种计算模型之间有利也有弊,本文论述区域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协调性发展,主要运用的就是廖重斌的协调度模型,该模型既涉及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发展水平,也涉及商业养老保险的综合发展水平,此外,它还论述了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数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协调度,由此可见,正确、科学的理解廖重斌的协调度模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以及发展。

2、对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协调度进行判别以及等级划分。21世纪的今天,为科学的对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明确的划分,本文将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分为10种,又将10种类型的数值介于0到1之间,在参考了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0—0.09的分为极度失调衰退型,0.10-0.19的分为严重失调衰退型,0.2-0.29的分为中度失调衰退型,0.3-0.39的分为轻度失调衰退型,以此类推,0.8-0.89的分为良好协调发展类,0.9-1.00之间的分为优质协调发展类。

(二)实证分析

1、选取的指标以及数据的来源。就本文选取的指标以及数据的来源而言,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性、独立性以及针对性,只有这样,选取出来的指标或者数据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协调的需要。为此,我们在选取数据的时候必须要结合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这两个系统的实际特点,在参照其他研究者指标使用情况的同时,综合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以及保险的深度进行分析。值得重视的是,本文所选取的指标或者数据必须始于《中国统计年鉴》,这样选取出来的数据才会更加的可信,更加的科学,此外,数据最好是近年来的数据,本文选取的就是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xx-2012年的数据以及来自于中国保监网站上公布的统计数据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或者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的让人信服。

2、协调度测量的相关步骤。上文谈到,协调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多,本文根据廖重斌的协调度模型,将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相关步骤做了如下总结:首先,要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对上文我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有利于消除数量级以及量纲对中国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针对具体的标准化方法,本文主要用正向指标进行论述,用文字叙述则是:指标的标准化=(指标的原始值-最小指标的原始值)(/最大指标原始值-最小指标原始值);其次,利用廖重斌的协调度模型中的相关公式,可以计算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针对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以及保险深度三者重要性水平差不多的情况,我们可以赋予各指标相同的权重,也就是0.33;再次,再利用相关公式计算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本文取两者之间的协调度为K=2;然后,再利用廖重斌协调度模型中的相关公式,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综合发展程度,在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两者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作用,本文笔者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将两者的权重分别取值为0.3以及0.7;最后,利用以上求得的各种数据,根据有关公式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发展协调度,最终实现研究的目的。

二、实证的相关结果分析

(一)省级区域的数据实证结果及分析

1、静态的分析。根据协调度划分的相关标准以及等级,再根据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协调度的均值,我们就可以将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协调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西藏为极度失调衰退类、福建为中度失调衰退类,相反的,北京为良好协调发展类,上海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广西、江西为轻度失调衰退类,内蒙古、贵州、河南、海南等地为濒临失调衰退类,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等地为勉强协调发展类,黑龙江、山东、湖北以及广东等地为初级协调发展类,江苏、四川为中级协调发展类。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的有6个省份,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的有9个省份,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的有7个省份。由此可见,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地方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协调度差异比较大,就全国而言,属于可以接受的协调度区间的省份有20个,不可接受的有11个,这表明我国整体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协调度属于勉强可以接受的类型,它还需要国家以及政府的不断努力,不断的去提升。

2、动态分析。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至20xx年,我国有21个省份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协调度处于上升阶段,其中最为明显的地区就是广西、四川以及重庆,有人会有疑问,为何这三个省份的发展会如此显著,究其原因,是三个省份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综合发展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相比较而言,全国有大概10个省份的发展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综合全国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不管是社会养老保险还是商业养老保险的综合发展水平,都有明显的上升,当然,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速度始终要快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

(二)四大区域之间的数据的实证结果以及相关分析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将我国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以及西部四个区域,再结合协调度模型相关的计算,可以得出四个区域20xx年至20xx年之间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协调性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就东部地区而言,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十分的稳定,数据大多在0.77-0.99之间,不管是哪一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都要高于其他三个地区,由此可见,东部地区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别;

2、就东北地区而言,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协调度数据大多在0.26-0.77之间,各年间的波动也很大,属于濒临失调衰退期;

3、中部地区即使在20xx-2011年的发展协调度略有下降,但总体还是十分稳定的,这表明中部地区是属于中度失调衰退型;

4、就西部地区而言,处于20xx年之外,其他各年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协调度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其总体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协调性发展不容乐观,它还需要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切实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更进一步发展。

养老保险论文8

  机会均等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应设立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保障城乡居民人人都能够得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从居民的角度看,机会均等则体现在全体社会居民都能够参与加入到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而不会因为客观原因被排斥在制度之外。这意味着社会居民无论个体差异如何,都能够平等的参与加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即实现机会均等。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过程均等状况即政府为全体居民提供平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使得全体居民能够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能够得到均等的待遇给付及其所提供的服务。从政府的角度,过程均等体现为全体居民在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获得均等的养老金给付。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目标,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更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进而保障参保居民能够平等的享受养老金待遇给付。保证社会居民无论个体差异,都能够在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获得物质帮助和养老服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果均等是指在政府举办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全体居民无论个体差异,都能在遭遇年老风险、逐渐失去劳动能力时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实现收入转移支付合理分配、满足一定的养老服务的需求的目标。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果均等至少应该是生活物质保障均等、生活服务提供均等。生活物质保障均等即全体居民在年老时能够享有平等的生活保障,满足其基本的食物、衣着需求,从而使其能够体面地有尊严的生活。生活服务提供均等是针对老年人生活能力的逐渐丧失及健康保障的需求而对其提供的生活、医疗保健照料的服务。保障全体居民在年老时平等的获得卫生保健服务从而使其能够生活在健康基准线之上,维持其基本生存。

公平是社会保障重要原则,养老保险制度的均等化的首要前提是人人享有养老保险,不会因为其在工作期间收入的多少、职业地位的高低等客观原因而被排斥在制度之外,只要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有缴费记录都在制度的保障范围之内,但是均等化并不代表平均,而是在效率兼顾基础上的均等化,效率兼顾体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内在的动力机制要求,多劳多得,个人的养老金积累越多,晚年保障程度也越大,因此本文所论述的均等化并非平均而是全面保障、机会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兼顾。

覆盖率是衡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的重要指标,指覆盖率指养老保险在某一国家或地域内制度覆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参与者的相对人数。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域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越广,参与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越多,当覆盖率达到100%时,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对所有地区的全覆盖时,这意味着社会居民无论城乡差异都能够平等的具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机会,即机会均等。

在养老金给付环节替代率水平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它是参保者获得的养老金给付与其退休前工资的比例。替代率指标能够反映参保者退休前后收入水平的变动情况,从而对比反映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给付水平。

人口预期寿命是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养老金给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年生活水平、健康需求满足情况,这必然影响其寿命长短,因此人口预期寿命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居民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的均等程度,进而衡量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结果均等程度。

养老保险论文9

一、智利养老保险模式运作的特点

(一)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方式

智利的《养老保险法》将养老金委托给独立于政府机构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和投资。目前,智利共有二十多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除了受到政府较为严格的监管之外,其机构设置、组织性质、运行模式与普通的市场主体无异。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用养老金购买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债券、购买股票、也可以购买国外债券等,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二)管理体系与监管体系的独立化运行

分散化、透明化、独立化是智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新制”下,智利的养老基金管理局作为政府部门负责对养老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工具、投资数量、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为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法定的经营者,依法对养老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并享有向缴费者征收管理费用的权利,同时也必须要履行定期向缴费者提供个人储蓄账户报告的义务。在这种模式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高度分离,基金运作过程高度透明,有利于该种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养老金支付为确定缴费型(DC模式)

智利“新制”规定参保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按照个人账户的积累额确定,领取方式包括计划提款、终身年金、临时提款加终身年金等多种方式。在这种确定缴费型模式下,职工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数额完全由个人的缴费能力和缴费时间决定,职工个人承担的风险较大;但是由于个人账户完全属于个人所有,职工缴费所得的回报可以得到保障,且个人账户也可以随职工工作的调动而转移,这样可以减少劳动者在工作转换时领取养老金的损失,有利于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流动。

(四)政府承担担保责任和转轨成本

智利“新制”规定政府主要承担以下两个方面的担保责任:提供最低养老金保障以及保障养老金的最低投资收益率。参保成员中凡缴费满20年,但未达到领取最低养老金标准的,政府补足其账户余额,保证符合条件的参保成员能够达到最低养老金标准;当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不能达到预期投资收益率时,应当先由公司利用储备金和自有资金补足,如果还不能满足投资收益率的需求,应当由政府对该公司进行清算,同时政府负责保证养老基金持有者的权利和收益。此外,智利在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制度的过程中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在养老金筹集制度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产生了大量的养老金历史欠帐,政府对这些转制成本进行补偿是建立新制度基本的前提条件。智利政府关于历史欠账的补偿问题采取了以下两条措施:首先,将新制度中受到保障的对象分流。“老人”适用“老办法”,即由政府负全部责任,承担全部养老金欠账;“中人”适用“中办法”,由政府为其承担养老金制度改革之后的欠账。这一措施将政府责任确定在改革后的新制度开始实施之时,且不随新制度的实施时间而逐渐增加;其次,通过发行“认可债券”的特种长期国债等方式,以及鼓励大规模地将国有财产私有化来筹措补偿资金。这些举措意味着对历史欠帐或转制成本的补偿需要多届政府逐步消化。

二、智利养老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稳定且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

首先,要不断强化养老保险费征收的主渠道作用,强化雇主为雇员缴费、雇员为自己缴费的法律责任,堵住欠缴、少缴养老保险费用的制度漏洞,加大对违法单位的惩处力度;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保证财政投入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不断提高财政补贴水平。其次,必须要明确参保者对个人账户的所有权,参保者有权要求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定期向其披露个人账户投资运营状况的权利,从而确保基金运作的透明、安全和投资人的知情权;同时还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基金管理公司的范围和投资种类,为投保人提供更多选择的权利,将个人账户的支配权真正交给投保人个人。

(二)适度增加个人责任以减少政府负担并提高效率

智利强制个人储蓄养老的制度强调养老问题个人负责对于培养国民的养老储蓄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积极就业和坚持缴费观念的形成,对智利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从这一点来说,个人责任的适度回归对于养老保险走出现收现付模式下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的困境,矫治传统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过分依赖政府的弊端,确实是一剂有效的良方。因此,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也应当适度增强个人责任,例如除让个人承担适度的缴费义务外,政府还应当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个人缴费越多越好,缴费时间越长越好,并赋予投保人对个人账户的所有权,即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当然需要受到严格的限制)。但要注意的是,个人责任的回归不能走向智利那样完全积累模式的极端,否则就丧失了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投资,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智利的经验表明,市场化的投资运营可以极大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再辅之以政府的严格监管,其投资运营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智利养老基金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达15%,而在传统国家统一投资运营体制下收益率仅约为3%。由此可以看出,在政府严格管控下,引进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适度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限额有利于提高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局限于银行与国债领域,收益率自然远远低于私营化的市场运行所得到的收益率,因此,智利的这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收益率的制度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智利私营化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机制虽然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但是其运行成本较高。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为有利的条件,私营养老基金公司必须要通过市场营销来扩大其影响力,吸纳专业的管理人才来提高其基金运作的质量,这中间产生的各类管理费用几乎占到整个养老金资产的五分之一,而这笔费用全部都要由参保者个人来承担,这对于参保者来说无疑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因此,我国在借鉴智利模式经验的时候,应当注意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成本,减少对基金的人为消耗。

(四)建立透明、高效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基金安全稳健

借鉴智利经验,政府监管机构应当利用法律手段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运营机构的业务,重点明确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监管对象的权利、义务及其管理和运营的行为标准;二是明确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监管的权力、职责、行为标准和具体程序;三是明确监管机构与缴费单位、个人、基金管理机构、基金托管银行以及债券、股票、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运营机构之间的关系。此外,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五条原则:第一,法制性监管与行政性监管并立的原则。以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保证基金监管的有效运行;第二,公平性原则。法律应当对监管对象做出统一规范,并在执法中提高透明度;第三,独立性原则。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及其他机构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不相互干涉,保持彼此的独立性;第四,安全性和谨慎性原则。政府要督促基金运营机构加强对基金运营风险的监控和应对,最大限度地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保证基金的安全;第五,科学性原则。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监督指标体系,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五)政府应当合理承担养老保险的最后保障责任和转轨成本

我国政府应当仿效智利,在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管,严格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方向和限额的同时,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承担最后保障责任,例如保障投保人的最低退休金、发放福利性养老保险金等,以免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失误后导致养老金支付困难,继而影响投保人的个人生计和社会稳定。此外,养老基金历史欠账及转制成本的补偿也是我国养老保险模式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智利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政府应当明确制度改革过程中责任划分的时间点,准确估算改革前的历史欠帐,采取多种途径逐步进行消化。养老保险基金的历史欠账是养老金制度转轨过程中的产物,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这一制度转轨的成本可以通过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变现或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发行类似智利“认可债券”的特种长期国债、征收特种税、发行福利彩票筹集资金等多种渠道进行消化。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法律,推进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实,尽快弥补我国养老金的历史欠账,为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养老金支付的压力缓解做好准备。

养老保险论文10

摘要: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用于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年老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先后经历了多次变革。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国有企业养老保险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先后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直接关系着退休或者丧失劳动力的企业员工的相应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基于此,着重对国有钢铁企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有钢铁企业;养老保险;保障

作为一个自然人,无论谁都无法避免步入老年这一自然规律,与此同时,人们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失业、伤残甚至疾病等不同风险的威胁。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未知风险进行抵御和分散。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以劳动者为客体,以国家立法为保障,强制执行。作为一种社会补偿制度,当劳动者因某种原因导致劳动能力永久性丧失或者发生疾病、生育、年老或死亡等情况时,社会保险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偿和帮助。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其建立的目的在于保障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

一、国有钢铁企业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企业参保缴费积极性不高。当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工作中普遍存在申报基数低、缴费水平低等众多问题,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国有企业职工参保缴费基数应为该职工上年度月均应税收入,其中,应税收入主要包含职工的工资、津贴、分红、奖金等相关劳动所得。然后,在现实中,多数国有企业以相关部门出台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作为员工参保的申报基数,以达到降低企业缴费金额支出的目的,但这一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在职工退休后,其所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就会相对较低。

2.养老基金中个人账户空账现象严重。根据“基金制”对个人账户的要求,每个参保人员要按参保基数的8%按月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要由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及时划入个人账户计息,而且要求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出具每位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历年的累计金额、利息等项目清单。这些关于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缴纳和管理要求都是为做实个人账户而设计的,但受当前养老基金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大部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资金早已被预支,进而出现了个人账户为空账的现象,且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3.养老保险经费紧张。我国在规划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时便提出了“基金制”理念,根据这一理念,要求所有在岗的国有企业职工均作为参保人员按时、按标准缴纳保费,由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将各人所缴纳的保费划入个人账户进行资金累计,并在参保人员退休后根据其个人缴纳保费及收益情况向其按月发放养老金。然而,事实上,国有钢铁企业中存在大量的“老人”和“中人”,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地较晚,这些人只交过少量甚至没有交过养老保险费就退休了,随着国家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该类员工的退休金逐渐转移为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二、国有钢铁企业养老保险发展对策

1.注重解决国有企业老职工养老金来源问题。在国有钢铁企业中,由于“老人”和“中人”的大量存在,多数个人账户都处于无累积或较少累积的状态,这主要受我国前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晚,原国有企业老职工都未享受到养老保险参保待遇,而本应被用于给老职工进行参保的费用多数被用作其他投资和建设以及支付退休人员退休费用之中。无论被用作什么投资,该部分费用都对我国前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的积累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对于当前养老基金账户资金短缺的问题,理应由国有资产及收益进行支出。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退休职工福利待遇。企业职工在长期为企业付出贡献后,达到退休年龄而退出工作岗位,开始领取养老金。在我国某国有钢铁企业中,受其资源类行业的影响,职工稳定性较高,其中高达95%的职工一生都在该企业工作。对于这些给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劳动者,当他们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时,企业所给予的应远远超出职工应领取的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如对于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标准或职称或技能达到一定级别的员工,根据相关标准给予职工“终身成就补贴”。

3.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增值保值。对养老基金进行保值增值是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通过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进行运营。这在其他国家已有先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陆续有多个国家通过在资本市场中运营养老基金来使其获得较高收益,从而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结语

社会和经济的逐步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体制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成熟稳定的市场经济体系,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逐步凸显,进一步强化了建立和完善企业养老保险体制和管理的必要性,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效实施能很好地调节和缓解社会生产力发展及经济运行压力,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李鹏举.企业养老保险体制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3).

养老保险论文11

一、我国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基金筹集和缴纳的不恰当出现了新的债务问题,由于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缴纳是居民养老保险运作的基本核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导致了新的隐藏性的债务问题,由于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是关于对于落后的地区进行优惠收取养老保险缴纳金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漏洞,就会导致新的隐藏性的债务问题出现,导致居民养老保险的基金出现失衡的状况。一些居民养老保险还存在拖欠和中途拒绝缴纳的问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养老保险缴纳金不到位,就难以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

其次,由于社会中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难度系数,根据相关专家的解释,人口老龄化指的是在某个地区某段时间之内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按照增长的趋势发展会导致社会资源被运用在各项老年人当中,导致国家的压力增加,在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会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不足,并且导致居民养老保险的基金难以控制稳定平衡。

最后,由于相关的政策制定,居民的退休年龄统一在六十周岁,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城乡居民在享受居民养老保险金的政策的时候,终究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尺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又经历一次财务上的困难和挑战。最后,由于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的政策制度有一定程度的缺陷,所以会导致养老保险金的失调和使用不当等等问题。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由于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其中包括管理不善基金使用不当,也包括一些新的隐藏的债务问题,失调失去平衡的居民养老保险的财务问题以及社会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这也是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的创新思考。

首先,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基金征缴的工作,并且全方位地扩大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从个人、政府、经济组织中更多地获得养老金来源才能够全方面地开展征缴的工作,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地参与投保,对城乡居民普及养老保险的积极意义以及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让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基础知识和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有个基本了解,能够让城乡居民认识到养老保险的意义所在和重要性,从而让民众们积极地参与投保。通过这样的政策实施,能够直接主观地加强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征缴工作,从而迈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创新思考的第一步。

其次,通过加强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增加基金安全的力度,达到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基本目标,将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中需要履行的职能做到最好。通过行政管理的基本制度制定和基本的统筹,以及运营管理中的基本操作和流程实践,达到运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使我国的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再次,完善我国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制度,并且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调整养老金的基本财政结构,使其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严格性。通过调整基本的财政支出结构,能够有效地进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并且保持养老保险金的流动性和运营的基本性质。通过优化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结构,创造更多的资金源头,需要通过调整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利率,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既要保证本金,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获得更加丰厚的资金和资金渠道。通过统筹兼顾的方式,全方位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并且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完成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

最后,通过及时解决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能够让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得到基本的实践,并且通过统筹兼顾和覆盖率的扩大,能够基本解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带来的资金流通,通过规划调整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结构,优化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模式,能够从内部主动地拓宽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渠道,从而获得更加丰厚的收益,为社会中的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未来。

三、结束语

我国在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上更加的需要加强实践力度,让其资金管理水平保持在保值或者是增值的状态,改善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状况,让老年人老有所依。通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机制的调整和不断完善,我们相信政府能够有效地解决参保人数少覆盖率低等问题,有效地拓宽资金渠道,创造更和谐的社会。

养老保险论文12

近几年,尽管在事业单位中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一直被有关部门提出,但是如何进行改革也一直困扰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现有的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条件。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对其包含的退休金、职业年金等服务进行改革,文章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全方面改革。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一)地区之间养老保险制度各不相同,不能进行统一

目前国内各地区之间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相同,没有进行统一,以致于各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多元化现象。其不同体现于投保对象与事业单位中进行投保的规模不同,例如有的事业单位是对单位中全部工作人员进行养老保险投保,而有的只是针对工作年限比较高的员工进行养老保险投保。除此之外,在投保的费用方面也存在差异[1].

(二)参与养老保险投保的员工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按员工工资比例与单位共同进行养老保险缴费,但是在事业单位中,依然存在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与实际待遇不相符的状况。员工进行缴纳的费用只是按照规定进行即可,与员工工龄长短等客观因素没有丝毫联系,导致员工对于缴纳养老保险失去了一定兴趣,形成的这种状况严重违反了养老保险权益和责任平等的规定。

(三)参与养老保险的条件不一致,给单位进行养老保险费用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在事业单位中,各个地区的参保条件不一致,有的单位是全员参与养老保险,然而有的只是针对部分员工进行养老保险投保,而有的事业单位是针对全部在编员工进行养老保险投保。进行投保条件始终没有真正考虑到员工个人,因此在事业单位中逐渐发生退保的现象。导致事业单位中保险费用管理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制度在资金方面仍然不完善

当前阶段,养老保险基金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我国当前的退休人员数量正处于不断激增的状态,大量的事业单位由于长期的问题遗留积累很难解决退休高峰阶段中凸显的实际需求,面临这一困境,企业事业单位中,应该将养老保险缴纳的资金输出比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面临这一现实的发展局面,单位部门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扩充养老基金的多种方式,必然会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

二、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足提出建议

(一)将事业单位之间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进行统一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进一步形成统一的保险体系,在单位相关人员首先要对单位中养老保险情况进行了解,随后将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一。目前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在事业单位中,对全体员工进行投保会更加适合,将事业单位中员工的工资作为基础,按照比例与单位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同时单位要考虑社会上其他保险与养老保险之间的差异性。

(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中缴纳养老保险金与享受利益之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中,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是作为公民的责任,而享用养老保险带来的权益是公民的权利,在事业单位中,将养老保险中存在的责任与权力进行统一是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2].现阶段,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员工进行保险金缴纳和享受的福利待遇没有达到平等的规定,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参考逐渐成熟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金、以及缴费时间进行有效结合,针对不同工龄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入职时间较短的员工要与老员工进行区分,不能采用统一的缴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三)将事业单位中的保险统筹分层进行完善

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分级统筹体系还存在一定不足,抵抗危机的水平还不完善,因此,事业单位中相关人员应该针对保险统筹体系进行完善,提高发展水平,进一步完成省级的统筹体系。省级的统筹体系能够针对事业单位中的资源进行统一化管理,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调配,逐渐实现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地区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组建对抗风险的管理体系,当事业单位面临养老基金缺少的情况时,能够在省级的合理调配下完成资金的转移,解决企业的危机,该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养老保险的可调配性,充分体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中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养老保险统筹的档次,能够在事业单位的经济方面实现互相帮助的目标,在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提高养老保险统筹的档次,能够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在进行养老保险金缴纳方面,面临的解决危机的能力,从基本上保证了缴纳养老保证金员工的利益。另外,有利于事业单位中的员工流动,将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一化管理,实现缴纳养老保险金员工的权利与利益的统一,从而实现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能力的目标,降低事业单位资金方面的风险。

(四)完善事业单位中养老保险制度的聚资方式事业单位为了对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进行一定的保障,在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同时减轻员工缴纳费用的压力,就要在筹资方式上进行深入研究,事业单位不仅要将政府机关颁布的相关政策进行考虑,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将已经筹到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以免造成资金浪费。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要拟定相关的优惠策略,能够从社会中进行养老保险金的筹资,逐步发展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

结束语:

因此,事业单位针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是重中之重,事业单位要合理考虑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逐步发展养老保险制度,使其逐步趋于完善,让养老保险制度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强。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xx,08:144.

[2]高和荣,张爱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可持续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1:34-39.

养老保险论文13

1.中小企业员工参加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1.1中小企业设法逃避养老保险

在所调查的中小企业中,私营企业(53.28%)和个体企业(13.21)占到了66.49%,加上一定比例的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说明了民间力量构成了中小企业的绝对主体。经济实力弱是这类企业的典型特点,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社会保险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对养老保险存在抵触心理。目前,河北省中小企业需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养老保险,虽然政府对中小企业施行税前列支的方式进行缴费,但仍给企业形成不小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成本。

1.2就业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

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对养老保险的参保积极性不高,与其知识水平较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三市企业职工中,高中级以下学历均占到较大比例,尤其是保定市,达到81%。一方面,文化水平低使得企业员工不能完整解读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员工的法律维权意识较低。加之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相对狭窄,进一步加深了对养老保险的不信任。除了认识问题,经济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经济收入普遍较低,短期行为倾向明显,他们不愿意为未来收益买单。如果让企业员工以直接递减当前收入的方式,来为一种在他们看来虚无飘渺的利益做出牺牲,是令他们难以接受甚至是排斥的。如果让企业员工强制缴费,会严重影响当前的正常生活,为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1.3法律约束和政策监管缺失

养老保险的推广及费用的收缴一直以来是政府以行政手段施行的,主要是依据一些“暂行条例”等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条款。虽然20xx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作为指导性法律,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尤其不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养老保险推广工作。

2.改善中小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状况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雇佣双方的参保意识

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宣传工作的主体,首先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政策宣传力度,使其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改善经营理念。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约谈企业雇主等形式向企业经营者传输养老保险政策。除了对雇主的宣讲外,对企业员工的宣传更为重要。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新闻媒体改变过去单一的文字宣传方式,而是更多的采用易理解的案例宣传。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入厂动员、开展参保动员会等。三是企业工会要积极宣传最新政策、相关法规和操作流程,不断提升员工对于养老保险的信任感。

2.2施行灵活的参保政策,探索奖罚机制的运用

政策的针对性会大大提升操作的可行性,中小企业的养老保险推广工作也不例外。政府应在确保应有保障水平和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及其职工量身订做一些养老保险规定,确定雇佣双方都乐于接受的缴费比率。可尝试实行浮动费率机制,对确实存在困难的企业或吸纳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可适当降低其缴费比例,不足的差额部分由财政兜底。对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小企业,引导其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政府应发挥其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在中小企业养老保险方面实行奖罚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对缴费参保状况良好的企业进行奖励,这种将奖励可以使名义上的褒奖和媒体上的宣传,更应该侧重实质上的奖励。

2.3加快相关立法,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督职能

经过多年的养老保险推广工作,我国的养老保险立法已有了较为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经验积累。因此,应加快《社会养老保险法》的起草、修订、完善工作,配套的《实施细则》也应抓紧出台,从而将养老保险真正纳入到法制轨道。这样一来,养老保险具有了法律强制性,提高了社会对其的敬畏感和执行力。将养老金的收缴、管理、运营、发放等系列工作都置于法律的监管之下,为养老保险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制保障。除了法律的强大约束力,政府及社会的监督对于中小企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可以建立由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监督委员会,不定期地对中小企业的养老保险情况进行抽查,对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关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问题的投诉进行接待和处理。此外,政府的监管工作也可以利用社会媒体等舆论工具,对故意逃避养老保险责任且屡教不改的相关企业进行媒体的曝光,已达到政府引导社会责任意识得有效局面。

养老保险论文14

摘要:我国养老保险金一直实行的收付实现制,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支取压力也随着我国随着我国居民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大。面对这种压力,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内部监督乏力、寻租现象时常发生、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各个监督主体的职责入手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监管

1引言

我国自19世纪80年代起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急剧减少。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医疗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我国居民人均寿命也随之增高,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我国在20xx-20xx年这一时期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收付实现制下养老保险金面临的支取压力也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增大。除了上述原因带来的养老金支取压力外,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基金个人账户存在空账运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等原因也使得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支取压力不断增大。

2我国基金监管制度的发展演进

2.1重大政策。

《关于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正式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里程碑。这是新制度关于基金监管的起点,其规定了财务制度以及投资方向。这两条原则性的规定,一直持续至今。1999年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重点完善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相关制度。条例中明确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和审计部门在社会保险费运行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监管职责。其中全国社保基金征缴和监督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社保基金收支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审计部门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我国在20xx年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文件明确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应当依照法律对养老基金的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等开展业务情况实施监管,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养老基金投资的事前风险防范。央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主体依法对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养老基金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各个监管主体在监督过程中应畅通信息流通渠道,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2.2组织实现形式。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其中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财政、审计、监察)、法律监督以及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进行补充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置四级监督机制,分别是部、省、市、县四级监督。全国社保基金的总体部署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金监督并对省、市、县等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社保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财务管理制度由财政部负责拟定,并对社保资金使用状况进行财政监督。具体就是要通过财务制度制定、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审核预决算等工作监督社保基金专户的运作状况。审计部门则主要负责审计国务院各部门管理的和受国务院委托由社会团体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财务收支情况,开展了范围不同的审计监督,尤其是连续针对社保基金进行全面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社保基金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督促各部门进行改正,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

3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养老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内容上缺乏科学规范的规章和流程,除此之外,管理人员素质达不到相应水平导致养老基金运行过程中出现征缴力度不足、稽核检查手段缺乏刚性、筹资范围窄等问题。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全流程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挤占和挪用时长发生。

4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4.1明确主管部门职责。

要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监督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重要性的认知。首先,对主要管理部门的职责要不断强化。其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养老保险基金运作过程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监管制度。再次,要全面贯彻落实现有的规章制度,如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条例中规定各个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养老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尽量简化养老金等级和缴费流程,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要完善参保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工资基数增减变化情况的申报制度,尤其是对职工的离退休申请要进行严格审查,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灵活的监督和管理。最后,要加强相关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为社保基金的全面监管提供便利。

4.2加大审计与财政部门的监管力度。

作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主要部门之一,审计署要全方位、全过程地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进行监管。首先,要保证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审计机制,进行合理、规范、科学的年审。其次,在对过程的监督上,要在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的流程中做到全面审计。最后,不断加强审计结果的披露,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4.3强化社会监督。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监督外,养老保险基金还应受到缴费主体、社会大众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逐步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全社会监督机制。一是要接受缴费主体的监督。缴费职工有权利从本人所在单位获知本单位社会保费的缴纳信息,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二是要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通过前面提到的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收支结余情况等的合法披露,社会广大群众包括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等可以行使监督权利。三是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在对用人单位进行执照年检、相关变更和注销程序中,要督促相关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参考文献:

[1]杨立雄,何洪静.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xx(3):45-52.

[2]王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运营研究[D].吉林大学,20xx.

[3]崔红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H省为例[D].河北经贸大学,20xx.

养老保险论文15

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试点县(市)的新农保政策落实情况总体不错,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1.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法。20xx年7月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中仅有第20条和第21条涉及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原则性规定,这部法律没有对农村养老保险做出具体规定。当前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规范散见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相关机关发布的通知或者政策文件中,立法层次较低,这也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的严重缺失。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大量表现为地方性立法。1992年,民政部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在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河北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本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地方立法的过多过散,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严重不足,也反映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对法律制度的迫切需要。

2.保障水平较低,难以实现“保基本”的目标。新农保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待遇计发模式,且支付终身。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待遇。当前河北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财政全额拨款,各地可在基础养老金基础上酌情给予补贴。实践中由于部分县市财政补贴资金压力大,保障工作难度大,补贴不到位的现象在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严重,河北省试点县区地方政府在基础养老金的55元补贴标准上,形成了60元以上、60元、60元以下3个档次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按此档次进行基础养老金标准归类,这一标准低于20xx年河北省农村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而目前本省农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4711.2元,养老金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由于河北省新农保政策缺乏激励机制,许多适龄农民持观望态度,一般选择最低档次的缴费标准即100元的缴费标准。个人账户积累少,制约了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和发展,不利于提高保障水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即个人账户全部储蓄额仅够发放11.58年,至此个人账户变为空账,之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支付,国家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3.新农保管理资源缺乏,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专设机构只在县、乡两级设立,省、市则没有专门的农保行政机构,导致不能很好衔接开展工作。另外,缺乏专职农保工作人员,乡镇农保经办人员稳定性较差,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专业岗位缺失,欠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不够重视,农保机构规格较低,与其他社保机构存在很大差别,不利于开展和完成农保工作任务。一些地方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虽然各地手工操作档案管理一丝不苟,保存完整。但是,纸质档案无法处理信息共享的业务。同时,和金融机构直接的衔接工作也难以准确迅速地协作。另外,信息没有形成数据库,信息统计工作存有缺陷。

4.农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强。为了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只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这两种渠道,这些投资渠道从形式上看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实际上不仅使农保基金面临通货膨胀贬值的风险,而且无法实现对参保农民基金增值的承诺。如果长此以往,保障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完善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社会保障立法总是先于社会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保险法,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仅仅依靠政策性文件来实施,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鉴于此,需要国家的配合,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在试点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新农保制度,在制度不断规范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新农保政策向法律过渡。只有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有法可依,才能避免人为的主观随意性,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现行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偏低,尚不能满足老年农民基本养老需求,充其量只能起到农民养老的补充作用。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应适当增加财政投入,逐渐提高基础养老金。尤其针对缴费档次高、时间长的参保农民应适当提高其保障水平,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养老金储存发放长效机制的形成,对国家对农民都有利。

3.加强人才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河北省20xx年又将66个县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新参保人员的登记确认、保费收缴、参保人员信息更新、养老金的申请和审批、养老金的发放等业务量大,必须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经办人员。因此,针对当前乡镇农保机构工作人员不稳定、能力差等问题,应增加编制人员,加强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培养懂操作、会精算的适应新农保技术特点的业务人员,同时应尽快完成省、市、县、乡四级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共享程度高的信息系统,尽快进行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建设,打造新农保运行的信息高速路。

4.提高农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对农保基金来说如何建立一个既有利于基金保值增值,又无风险的基金管理与风险防范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直接关系到农民参保积极性和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出台新农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指导意见或条例,比如可以走市场化管理,专家理财的道路。二是要明确政府在新农保基金投资管理中的责任。三是进一步探索新农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如基金可以购买有担保、信用等级比较高的中央企业的债券;还可以参与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逐步实现基金集中管理,加强投资监管。基金实行县级管理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但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完善,基金如果实行市场化管理,受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县级不具备市场化管理的条件,应逐步将基金集中到省级管理,这样才能发挥基金的规模优势,也便于加强对基金收支和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