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个人范本 > 职业

地方高校培养工程专业

栏目: 职业 / 发布于: / 人气:2.93W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地方建设尤其是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程项目急需地方高校给予支持与合作,因此,对于地方高校工程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在宏观思考、微观操作、教学实践、教学运行、产学研三者结合等方面做严肃认真的思考。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教学团队一直坚持不懈地在教学与实践中探索如何基于“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实习训练→工程实践”模式,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训练学生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地方建设提供“会规划、能设计、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校培养工程专业

一、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笔者试图结合调研组织跨学科力量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等教学,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沟通的工程技术教育训练体系,实现“工程教育”和“教育服务社会”的相互促进和双重超越。

(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辅以趋于“理想化”的课程设计,学生应对实践工程项目的能力较弱。该项目计划主要就是针对此问题,通过执行“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实习训练→工程实践”计划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

(二)注重师生科研成果的社会实用性

教师、学生将调研报告、科研论文、工程项目设计图文等作为科研成果,能为政府及规划设计部门提供项目工程实践的理论研究和措施建议,能加强工程项目设计的深度,因此,师生的科研成果应严格执行“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实习训练→工程实践”模式,以加强科研成果的社会实用性。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通过理论研究、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指导学生的同时,提炼自身专业技能,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四)提高湘西北地区新农村整治规划工程项目的效率

如今,全国新农村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包括湘西北地区在内的中很多农村,许多项目并没有得以具体实施,设计只是一纸空文,而且缺乏深度与特色。因此,培养地方建设应用型人才,提高湘西北地区新农村整治规划工程项目实践的效率和效果,是该项目的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

二、“理论→调研→实训→实践”模式的探索

我们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与实践中坚持基于“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实习训练→工程实践”模式,探索如何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训练学生以工程实践能力,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地方建设提供“会规划、能设计、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一)课堂中——教学团队开展新农村整治规划理论专题讲授

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小城镇规划资料集》、《村镇建设》、相关村镇规划标准及新农村规划优秀设计方案等书籍文献,加深学生对小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等理论知识的熟悉。

(二)课堂外——教师带领学生赴湘西北地区农村开展调研并参与工程实践

1.指导教师与相关部门联系,带领学生深入湘西北地区农村,开展村庄建设现状的实地调研,针对湘西北地区新农村的建设现状撰写调研报告,为后期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2.教师带领学生赴实习基地,参加新农村整治规划工程项目实践的实习与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工程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3.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调研结果,提出湘西北地区新农村整治规划的措施与建议,并公开发表科研论文。针对调研结果,提出湘西北地区新农村整治规划的措施与建议,教师争取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教师指导学生争取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4.教师与相关设计单位联系,教师亲自参与,同时指导学生参与湘西北地区新农村整治规划工程项目的`设计。

三、提高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将理论教学、实验训练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相互脱节,是工程教育易患的毛病,我们探索“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穿插、渗透。从教学规划上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单一规划的人才培养为多层次、多类型、多目标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突显工程教育特色,促进工程实践回归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过分侧重工程科学分析,轻视工程实践训练。人才培养模式格式单一、课程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教师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等。本课题试图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沟通的工程技术教育训练体系,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知道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驻设计部门、实习基地,亲身感受和参与工程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工程实践回归,实现“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的转变,为地方培养工程建设急需的“会规划、能设计、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开发复合型城市规划技术教育课程,改观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内容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学科交叉不断增强,新技术大量涌现。新技术打破了工程职能之间的严格界限,新技术大都是多学科的,这就需要高校清除旧的学科界限,加强跨学科教育,使工科学生能够运用工程的系统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转变传统的专业教育为综合的工程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形成区域人才培养特色,开创地方城市规划教育新局面

从目前的社会需求与就业形势来看,将来地方本科院校城规专业学生的就业,应以中小城镇为主要发展方向,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为中小城镇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规划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足,但是,我校地处湘西北地区,是本地区文化教育中心,与地方设计院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本课题重点探索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主动出击,走出校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地方,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中丰富的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区域人才培养特色,走出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教育狭窄于技术和技术上狭窄的阴影,实现从消极被动和适应到积极主动创新的转变,力争实现“工程教育”和“教育服务社会”的相互促进和双重超越,努力开创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