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范本 行业范本 行政范本 职场范本 校园范本 书信范本 生活范本 节日范本
当前位置:文学网 > 个人范本 > 心得体会

上课的心得体会14篇

栏目: 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1.43W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课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课的心得体会14篇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1

网络学习还是个新生事物,如同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不少人望而却步,不知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网络学习愈来愈呈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时间灵活,其教学资源亦日趋成熟。网络不只是新新人类的宠儿,而已演变成为大众的学习媒介。

本人于xx年春季参加xx网院的英语学习,迄今已一年有余,并荣获了北xx网院xx届优秀学员称号,对网络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北外网院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学习平台,每一位学员都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有选择的利用其中的部分资源,便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本人在网院学习期间能够按照网院的要求进行网络学习,积极参加面授辅导课,认真听讲,作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充分交流。每次面授辅导之前基本做完两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做到有备而来。每天登录平台学习网络课件,做到听读互换。每学完一个单元,便及时填写学习记录卡,对一个单元的学习进行即时的检验。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这也是回顾已学知识点的很好的途径。经常上网浏览网院通知,掌握网院动态。登录学习论坛,浏览与所学课程有关的帖子,汲取所需。

此外,本人每学期初都会按照成功指南提供的学习策略做一个大概的学习计划,所有的学习活动尽量按计划进行。偶有调整,但是并不影响整个学习情况。本人认为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网院已经为网络学员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只要按照网院要求,根据自己所需善加利用,必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2

我常常都在想:是不是无论多伟大的作曲家,都普不出孩子心中那奇妙的曲;是不是无论多伟大的画家,都画不出孩子心中那斑斓的梦;是不是无论多么优秀的老师,都无法逛完孩子脑中那些奇奇怪怪的角角落落?

课堂是老师传到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学知识、学做人、学处事的最主要的地方。在面对孩子的两个小时中,我在教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给我上了不少课,现在的孩子们太聪明太可爱了,我很享受这上课的美好时光!

从愤愤不平到加倍努力学习。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她上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考试,是上期从老家转过来的插班生,性格开朗,学习踏实,由于成绩优秀这学期当选了他们班的班长。有一次我给她上课,发现她情绪十分低落,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有好些同学说她的坏话,觉得她是外地的,又才来班上不久,怎能当上班长呢。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安慰她的话来,于是就给她举了个例子:“你看苗圃里有那么多树苗,花农种的时候高矮可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大家都处在同一个高度上,起风时必然会有摩擦,但如果其中的一棵能好好利用一切长大的机会,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比其它的树苗更高更大了,摩擦就一定会减少,而且还会被仰望……”没等我把话说完,她就高兴地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就要做那棵努力汲取营养长得比他们都要高大的那棵树……”她后来真的做到了,考上了重点初中的公办班,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老师,你不要那么忧伤,我一定听话,好好学习。”猜猜这是多大的孩子说的话呢?有一个周末,家里传来了疼我爱我的外公去世的噩耗,以至于我一整天都魂不守舍的,总有一种时时刻刻都想要掉眼泪的感觉。在一个孩子写完四次一考试卷以后,我讲了他几句很重的话,诸如“我都讲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会错”之类的。他听完之后抬起头,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说出了上面的那句话。我当时真觉得无地自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被数落之后竟然不是委屈和愤怒,而是真诚的安慰。我的眼泪终于在我说出“课间休息5分钟”转身的一刹那夺眶而出。不是因为失去了挚爱的亲人,而是因为这给可爱懂事的孩子,他当时还没到9岁,刚上三年级。

从自卑害怕不说话到自信大方阳光。前不久刚接了一个新来的孩子。刚开始和他接触感觉他是一个有些自卑、不敢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总是会在上课之余找些时间跟他聊聊天,开开玩笑。从聊天里我知道了他在学校常常会因为上课讲话或开小差而被老师批评,回到家里由于被老师投诉了,还会被家长狠狠地责骂一通。教这样的孩子,我从来不批评他,即使是这样,我也以为他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被人批评的阴影,可是我错了。在给他上第二次课的时候,我们复习到了课文《灰雀》。我问“列宁为什么没有批评小男孩,而是对着失而复得的灰雀说了一番话呢?”他答道“因为那个孩子已经知错了,列宁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没有批评他。”他的答案十分正确,我高兴地表扬了他。没想到他竟然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其实我也是一样的,只要我做错了事情已经知错了,我就不希望老师和妈妈再批评我。”我惊讶了,这孩子居然敢高兴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来龙文还不到两个月,他能和这里的很多老师说话了,老师们也很喜欢他。关键是他的成绩也提高了,性格也变得阳光开朗起来,有了自己的朋友。他的改变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很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这一路走来,我真的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善良、天真、可爱、聪明,他们的进步和改变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龙文人一起,并肩前进,能当个老师,能有课上,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所以,从现在起,好好享受你的上课时光吧!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3

这段时间学习了《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做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但是在新的形式下该如何去面对呢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实行改革,新课程标准它在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备课是教学的前奏可以说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备课呢?通过学习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给教师一个极大的余地。它是编者与教师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何运用好教材,教师的备课是关键。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生难字音形义,词语解释,名家名言),文化积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和用语文的方法(朗读,默读,泛读精读,语言常识,文体知识,阅读常识)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考虑学生积极主

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字,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关于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认识与理解。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在前几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已经提出来了,新课程标准继续强调二者的统一,就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我们也知道,有时忽略人文性,强调了双基训练,一切以训练为旨归;有时忽略工具性,几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操作才能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呢?我想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教材中的道德资源,情感资源、文化资源,在语文学习课上开辟思想情感教育的新天地,促使学生透过知识层面。吸取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但人文性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与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思想认识实际,是课文内容的合理延伸而不是离题发挥。在方法上,应该是亲切自然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一味灌输和空洞的说教。

三、关于课堂教学的运行程序。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程序主要是学生读、背,老师分析。解放后沿袭苏联的教学模式。则有“读课文→学生字→解释词语→分段概括→总结中心或主题思想→写作方法”这样一套运行程序。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少讲,课堂要以“训练为主线”,特别是有些地区实施的“目标教学”更是以“出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这样一套程序来运行。整个课堂都是在进行基础训练,语文课被肢解成完全的散装体。那么到了现在的新课程实验,是不是也有一种所谓程序化的东西在干扰我们呢?最近大都是“整体感知→研讨赏析→合作探究→体验反思→拓展延伸”这样一个模式去运行的。当然,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能探索一套模式也无可厚非,但堂堂节节按照这样一个程序,而且课堂的运行也就为这个模式的运行,有时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机械地操作,这也就有点不对头了。

四,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

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

五,课前预案与课后反思相结合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学生鲜活的体验大量涌现,开放目标不期而至.此时,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预案调适的原则,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诸如如何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如何扩大交流,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扩大教师间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课堂秩序等较宏观的问题,也可反思教学设计的得失,课堂上突发事情的处理机智,某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微观问题.这种反思,可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因而是非常可贵的.

因为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程度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不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建构,而这种建构,又强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方式,用一种模式去面对如此复杂的教学过程,使我们老师陷入到一个规整的框架内,又如何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去开发教师和学生身上蕴含的巨大的课程资源呢?所以,我们老师在课改实验中,应该发挥的是自身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拘一种形式,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的流程呈现多元化和百花齐放的局面,如其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4

第一,准备阶段的体会。

首先是硬件的准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来的突然,接到上网课的通知时,我还是有很多担心的。因为电脑太老了,不支持钉钉直播上课,所以只能用手机。这个时候,学校迅速给大家购买了一批手机支架,还送货上门,解决了一大难题。不过还是不够用,于是有的老师还自制手机支架,确实在准备工作上用了心。通过这次直播上课,我觉得无论是老师个人,还是学校,在手机或者电脑直播上课方面,平时就要做好硬件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是上网课技能的储备。其实经过这次网课,感觉网课确实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难学。网课流程亲手操作两次,慢慢就熟悉了,但如果用电脑上课,难就难在课件的制作。简单课件的制作其实也不难,关键是费时间。因此我觉得老师们平时应该把自己学科的重难点制成课件,这样需要的时候拿来就用,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第二,上课阶段的体会。

首先,精心备课。网课不比课堂教学,老师可以使用言语、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网课主要是声音的传递和交流。老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把课讲得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保证课堂顺畅进行。

其次,注重细节。这方面我认为老师们可以多看自己讲课的回放,还可以去听一听其他老师的网课。只有你自己去听了,才能理解所谓的卡顿是什么感觉,才能理解语速的快慢是什么效果,才能理解用手机屏幕看试题是什么体会。经过听直播,我的直接体会是,讲课要有耐心,语速要慢,注意手机镜头的聚焦,一定要等文字足够清晰才讲,否则听课效果十分不好。尤其是英语试卷上的文字较小,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第三,师生互动环节的体会。

学生有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听课,从师生互动上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来。师生互动多,认真听课的学生肯定多,因为你不认真听课,就无法提出问题,参与讨论。

我采用的师生互动主要是钉钉上课,QQ交流。这主要是考虑到现在学生都有QQ,钉钉除了上课,学生平时的使用并不多。我在高一的时候就建有两个班全体同学加入的QQ英语学习群,很多同学还加了好友,这次终于派上了用场。

钉钉上课最后几分钟也有连麦,但学生反映效率不高,所以使用频率较低,还是以文字的方式为主。QQ群里的问题,虽然可以有更多同学看到,但问题很容易沉下去。私聊的方式可以准确解答学生的问题,但老师的负担比较重。不过学生既然问了,就尽量予以解答,所以还是私聊的方式多一些。

最后,其他细节。

别忘了鼓励学生。由于网课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更多是靠自己的自觉自律。所谓的打卡,还有作业,如果学生想应付,总有应付的办法。所以我就提出了“你的努力取决于你的高考目标”,以此鼓励学生提高自律性,毕竟谁都想上一个好的大学。

别忘了语言的互动性。这其实也属于师生互动的范畴,不过这里特指上课过程中,注意运用提问的语气。高三试题讲解较多,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问学生选择了哪个答案,有什么问题,看看学生的反映,再决定下一步的讲解,不要自顾自一个劲讲。其实只要老师提问,学生的文字回答还是很踊跃很及时的。

总之,第一次直播上课,虽然不尽完美,却保证了课程基本上能赶上进度。同时,老师们也在教职工群里进行交流,因此,我也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以上内容是我自己的几点感受,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尽一份绵薄之力。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1月5日,我有幸来到惠风小学听几位专家名师上课,收获颇多,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要想上好一节数学课并不那么简单,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如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我觉得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做好课件等等,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一堂课。

在学习过程中,名师们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就是因为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个课件、一些课堂设计包括语言组织都是通过精心思考设计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

二、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二者要相互统一又相互作用。一定要避免以往那种教师只管讲,学习只管听的老旧模式。课堂改革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知识,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三、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这次学习中,张天信主任讲到这次听课学习是在释放一种信号,也就是全县教研教改的方向,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让我有了经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在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上都要往这条路上走。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大开眼界,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我要在经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真正做一名四有三者好老师。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6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省图书馆,当时封面上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玉仁说:“每次听吴老师的上课,我总被她和学生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精彩互动场景感动,被她”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的孩子们乐学的氛围吸引。听她的课的确是一种享受。”怀着这样一种享受的心理,我翻开了《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仔细体味书中的每一章节的文字,感受吴正宪老师上课的艺术魅力。

“真情”,是品味吴老师的课堂,最突出且最有力的字眼。她用这真情诠释着生命课堂的深刻内涵,用真情润泽学生的心灵,用真情培育和谐的课堂环境,用真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用真情点燃孩子创新的思维火花。她的课堂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洋溢着激情与智慧。她以人格影响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数学的真谛滋润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着课堂生活的幸福。

品味此书,我被吴老师的教育理念所深深震撼。

1、尊重每一个学生。吴老师把孩子看成一个有尊严的个体,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

2、为学生营造思维的磁场。孙晓天教授说:吴老师的课堂“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为什么”很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适时的点拨与指导随处可见。吴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景或“陷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3、为学生设计有过程的参与。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上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在波澜迭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4、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主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细细品味吴老师的书,品味吴老师的课,感觉她的课堂大气,有深度,令人回味无穷。她用自己的教学践行了“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课堂,用心地读懂儿童”的教育理念,实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育人目标。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7

通过《有效上课》这本书的学习,我感受颇多。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 人的一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教师更应如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更加充实,在教学上如何上好一节课使我们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 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变化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8

4月25日、26日教育局组织的为期两天的二级培训学习已经圆满结束。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各位主讲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有效课堂进行了细密的阐述,使我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将谈谈这次培训中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次培训中通过贾老师的讲座使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化零为整。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学生真正能悟透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态课堂。李老师的讲座使我感触颇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多角度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地评价学生可能的丰富多采的回答。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同时,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就更要耐心倾听,同时积极思考,以及时作出评价。从而使学生享受被赞赏之后的喜悦。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我一直很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很好的体会、多思,正确的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其实,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的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有效组织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任何一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所以我们要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有效课堂提问、有效课堂评价和有效课堂组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9

因这场疫情,我们延迟开学,因此我们采取了听课不停学的形式,学生在家,老师线上教学。第一天上网课,抱着好奇的心态,进入老师的直播课堂,听着老师的一小时语音方阵,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这个开学期的不平凡。

看呐,我们在学校辛勤的“园工”,摇身一变,化身成为“网络主播”。直播中,我们可以尽情与老师互动,回答问题,不懂就问,但每个人程度不同,有时遇到一个问题思考时就错过了许多内容,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但直播的好处就是可以反复去听回放。

课堂中,不断的截屏,不停的记笔记,始终保持的紧张状态,生怕错过一些重点,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但有时的突发状况会让有些人手忙脚乱。网上在线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有利有弊,但这更在于我们,有些同学善于利用网上直播来加强自己,而某些同学则利用在家上课的方式放弃学习,沉迷于游戏。我们的初三,我们的毕业季,终是不平凡的,但只要我们能管制住自己,控制住自己游戏人生的心态,侥幸的心理,终会有回报,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是白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我能让别人看不到我的背影”这是一位不想开学的学霸的宣言,是啊,这个假期对于我们来说,自制力是一个重大挑战,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而对于学习好的同学来说,有的可以自我提升,而有的则是一落千丈,我们这些都明白,只是懒惰让我们变得不理性,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却总是三分钟热度。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敢于突破,是他们目前最大的问题

对于网络直播上课总不能比学校上课效率高,但也让我们并不轻松,我们没有了十分钟课间,被作业霸占,每天的闹钟总是听起来让人提心吊胆,平常六点起床,九点结束今天的课程,但总是12点才睡觉,因为晚上还要写作业,听没听懂的回放,记没跟上的笔记,总是要熬到很晚,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希望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中考在即,望我们不负韶华,不留遗憾,朝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

希望在这一刻,我们能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没有老师的管束下,自主学习无比重要。

时光打马而过,人间的二月花已缓缓开放,“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愿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待山花烂漫,我相信没有辜负时光的我们定会相视而笑。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参加了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颇有体会。现特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下来。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往大处说,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的目标。

那么,新课程条件下,我们该如何授课呢?

首先,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明白自己为何要上这节课。传统教学,总是要紧扣文本,深挖出文本中的微言大义。这种授课,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知晓文本的作者说了什么。同时也让学生接受作者的观点,并把作者的观点融注到自身的思想中,使自身、文本和作者三者间,形成思维的一致性。

然而,这种模式的荒谬是很明显的。学生的学习,要解决的总应该是“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有利于思维发展的大问题,而不应该是“是什么”。作者说了什么,这仅仅是作者的`思想,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特定思维方式的产物。对这个问题,教师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的组织,让学生了解它们。但这永远不能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更不能成为唯一内容。

和传统教学中的“深挖洞”不同,新课程倡导的,是立足于培养人文素养的全新教育理念。新课程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指向思考的多元思维。这种允许怀疑,允许个性化解读课文的思维模式,把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来进行独到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要求,它所建构而成的,是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的课堂新理念。从这一根本点出发,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要率先确立好培养思维能力的观念,要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来进行落实。如此,才能在教学流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才能把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来进行落实。

其次,我们的教师,还必须明白如何才能够落实新课程目标。依照已经为多数人实践所验证的话题教学模式理论,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师要特别善于从文本中挖掘出有思维价值的“话题”,然后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依照“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来深入文本进行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传统的课堂,老师也会设置一定的“问题”来供学生们讨论的。但“问题”和“话题”不同,“问题”出现在课堂上,绝大多数是有教师在备课时就准备好了的,其目的也常常只是为了更好地深入文本,为了把思维更大范围地引向答案。而“话题”则明显不同,教学中的“话题”,有且仅有部分属于备课时预设,其余则多源自课堂的生成,属于那种“无法预约的精彩”。再者,“话题”的指向性也很明确,它直接指向的是学生的思维意识。也就是说,“话题”并不需要一个精彩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话题”的内容,可能一段时间后才有个明确的答案,也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产生确定的答案。

再次,我们的教师,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价值。传统教学中,文本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视做了例文。教师和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文本的思想,必须从文本中获取到或是人文、或是工具性的知识。而新课程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文本不在只被当作拥有唯一解读方式的“范文”,师生都拥有了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权利。同时,文本还可以仅仅被作为一种“引文”,作为借以引出教师教学目标的桥梁。这种文本本身身份的变化,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中的灵活多样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当他面对了一篇新的课文时,他就应该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文本的内在思想核心是什么;文本中是否包含着作者本人尚且未能发掘出的更深层的人文思想;文本的价值该如何体现;文本是用来做“例读”用还是做“引读”用;如果是“引读”,那么,拓展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通过拓展来深化思想。

教师的思考不是可有可无的。这种思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决定着学生能够从课堂上学习到的一切知识和非知识的东西。正因为这种决定性,所以,它才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所要求的关注终身发展的目标。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11

课堂本是一个讲桌,一排排课桌,同学们在下听讲,老师在上讲,但今年却与众不同。

2020,一场疫情打破了我们有规律的生活,学习自然在其中了。我们改为了在家上课,没有同学,没有老师,但却又与同学们,老师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见面了。网课是今年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由于特殊的原因它才来的,但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体验。

网课第一天,自然是手忙脚乱的。总是假期带来的懒惰还没散去,有没老师监督,自然是提不起精神,但心里却还是激动的,开心的,又可以和同学们相见。开始前总是在担心,担心自己不自律,不专心,怕因为环境不对而注意力不集中。开始了,老师严肃的声音又在耳畔想起了,即使看不见同学们的脸,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但字幕上同学们打的字,回答问题依旧让我感到,同学们在身边,学习的激情也瞬间燃起了。但总会有一些意外。老师不在面前,即使老师的口气再严厉,但心里总没这么紧张、小心,心里那颗想玩的胚芽总是悄无声息的生长着。但每一次这个时候,即使隔着屏幕,隔着千里,但老师似乎有着千里眼,总会在这时,提醒我,这才使得我的课程可以顺利进行。

网课一个月后我貌似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习惯了这种特殊的见面方式,习惯了这个神秘的课堂。即使看不见,但总是感觉到在屏幕的另外80多个同学在悄悄磨练着自己的刃,想在开学后展示自己的成果。我也要努力,在这个特殊时期不落队,不倒退。让自己向同学们比肩看齐,我也要与同学们共同努力,等到开学时,收获自己丰硕的果实。

课堂里,人数未变,声音未变,信念未变。我们都在默默攀登,默默挥泪,默默坚守,默默进步。特殊的课堂,特殊的竞争方式。我们都在走向高中的路上!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12

新学期已经开始三周了,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回到学校上课,所以学校为我们开展了网络空中课堂进行学习。

中学堂学习的第一天,我满怀好奇与兴奋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等待上课。我心想,这样的学习与在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呢?上课了,我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做了标记。虽然每堂课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是内容丰富有趣。

我认真对待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记得有一堂数学课,老师留的课后思考题是“数字0的意义”。我回想了一下,记得老师说过“0”有占位作用。我又想到了在数学领域 0是最小的自然数;在计数的时候,0起到了“占位”的作用;尺子上的0刻度表示的意义是测量的起始……我还通过老师教我们利用关键字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了解到“0”这个数字最早是由古印度人在约公元5世纪时发明的。0还有它自身的哲学意义,就是“0”自身的初始性,大而无外,随时与“他物”保持互动,小而无内,保持自身的完整性。我将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与与课下自己查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加深了对0”的认识和理解。

课后,我反复看老师总结的知识清单,并将第一单元的数学进行了知识梳理,完成了四则运算的思维导图,还认真完成了各项作业。

何老师每天都会利用直播为我们进行答疑,在答疑中,何老师耐心为我们讲解共性问题,并对我们的作业书写提出严格要求,每个小组同学都将自己的作业拍成照片发到小组群里。一开始大家的字迹还不是很工整,随着老师的点评,我发现小组同学的作业写得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不甘落后。同学们利用视频进行相互交流,我从中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网上学习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已经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空中课堂学习方式,我会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完成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不辜负老师与家长的期望。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13

我觉得顶岗实习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每天虽然很忙,但是却很快乐,收获了喝多。

首先备课也是一门艺术,一节课我备了两个小时,总是反复记忆。而且讲课的内容都是按教案设计一步一步进行,课上内容稍微一改变就进行不下去了。在这一段时间的训练中,备课成了一件轻松事。不管课堂上内容改变有多大,我都能灵活应用了。,有时可以完全脱离教案进行授课。进行教学的这段时间,对我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不仅备课,而且板书设计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习,虽然字还是不大好看,但是板书设计改进了不少。我不仅在教学中提升了自己,而且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中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在课堂上不仅要保留老师的威严,而且要保留大姐姐的关怀,不能总严厉,也不能总放任他们,毕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控能力不是太好。

上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是真正的学生,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他们不会像怕自己尴尬就提提告诉他们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你可能当时就无法回答,也有的同学,不爱上课,有的在下面搞小动作,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别的书和睡觉,不跟着你的教学走。我会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回答,是不是提的问题太难。时时刻刻注意和学生沟通,也时时刻刻注意他们的反应。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确立教学内容。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这帮孩子可爱、好学,但基础很差,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一道题讲两三遍,他们还处在朦胧阶段。有时我也无可奈何,但没有办法,只有反复说重点,加深他们的记忆。有时,我会自己去翻阅一些资料,总结一些知识点或者将某种题型归纳到一起讲,这样容易形成对比,记忆也比较深刻。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我的知识也拓宽了,好多自己以前模糊的东西,在经过一遍的教学变得明朗了。

在这里,我收获了快乐,这段实习经历将伴我一生,做为我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14

20xx年9月13日至9月15日三天,在xx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带着激动,带着神秘,带着虔诚,奔向学习目的地---怀化湖天实验中学.

多年前,就听说过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先进办学模式,也在网络上专门观看过他们的一些新闻。尤其是近年来,我校下决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走出去,请进来,学先进,打造我校精品教育等诸多战略决策。继暑期“河北衡水二中学习”后,又一次外派学习,一次请进来“家门口”的学习,机会难得,我很珍惜之。

三天的学习,我们一共听了四场报告,其中一场教学观摩课。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管理方面颇有收获。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有二:一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在教学中如何既能高效课堂,又能减轻师生负担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

事实上,我们学校早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过类似的课学教学探究活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说: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其他如历史,化学,英语等学科均有这方面的尝试。在课学教学效果上有一定成功,尤其是对扶弱,扶差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一是缺乏学校管理配套跟进制度作保障所造成的,二是真正缺少一支强有力的科教教师团队。因此,我个人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该坚持。只是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跟进保障之。

《导学案式教学模式》要把高效课堂放在第一位,不能走形式,要务实,要研究学情,班情,因地制宜,不能放空炮,不能只下载资料,要精研究,精选例题,精选习题。这就要真正把“集体备课制”落到实处。在高效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后,就要真正解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也要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让教师们快乐工作,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们与学生多有时间“打成一片”,让教师们真有时间研究学情,让教师真正有时间与学生,家长沟通,而不是“疲于奔命”式的应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就是我最感兴趣之二了。

学情在变,学案也要变,教学保障制度更要跟进与时俱进,故加强有效的课堂管理势在必行。比如说教学常规评价制度,捆绑一个备课团队评价,不能口说,要用制度固定下来,不过我个人认为,既然有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就可象工厂生产线一样---集体使用同一备课上课,条件成熟时,可一个学期每名教师发一本本校“教学案集”,教师只要在上课前根据学情适当增减,修订,更新相关教学内容即可,不用抄袭别人的教案,这样轻松上课,轻松提高质量(让教师把精力投入到培优扶弱,师生交流中去,反过来,学生与教师感情深了,学生爱屋及鸟,也会更加喜爱教师这门学科),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教师们使用本校统一编著的教案上课。不用像以往哪样“俯首甘为儒子牛,蜡炬成灰泪始干”了。学生作业也在课堂完成,或由学习小组批阅完成,真正解放教师和学生,师生可在校园内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各方面的才能,使广大师生真正生活在快乐中。这样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才会直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习过程中,最令我欣赏的是南京市东庐中学的史正红教师。不是他的教学模式新,也不是他的教学水平高,而是他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敢于批判,敢于反思,个性鲜明,尤其是他的教育理念,令我耳目一新的同时,好象自己也曾经用过,或正在使用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真有点想见恨晚的感觉,只是总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跟不上,想说又说不好,不成条理。

因此,就以史老师的经典教育教学名言作为我今后工作的理念吧。