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个人范本 > 心理学

心理学参考文献

栏目: 心理学 / 发布于: / 人气:1.39W

心理学参考文献1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

心理学参考文献

2、车文博主编.心理治疗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3、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4、陈丽云,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216-251

5、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7、范杉,吴基良,余英宏.医学统计与科研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8、方积乾主编.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xx

9、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1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11、龚耀先主编.心理评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2、龚幼龙主编.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13、郭念峰.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上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

15、何敏贤,李怀敏,吴兆文.华人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

16、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利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17、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

18、金志成,何艳茹等.心理实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9、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理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20、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

21、乐国安主编.应用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

22、乐国安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xx

23、乐国安主编.咨询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30-31

24、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25、李耀庭,乐国安等.心理养生之道——健康心理学漫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

26、李银和.性文化研究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xx

27、梁宝勇,王栋主编.医学心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8、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9、梁宝勇主编.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

30、梁宝勇主编.医学心理学导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31、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88

32、刘达临,吴敏伦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

33、潘绥铭,(美)白威廉,等.当代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3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

35、钱铭怡主编.心理治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

36、邵郊.生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7、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8、汪新建.认知—行为治疗范式.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xx

39、汪新建.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xx

40、王登峰,侯玉波主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41、王登峰.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2、王仁安.医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xx

43、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xx

44、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45、许淑莲.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8

46、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7、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8、杨德森主编.中国人的心理解读.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49、杨国枢,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1

50、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51、杨国枢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

52、杨克立,杨青.临床医学心理学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53、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54、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5、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56、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原则与方法.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xx

57、曾文星主编.华人的心理与治疗.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58、张伯源,陈仲庚.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9、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0、张开宁主编.多学科视野中的健康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61、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2、郑日昌.心理测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等编.20xx年医学心理等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xx,4(内部资料)

6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66、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104.周谦.心理科学方法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二)期刊杂志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2:39-40

(英)low著.吴利群等译.怎样编写病人易懂的教育资料.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xx,21(6):263-164

69、Phillips著.赵靖平译.西方量表译本的评价和修订.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7,4(2):135-136

70、蔡光蓉,乔宜,李佩文.音乐疗法在肿瘤临床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5 (3):179-181

71、陈和年,胡孟璇,洪明晃等.生存质量测量的代理者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5):272

72、陈虹,姜潮,李艳红等.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作用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xx,10(1):91-91

73、程俊玲.关于社会支持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研究,1998,1:60-61

74、迟松,林文娟.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的初步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7(11):768-770,767

75、方积乾,郝元涛.生存质量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国肿瘤,20xx,10(2):71

76、冯洁枝,吴燕萍,梁祖兰.心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障碍.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0-252

77、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1994,2:35-37

78、韩骢.心理卫生研究报告中的几个统计学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88-190

79、何志晶,汤盛钦.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准备.心理科学,1995,5:303-305

80、洪明晃.一个肿瘤科医生对生存质量的认识.中国肿瘤,20xx,10(2):68

81、侯铁军.生存质量与疾病预后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xx,18(2):67-70

82、黄丽,姜乾金,任蔚红.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0-161

83、黄雪薇,王秀丽,张瑛等.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应否与如何告知癌症诊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5(4):265-267,270

84、黄雪薇,张瑛,王秀丽等.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病人、亲属、医护人员观点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7(11):757-759

85、姜宝法,刘春晓,崔永春等.EORTC QLQ-C30的信度、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xx,13(1):31-32,36

86、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147

87、李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见: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增):88-100

88、李桢,张红梅,张红亚.围手术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6(3):147-148

89、梁宝勇,杜桂芝,刘畅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 Ⅱ 心理准备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3):144-147

90、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 Ⅰ 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时间特点.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80

91、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择期性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的研究 Ⅲ 心理准备对病人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4):204-206

92、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Ⅰ 应付的概念模式与效果估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3):188-190

93、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Ⅱ 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

94、梁宝勇.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Ⅲ 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xx,8(1):7-9

95、梁宝勇.心理应激与应激的一体化概念.医学与哲学,1986,8:53-54 167.梁宝勇.心理治疗结果的临床显著性及其统计学评估方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50-53

96、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心理学报,20xx,34(6):644

97、刘艳,林文娟,刘新帆等.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心理学报,20xx,33(5):437-441

98、刘艳,林文娟.肿瘤与心理神经免疫学.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8,2(1):21-22

99、吕倩,林文娟等.心理社会因素和人类免疫功能.心理学动态,20xx,8(2):67-73

100、孟欣,田俊.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xx,19(2):49-53

101、南克俊,魏永长,周芙玲等.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细胞免疫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xx,19(4):149-152

102、丘文彬.社会支持因应效果的回顾与展望.人文与社会科学(台湾),20xx,11(4):311-312

103、石林.控制感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8(3):208-211

104、史明丽编译.癌症领域中生存质量的定义、目的'及测量方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13(2):68-73

105、孙新兰.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心理学动态,1998,2:11-15

106、万崇华.生命质量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商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67

107、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127-127

108、王建平,陈海勇,苏文亮等.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在癌症病人应用中的信、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8(6):404-407

109、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心理学报,20xx,32(4):438-442

110、王建平,崔俊南,陈仲庚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xx,8(1):24

111、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简明心境量表(POMS)在中国的试用报告.心理学报,20xx,32(1):110-114

112、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等.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临床量表评定.心理学动态,20xx,4:35

113、王建平,林文娟,梁耀坚等.应对策略在癌症心理干预中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xx,11(1):1-4

114、王建平,林文娟,孙宏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报,20xx,34(2):200-204

115、王建平,林文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新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xx,27(5):298-300

116、吴明霞,郑涌,汤万文.心理治疗效果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动态,20xx,2:151-152

117、吴小桃,刘旭峰.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中国社会医学,1995,3:7

118、阎克乐,张月娟,张文彩等.心理神经免疫学.心理科学,1997,4:357-358

119、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1997,8:75-80

120、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湾):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2:13-14

121、余安邦,薛丽仙.关系、家与成就:亲人死亡的情蕴现象之诠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五期

122、俞磊.应对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心理科学,1994,3:169-174

123、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心理学参考文献2

论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

论文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和行政性事务,同时又面临着职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工作和生活的矛盾,以及工作付出与自我价值体现的矛盾,是职业压力的高发群体。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内涵

压力是指个体的身心在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职业压力看作是由于工作环境的某些特点或工作中某些使人烦恼的事件导致其从业人员的身心紧张状态。教师的职业压力则是指教师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身心疲劳过度、神经紧张、挫折、折磨等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有研究表明,教师中感受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的共占72.47%①。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学校各部门工作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行政性任务,承受多方面的压力,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是职业压力的高发人群。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存的压力

从教学方面来讲,青年教师一般是站在教学的第一线,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教学负担。而且目前高校中普遍采用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都给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学生管理方面,有的教师顾忌到评教结果往往对学生不敢严加管教,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往往会受到自身良心的谴责,处于一种矛盾的煎熬状态,这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

从高校的考核制度来讲,有研究者曾针对高校的教师考核制度做过调查,结果显示50.6%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估时,教学和科研并重②。这意味着高校教师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复杂的、高消耗的脑力劳动,科研成果的创新更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所以,青年教师既要抓教学又要搞科研,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全心地投入到其中一个方面。有调查显示,89.3%的教师感到教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③。这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职业压力。

另外,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搞好科研以外,还要面临各种考试考核、职称英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查、公开课教学比赛、班主任工作考核等种种压力。

2.职业发展的压力

从学历提升上看,高校本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环境,随着整个社会受教育层次的提高,高校学历竞争更加加剧,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科研的同时,青年教师要想方设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种水涨船高的现象本无可厚非且顺应时代发展益处多多,但如若改革未能给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持性环境,如时间、金钱、机遇等,单纯依靠教师自身的力量恐怕困难重重,压力甚大。

从职称晋升的'角度来讲,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普遍集中于助教到讲师、讲师到副教授这一阶段,因此,那些教学任务对多而没有时间精力进行科研的教师来说晋升问题难以解决,有晋升要求的青年教师自然会觉得压力过大。

另外,高校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处于知识更新的风口浪尖,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知识是教师的从业资本,当这些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消耗,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时,教师必然会感到不安。

3.工作付出与价值体现的矛盾

社会普遍认为,高校教师是一个工作轻松、收入高的职业。可现实的状况是,高校青年教师的职称、收入和地位等都相对较低,因而在学校的各项改革方面,在学校的各类评比中,以及在科研项目的申请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这些无疑都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上的压力。加上教师工作成果的延迟性,教师在学生毕业前往往看不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因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要,便产生烦闷、压抑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的压力

教师是个体性较强的职业,一项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左右,在校外与人交往的只有12%左右,许多教师感到工作环境单调④。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单调的生活方式会引发心理疲劳,从而诱发心理健康问题。

5.生活与工作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及其家庭对生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青年教师面临着许多的生活问题,如组建家庭、教育子女、照顾老人、购置住房等,面对这些问题,工作年限短、职称低、资历浅、收入低、经济基础薄弱的青年教师群体难免会感到有压力。这些生活压力往往导致青年教师家庭不和谐,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6.青年教师自身身心特点的影响

相对于一般人群,高校教师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智商和更为广博的知识,有着对成才和成功更为强烈的渴望,但高校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目标不切实际,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把社会人中少数迅速成功的同龄人作为他们心理上渴望超越的目标,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感到自己的劳动和付出没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导致心理上的失落,由此产生压力。

心理学参考文献3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

[2]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5]徐光新.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6]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张开荆.心理危机干预[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0]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3]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冯江平.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钟爱上心理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